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硬X射线医学成像技术的肿瘤新生血管成像的实验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7244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813.肿瘤诊断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Angiogenesis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umor growth,invasion and metastasis.Therefore , imaging neovascularization is critical for the effec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umors. However,the angiogensis research within the field of radiology is limited at present due to the insufficient spatial resolution ,contrast and quantitative scaling of the conventional radiography. The use of synchrotron radiation based medical X-ray imaing techniques,including phase contrast X-ray imaging and the K-edge digital subtraction technique, have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new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Synchrotron radiation-based phase contrast imaging is approximately 1000 times more sensitive than conventional absorption contrast X-ray imaging, and thus provides a much crisper image. The K-edge digital subtraction technique can demonstrated target vessels down to several micron diameter with extremely low contrat angent concentration.Therefore,we are preparing to use phase contrast imaging and K-edge digital subtraction technique combind with targeted contrast agent to demonstrate the tumor angiogensis.The results of our experiments will provide a reliable new tool for the research of cancer study.
肿瘤的生成、浸润以及转移都必须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了解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的状态对于肿瘤形成机制的研究、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受空间分辨率、软组织分辨率及定量分析精确性的不足,很难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医学成像技术是一种有望解决上述难题的新的影像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包括相位衬度成像技术及K边减影成像技术,与以往的吸收对比成像不同,相衬成像是利用不同组织折射系数的差异进行成像,对于由碳、氢、氧和氮等物质构成的软组织的分辨率要比传统的吸收成像高1000倍左右,而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K边减影成像技术可以在极低浓度造影剂下显示微米级别的靶血管,而和特异的分子靶向造影剂的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成像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课题实施有望建立在活体或大体标本上无创、准确和客观地观察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手段

结项摘要

肿瘤的生成、浸润以及转移都必须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了解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的状态对于肿瘤形成机制的研究、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复杂,迄今为止,尚无理想的方法在活体或大体标本上检测肿瘤血管生成。现有的成像手段无法满意的分辨小于1mm 的血管,只能通过间接手段研究实体瘤肿瘤新生血管状态。相位衬度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与以往的吸收对比成像不同,该技术是利用不同组织折射系数的差异进行成像,对于由碳、氢、氧和氮等物质构成的软组织的分辨率要比传统的吸收成像高1000倍左右,可以清晰地显示直径30微米左右的血管,在微血管成像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本课题实施有望建立在活体或大体标本上,无创,准确和客观地观察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手段。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5)
专利数量(0)
Visualizing liver fibrosis by phase contrast X-ray imaging in common bile duct ligated mice
通过相差 X 射线成像观察胆总管结扎小鼠的肝纤维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Eur Radio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 Zhang;Xin-Rong Yang;Rui-Min Li;Wei-jun Peng
  • 通讯作者:
    Wei-jun P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影像组学对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中肿块病变的鉴别诊断研究
  • DOI:
    10.19401/j.cnki.1007-3639.2021.12.00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癌症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尤超;郑惠中;姜婷婷;简嘉豪;范明;厉力华;吴炅;顾雅佳;彭卫军
  • 通讯作者:
    彭卫军
小视野与常规表观扩散系数与穿刺标本 Gleason评分及肿瘤累及组织百分比的相关性比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肿瘤影像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晓航;周良平;彭卫军
  • 通讯作者:
    彭卫军
纹理分析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肿瘤影像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婷丹;彭卫军;童彤
  • 通讯作者:
    童彤
扩散加权成像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生物标记的相关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上海医学影像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莉;尹波;岳磊;毛健;彭卫军
  • 通讯作者:
    彭卫军
弥散峰度成像评价及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价值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肿瘤影像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飞翔;童彤;彭卫军
  • 通讯作者:
    彭卫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彭卫军的其他基金

应用光栅相位衬度成像技术评价肿瘤新生血管及抗肿瘤新生血管药物疗效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81371550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应用同步辐射光源的相位对比技术进行肿瘤新生血管成像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81172073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1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功能成像监测肿瘤生长及放射治疗过程中乏氧状态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30670597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磁共振波谱和灌注技术检测肝癌介入治疗后代谢改变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30470503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