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纳米多涂层药物支架的制备及对血管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批准号:
51272287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负责人:
金元哲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E0210.无机非金属类生物材料
结题年份:
2016
批准年份:
2012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单玉桥、孙箭华、徐香山、隋旭东、王国锋、周少勃、刘胜利、李天竹、蔡文彬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冠脉支架植入已成为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药物洗脱支架基质及聚合物引起的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及平滑肌细胞增殖是造成再狭窄的主要原因。洗脱药物造成内皮修复延迟又是需要长期抗栓治疗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减少药物洗脱支架的再狭窄率、促进血管内皮化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拟采用最新工艺,在316L不锈钢支架平台上制备TiO2或Al2O3纳米陶瓷涂层,隔绝金属离子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应用多巴胺聚合技术在陶瓷涂层表面结合内皮细胞选择性结合肽REDV(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促进血管内皮修复。在此涂层上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可降解)包载的雷帕霉素纳米粒子药物涂层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这种新型多涂层药物支架更好地控制药物释放,减少支架基质及聚合物引起的血管内皮炎症反应,预防支架内再狭窄,同时促进血管内皮化,缩短抗栓治疗时间。本研究的新理念、新方法为研发安全、有效的冠脉支架奠定了基础。
英文摘要
冠脉支架植入已成为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药物洗脱支架基质及聚合物引起的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及平滑肌细胞增殖是造成再狭窄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减少药物洗脱支架的再狭窄率、促进血管内皮化已成为研究热点。该项目通过射频磁控方法制备纳米陶瓷涂层支架,并进一步在其表面构建生物活性肽涂层,应用多巴胺技术保证涂层的稳定性。研究结果提示应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能成功制备纳米陶瓷涂层,腐蚀试验结果提示能有效降低镍离子的浓度。研究结果提示采用多巴胺聚合技术在316L不锈钢金属支架表面成功制备了REDV涂层,扫描电镜结果提示REDV涂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研究表明二氧化钛惰性陶瓷-REDV涂层支架能够增加内皮细胞的粘附能力,扫描电镜提示其能够增加内皮细胞粘附的数量同时不影响内皮细胞的形态。通过OCT等新型腔内影像学检查方法检测支架植入术后的各项指标,提高了支架植入术后的评价水平。IVUS检查显示REDV/TiO2组、TiO2组和裸金属支架组之间在参考血管直径、平均官腔面积和平均外弹力膜面积等参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REDV/TiO2组和TiO2组在管腔面积和平均新生内膜面积等指标方面优于裸金属支架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提示,BMS组和REDV/TiO2组内皮化率要高于TiO2组。在平均内膜厚度方面,BMS组有最高的内膜厚度。REDV/TiO2组比TiO2组效果好,这意味着REDV/ TiO2涂层可以促进内皮化的作用。组织形态学结果表明,各组之间在内弹性膜的平均面积和平均内膜面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O2组和TiO2/REDV组损伤评分明显低于BMS组。与BMS组相比,REDV/TiO2组与TiO2组的内膜厚度要明显降低。REDV/TiO2组和TiO2组的管腔面积要大于BMS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TiO2组内皮化覆盖率为90±4%,REDV/TiO2和BMS组的内皮化覆盖率均为100%左右,这表明经过REDV改性的冠脉支架表面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种新型多涂层药物支架更好地控制药物释放,减少血管内皮炎症反应,预防支架内再狭窄,促进血管内皮化。通过本研究促进了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其中的新理念、新方法为研发安全、有效的冠脉支架奠定了基础。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6
期刊: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pplications
影响因子:2.9
作者:Xiangshan Xu;Lijie Wang;Guofeng Wang;Yuanzhe Jin
通讯作者:Yuanzhe Jin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