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因突变模式探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输卵管起源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560428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824.肿瘤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origination of High 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HGSC) is fallopian tube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confirmed based on lack of molecular evidence. According to dualist theory of ovarian cancer and origin theory of fallopian tube, we hypothesis that "HGSC and tumor-like lesions in oviductal epithelium(OE) would presence of the same exon mutation pattern", based on our a previous study found that P53 gene deletion and k-Ras mutation had induced the OE and ovarian surface epithelial (OSE) for tumorigenesis in vivo, aim to provide genetic evidence to prove the formation of OE derived HGSC cells. In this project, we first detect that the mutation patterns of ovarian cancer cells from HGSC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OE in same patients, and then the key mutation sites of OE for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will be validated by clinical trial. Finally, the function of the key mutation sites will be confirmed on cells and HGSC mouse model.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further improve molecular genetics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ovarian carcinoma of fallopian tube. It will be an important value for prevention,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ovarian cancer.
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 high grade serous carcinoma,HGSC)是否起源于输卵管由于缺乏确切的分子证据一直无法得到完全证实。本课题基于卵巢癌二元学说和输卵管起源学说,在前期研究发现p53基因缺失和k-Ras突变的小鼠输卵管上皮(oviductal epithelium, OE)细胞能在转基因小鼠输卵管和卵巢表面成瘤的基础上,提出 “HGSC与OE上皮病变细胞可能存在相同的外显子突变模式” 假设,旨在为证明HGSC细胞来源于OE提供分子遗传学证据。首先用外显子测序的方法检测同一HGSC患者卵巢癌细胞与病变OE的突变模式,然后临床样本验证OE恶性转化的关键突变位点,最后利用前期建立的输卵管源浆液性卵巢癌小鼠模型,检测已确认的恶性转化关键分子在OE恶性转化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将从基因进化方式进一步完善卵巢癌的输卵管起源学说,对卵巢癌的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结项摘要

背景: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high grade serous carcinoma,HGSC)是否起源于输卵管由于缺乏确切的分子证据一直无法得到完全证实。本课题基于卵巢癌二元学说和输卵管起源学说,提出“HGSC与输卵管上皮病变细胞可能存在相同的外显子突变模式”假设,旨在为证明HGSC细胞来源于输卵管提供分子遗传学证据。. 主要研究内容:1.通过基因突变位点特征比较,分析HGSC患者输卵管上皮内瘤病变组织和卵巢癌原发灶同源性,从基因相似性证明HGSC起源于输卵管假说。2.分析HGSC组织及配对输卵管p53突变同源相关性,及比较p53、ki67、RAS、PAX2、PAX8等蛋白表达情况,阐明HGSC起源于输卵管假说。3.从p53基因缺陷小鼠获得的输卵管上皮原代细胞,进行KRAS、PAX2、PAX8等基因突变获得恶性转化的输卵管上皮细胞,建立重度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小鼠卵巢的致瘤模型,发现PAX2基因通过上调脂肪酸代谢重编程促进肿瘤转移。. 重要结果及关键数据:1. 通过外显子测序,基因突变位点特征比较,从基因相似性证明HGSC起源于输卵管假说。发现几乎所有的HGSC组织p53突变,且同一患者输卵管和卵巢p53突变位点存在一致性,输卵管p53表达强度与癌组织体细胞突变频率有关。2. 临床样本验证输卵管上皮恶性转化细胞的突变与卵巢癌细胞突变存在一致性,并且发现输卵管与卵巢癌组织的PAX2、PAX8蛋白表达存在相关性。3. 与p53突变共表达基因促进输卵管上皮恶性转化的研究。对卵巢癌患者PAX8、PAX2、 p53、RAS蛋白表达并进行生存分析,证实了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与PAX8、PAX2、RAS蛋白表达均明显相关(P<0.05)。进而利用p53缺陷小鼠获得的输卵管上皮原代细胞,进行KRAS基因突变,可获得恶性转化的输卵管上皮细胞,建立SCID小鼠卵巢的致瘤模型,发现PAX2基因通过上调脂肪酸代谢重编程促进肿瘤转移。. 科学意义:本项目从基因组变异角度为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起源于输卵管假说提供了实验证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Real-time assessment of platinum sensitivity of primary culture from a patient with ovarian cancer with extensive metastasis and the platinum sensitivity enhancing effect by metformin.
卵巢癌广泛转移患者原代培养物铂敏感性实时评估及二甲双胍增强铂敏感性作用
  • DOI:
    10.3892/ol.2018.9223
  • 发表时间:
    2018-10
  • 期刊:
    Oncology letter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Liu Y;Feng Y;Liu H;Wu J;Tang Y;Wang Q
  • 通讯作者:
    Wang Q
PAX2 promotes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progression involving fatty acid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PAX2 促进上皮性卵巢癌进展,涉及脂肪酸代谢重编程。
  • DOI:
    10.3892/ijo.2020.4958
  • 发表时间:
    2020-03-0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Feng, Yan;Tang, Yong;Wang, Qi
  • 通讯作者:
    Wang, Qi
外显子测序在肿瘤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进展
  • DOI:
    10.13820/j.cnki.gdyx.20181122.00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广东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宇虹;唐勇
  • 通讯作者:
    唐勇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青藤碱类衍生物联合二甲双胍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DOI:
    10.13683/j.wph.2021.06.00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世界临床药物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雅月;唐勇;姚一芸;王莹莹;吴英理;朱琦
  • 通讯作者:
    朱琦
Improve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contact angle condition in simulation of liquid sloshing under microgravity
微重力液体晃动模拟中接触角条件的改进实现方法
  • DOI:
    10.1002/fld.4685
  • 发表时间:
    2018-10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唐勇;岳宝增
  • 通讯作者:
    岳宝增
早期APP/PS1转基因AD模型小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改变的体视学研究
  • DOI:
    10.16016/j.1000-5404.20161004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常琼;晁凤蕾;张蕾;唐静;蒋林;张毅;周春妮;黄维;唐炜;李桃;赵振华;唐勇;吴宏
  • 通讯作者:
    吴宏
氟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1区少突胶质细胞作用的研究
  • DOI:
    10.13406/j.cnki.cyxb.00167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瑾;胡梦兰;蒋艳红;高原;唐静;罗艳敏;晁凤蕾;梁芯;黄春霞;张扬;张毅;唐勇
  • 通讯作者:
    唐勇
磨圆度定量表征在扇三角洲沉积微相判别中的应用——以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砾岩为例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11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沉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金雨;张昌民;郭旭光;朱锐;潘进;唐勇
  • 通讯作者:
    唐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唐勇的其他基金

MSC靶向递送重组溶瘤痘苗病毒OVV-IL33增效PD-1抑制剂治疗膀胱癌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360587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32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