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C与RPS14基因改变对MDS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批准号:
30971277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1.0 万元
负责人:
王利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080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陈建斌、徐丹梅、李静、钟梁、刘林、高玉洁、费晓莉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血液病,阐明该病发病机制、寻找治疗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发现,抑癌基因SPARC和RPS14位于MDS患者5号染色体长臂(5q)的共缺失区域,5q的缺失导致SPARC与RPS14表达显著降低。低水平的SPARC与RPS14可增加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我们在前期实验中发现,外源性SPARC与RPS14蛋白可抑制人MDS细胞株MUTZ-8细胞增殖,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由此假设,SPARC与RPS14下调削弱其对MDS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导致MDS发生并增加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本项目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高低表达SPARC与RPS14的细胞模型,检测二基因对人MDS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试图明确二基因在MDS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讨二者作为MDS基因治疗的靶点奠定理论依据。
英文摘要
本研究以转化为白血病的MDS细胞株为细胞模型,首次研究RPS14对MDS转白的影响。我们首先构建了RPS14的过表达载体--慢病毒载体pGC-FU RPS14,该载体能够高效转染悬浮MDS细胞MUTZ-8,经检测转染效率在50%以上;pGC-FU RPS14转染MUTZ-8细胞后,可使其RPS14mRNA表达量较转染前明显升高。研究发现,RPS14表达增高对MUTZ-8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可使MUTZ-8细胞凋亡率增高。提示RPS14是一抑癌基因。同时,构建RPS14-shRNA载体,转染后可高效率降低SKM-1细胞的RPS14基因表达;RPS14基因沉默后对SKM-1细胞增殖有所抑制,细胞凋亡率增高,细胞周期仍受到阻滞。这一实验结果提示RPS14在不同细胞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存在一定异质性。因此有必要对其作用通路及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RPS14敲除的细胞中P53表达上升,与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一致。提示RPS14作用与P53呈联动关系。.本研究首次对共缺失区域SPARC基因在转白血病的MDS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探讨。通过构建SPARC-shRNA,转染至SKM-1细胞后可高效率沉默SPARC基因表达;SPARC表达降低后SKM-1细胞周期受阻,细胞凋亡增多,MTS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降低。RT-PCR,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 检测转染后SPARC mRNA及其蛋白在靶细胞中稳定表达,干扰后P53,Caspase3,Caspase9,Fas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提示SPARC基因的减低激活了P53基因表达,从而激活了下游凋亡通路基因的表达。.本项目发现共缺失区域RPS14与SPARC基因均为抑癌基因,且均通过激活P53通路基因起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该项目研究结果丰富了对MDS尤其对转白的MDS发病机制的认识,为开发针对共缺失区域基因的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罗静;叶兴伟;蒋文;周洪静;杨泽松;刘林;王利
通讯作者:王利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罗静;叶兴伟;蒋文;周洪静;肖青;杨泽松;刘林;王利
通讯作者:王利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周洪静;王利;王建渝;张红宾
通讯作者:张红宾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罗静;蒋文;刘林;王利
通讯作者:王利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Tumor
影响因子:--
作者:罗静;刘林;王利
通讯作者:王利
HSPG2 通过EGF 样结构域调节唾液酸化修饰促进MDS 干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省市级项目
- 资助金额:50.0万元
- 批准年份:2024
- 负责人:王利
- 依托单位:
共缺失区域特异性miRNA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 批准号:81250034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1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2
- 负责人:王利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