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象属团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7234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402.动物系统与分类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Leptomias genera group (Coleoptera: Curculionoidea: Curculionidae: Entiminae) is a very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insect fauna,which includes seven genera, Geotragus, Pachynotus, Leptomias, Hyperomias, Xizanomias,Triangulomias and Odontomias, with 82% endemic species. According to our taxonomic study, the identification of genera level still need to be revised.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in genera group and evolutionary origin of some important characters cannot be solved by traditional taxonomy work. Here we try to use molecular methods to reconstruct phylogenetic tree of Leptomias genera group on both species level and genera level, comparing with morphological data. Using phylogeographic methods and the uplifting history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we will explain the evolution,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of this typical highland insect group. Supporting by this fund, 2-3 SCI article papers will be published. And 2-3 graduate students will join this project.
喜马象属团隶属于鞘翅目象虫科,是青藏高原地区最重要的昆虫类群之一,中国已知种类的82%为特有种,该属团昆虫经常被做为例子来阐述青藏高原地区生物区系的独特性,并与其它科甚至目一级的类群进行并列比较。通过对近2年来采集到的大量喜马象属团昆虫分类学整理,发现属级分类单元的划分还存在问题,属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一些重要性状的演化极性通过传统的形态分类学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判断和解释。本项目拟采用分子系统学的方法,构建喜马象属团的属间以及喜马象属的种间系统发生关系树,同时结合形态比较解剖的结果,明确属团各个属间的亲缘关系,解决部分属的划分问题,构建出更加完善的分类系统,对一些重要特征的演化极性进行判断。应用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的方法和理论,结合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和青藏高原的地质地史事件,探讨喜马象属团昆虫的演化形成机制、起源中心和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预期发表学术论文2-3篇,培养研究生2-3名。

结项摘要

本项研究通过详细野外调查,从分类修订、重要形态特征的几何形态学分析、分布格局、分子系统学等多个方面对中国分布的喜马象属团昆虫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总结,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齿足象属和骨板象属的种类已经修订完毕,其分类地位已经被确认应该重新并入喜马象属,由此产生2个属级新异名,分别是Triangulomias Chen, 1991, syn. nov. of Leptomias Faust, 1886和Odontomias Chen, 1991, syn. nov. of Leptomias Faust, 1886);7个新组合,分别为小喜马象Leptomias minutus (Chen, 1991)、亚圆腹喜马象Leptomias subparvilatus (Chen, 1991)、尖眼喜马象Leptomias acutiangulus (Chen, 1991)、角喜马象Leptomias angularus (Chen, 1991)、坑胸喜马象Leptomias foveocollis (Chen & Lan, 1997)、纹翅喜马象Leptomias linopennis (Chen & Lan, 1997)和圆眼喜马象Leptomias rotundus (Chen, 1991);一个种级新异名,Leptomias nigrolatus Chao & Chen, 1981, syn. nov. of Leptomias latus Chao, 1981;同时发现了与喜马象属2新种。目前该属的修订工作已经基本上完成,同时采集形态特征数据准备进行支序系统学的分析。文章正在撰写。通过这些工作,使我们对喜马象属团的分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喜马象属团由本研究前的7个属,现在变为5个属。(2)对中国分布的线沟象属进行了修订工作并发表3新种,文章已发表在SCI期刊《Zootaxa》上。(3)分子系统学研究部分在前期采取了标本馆历史馆藏标本进行,后经一系列的实验发现,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遂调整研究路线,增加了野外采集频次和强度,利用野外采集到的新鲜标本进行DNA抽提和序列扩增。由于青藏高原野外采集有高度不确定性,实验进度有所延滞,近期应可得出完整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4)利用形态测量学的方法,对喜马象属团昆虫的一些重要性状的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性状包括前胸背板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Revision of the Chinese Geotragus Schoenherr with description of three new species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Entiminae)
中国地鳅 Schoenherr 的修订及三个新种的描述(鞘翅目:象甲科:Entiminae)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Zootaxa
  • 影响因子:
    0.9
  • 作者:
    Ren, Li;Alonso-Zarazaga, Miguel A.;Zhang, Runzhi
  • 通讯作者:
    Zhang, Runzh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褐纹甘蔗象在中国的适生区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昆虫知识,2003,40(5):446-449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荆玉栋;任立;张润志
  • 通讯作者:
    张润志
危险性害虫椰花二点象及其近缘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森林病虫,2004, 22(6):1-4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秀霞;任立;张润志.
  • 通讯作者:
    张润志.
椰子大害虫—锈色棕榈象及其近缘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森林病虫,2003,22(2):3-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润志;任立;孙江华等.
  • 通讯作者:
    孙江华等.
考虑MMC主动限流控制影响的直流断路器参数优化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子明;汪嘉宾;李笑倩;魏应冬;李伟瑞;陆超;任立
  • 通讯作者:
    任立
引种植物水桦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种子萌发及生长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岚;邬静淳;熊兴政;欧阳;王萌;袁贵琼;张文;廖佳锌;刘芸;任立
  • 通讯作者:
    任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任立的其他基金

中国球胸象亚族分类学
  • 批准号:
    31872260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