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豆中与菜豆普通花叶病毒抗性相关基因的分离鉴定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40171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401.植物病理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Bean common mosaic virus is a newly identified virus in azuki bean with great yield losses in China.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associated genes to plant virus is very important in anti-viral breeding. In this research, M4 generation of EMS-induced Jingnong 6 azuki bean mutants will be screened for BCMV resistance by agroinfiltration of BCMV infectious clone. To search the genomic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level virus-resistant mutants and wildtype,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is conducted and candidate genes corresponding to the mutant sites are identified. Candidate genes will be over-expressed by bean pod mottle viral vector,the level of which is quantified by qRT-PCR. The infulence of candidate genes on BCMV replication or movement will be investigated by BCMV challenge through tracing the GFP reporter gene. And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candidate genes will be disclosed through bombardment to onion epidermal cells with localization vectors. The direct interaction between proteins encoded by candidate genes and BCMV encoded proteins will be also expored.
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ean common mosaic virus, BCMV)是我国红小豆上新发现的一种病毒,严重影响红小豆的产量和品质。抗病相关基因的分离鉴定对红小豆抗病毒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用BCMV侵染性克隆农杆菌浸润的方法在EMS诱导的京农6号红小豆突变体M4代中筛选高抗BCMV的突变体,利用基于芯片的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明确高抗突变体基因组发生变化的位点,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变化位点对应的基因。通过菜豆荚斑驳病毒载体过表达候选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明确候选基因的过表达水平,再用BCMV侵染性克隆二次接种,利用BCMV侵染性克隆的的GFP报告基因确定候选基因对BCMV移动或者复制的影响,同时构建候选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载体,利用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其定位,并验证候选基因是否与病毒蛋白直接互作,初步解析抗病机理。

结项摘要

红小豆是我国重要的杂粮作物,但是近年来植物病害的发生流行严重威胁其安全生产。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ean common mosaic virus, BCMV)是红小豆上新近发现的病毒。本研究拟对红小豆不同种质资源对BCMV的抗性进行评价,以筛选出抗病材料,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寻找抗性相关基因。针对以上目的,本研究利用田间自然发生和人工接种的方法对来自于世界各地的400余份栽培品种和300余份野生红小豆材料进行BCMV抗性鉴定,发现小豆资源中大部分材料抗性等级表现为抗病,中抗和感病。筛选出2份高抗栽培品种和3份高抗野生材料,高感病毒材料栽培种和野生材料各一种。该项工作为研究小豆资源的抗病机制以及抗病育种和抗病基因定位克隆奠定基础。根据筛选到的高抗和高感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以期获得抗病相关基因,该项研究工作正在进行。基因沉默是植物抵御病毒侵染的重要途径,与该过程密切相关的蛋白有AGO、DCL和RdRp。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红小豆中相关基因进行挖掘。根据不同蛋白的保守功能域,利用hmmer进行预测,在红小豆基因组中找到AGO蛋白11个,DCL蛋白7个,RdRp蛋白8个,并与大豆中相关蛋白进行比较。各个蛋白对BCMV侵染的响应正在进行。为明确不同产区红小豆病毒病害的病原是否一致,采集广东、江苏、安徽、陕西、河北、北京、吉林等地区红小豆病毒病病样,利用小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病原鉴定。结果发现BCMV和CMV在各产区普遍存在,并且复合侵染。在江苏省南京地区,首次发现豇豆轻斑驳病毒(Cowpea mild mottle virus,CPMMV)侵染红小豆。同时克隆BCMV和CPMMV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析其基因组特性,该研究为小豆病毒病病原的流行和监测提供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DENTIFICATION OF A NATURALLY OCCURRING BEAN COMMON MOSAIC VIRUS RECOMBINANT ISOLATE INFECTING AZUKI BEAN
感染小豆的天然豆类常见花叶病毒重组分离株的鉴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李永强
  • 通讯作者:
    李永强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氦等离子体接枝聚合棉织物的疏水改性
  • DOI:
    10.13475/j.fzxb.2015060290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纺织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严;李永强;邵建中;邹超;谭道明
  • 通讯作者:
    谭道明
四边简支双曲率蜂窝夹层薄壳自由振动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振动与冲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英杰;颜云辉;李永强;李洁
  • 通讯作者:
    李洁
基于车载激光扫描的公路三维信息提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测绘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戴华阳;李永强;刘会云;张卡;盛业华
  • 通讯作者:
    盛业华
大块非晶态合金成形技术研究现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金属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参军;寇生中;李永强;索红莉
  • 通讯作者:
    索红莉
职场排斥的作用机制与本土化发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晨;杨付;李永强
  • 通讯作者:
    李永强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