华南二叠纪末侵蚀不整合面上陆相碳酸盐岩沉积组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0210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6.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errestrial carbonates, which include calcareous crusts, terra rossa, terrestrial oncoids and void-filling deposits, have developed on the erosional unconformity, which truncated the skeletal grain/mudstone in the upper Permian Changxing Formation exposed at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PTB) sections in southern China. These terrestrial carbonates indicate the occurrence of sea-level fall during late Permian, but also contain subtle but critical information about past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There are, however, relatively few detailed studies of terrestrial carbonates that associated with the erosional unconformity in PTB sections. This study will decipher the provenance, genesis and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errestrial carbonates, by careful analysis of their petrography and geochemical signatures in both macro and micro-scale. Critically, this study would show the variations of petrography and geochemical attributes in terrestrial carbonates take place in response to interactions between environment, climate and biological influences that operated during Paleozoic lowstand regimes, and provide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information during late Permian. These results could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errestrial carbonates associated with erosional unconformity, but may also contain implications on the impact of late-Permian sea-level fall on P-T mass extinction.
我国华南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限剖面(PTB剖面)长兴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顶部广泛发育有一个侵蚀不整合面。在这个不整合面上存在多种陆相碳酸盐岩沉积组构,如钙结壳、红土、陆相核形石和岩溶充填物。它们不仅为证明晚二叠世海平面下降事件的存在提供了证据,也为当时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恢复提供了重要线索。然而,目前却鲜有关于PTB剖面陆相沉积组构内部精细结构及其蕴含的地质信息的研究。本项目拟通过宏微观岩石学和高分辨率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探讨中国华南地区PTB剖面中各陆相沉积组构的母源、成因和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古生代陆相碳酸盐岩沉积组构的微观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对海退期间古环境、古气候和古生态的响应机制,并获取关于发生在晚二叠世的极端古环境、古气候和古生态状况的信息。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可以深化对陆相碳酸盐岩沉积组构成因环境的理解,也可能蕴含着关于海退事件对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灭绝事件影响的线索。

结项摘要

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与海退事件和火山喷发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使得海退事件古环境恢复成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研究的热点话题。在华南地区(包括紫云、慈利、沫阳、边阳、打讲、打鸟坪、大文、关刀、老龙洞、二龙口和上寺)二叠系-三叠系界限剖面(PTB剖面)中,二叠纪末海退事件常常伴生的陆相碳酸盐岩沉积组构(如钙结壳、红土、陆相核形石和岩溶充填物),并被随后的微生物岩和/或巨鲕所覆盖。这些陆相碳酸盐岩沉积组构,可为海退期间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恢复提供了重要线索。.本研究以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大气暴露面和其上下临近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微区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微区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岩石学、古生物学、矿物学、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至少两次海退事件,第一次发生在二叠纪末,第二次发生在三叠纪伊始。第一次海退事件伴随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是造成研究区红土沉积物和风化壳上粘土矿物的主要原因,其火山喷发的中心可能更靠近浙江煤山。这为二叠纪末的生物灭绝事件与火山喷发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证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南岭东段九龙脑矿田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登红;赵正;刘善宝;郭娜欣;梁婷;陈伟;周新鹏
  • 通讯作者:
    周新鹏
陕西丹凤富铷伟晶岩中褐钇铌矿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DO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2110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德时;凤永刚;雷如雄;梁婷;宋公社
  • 通讯作者:
    宋公社
陕西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C、H、O、S、Sr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 DOI:
    10.16111/j.0258-7106.2019.02.00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矿床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坤;王瑞廷;秦西社;梁婷;杨秀清;栾燕;郑崔勇;樊新祥
  • 通讯作者:
    樊新祥
基于Meta分析的土壤呼吸对凋落物输入的响应
  •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0.03.00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彦军;党水纳;任媛媛;梁婷;郁科科;邹俊亮;刘方
  • 通讯作者:
    刘方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大火燃烧的地层记录:研究进展回顾与评述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文杰;张华;孙永革;林杨挺;梁婷;杨志军;周永章
  • 通讯作者:
    周永章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