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控原则和随机森林算法的沉积微相对渗透系数空间分布控制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0224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2.环境水科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quantitativ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diment environment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he first and second aquifers of 136 drill in north China plain (NCP) were selected to calcul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using the Archie equation, subsequent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acies-controlled Modeling theory, based on considered the micro-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effective diameter of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and mineral compositions, Random Forest was employed to establish inversion model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or each sediment micro-facies unit. The effects of each micro influencing factor on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as different, which could be quantitatively described according to coefficient of inversion model; the macro controlled factors combined with micro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quantitativ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diment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hydraulic with depth in vertical direction was discussed by this work,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deep groundwater resources exploitation in the coming years.
目前沉积微相对渗透系数的控制机理多以定性研究为主。为定量刻画二者间的相关性,本课题以华北平原山前-滨海区136个钻孔内第一和第二含水层为研究对象,根据物探测井曲线计算钻孔内含水层渗透系数,进而以相控建模原理为指导,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不同沉积微相内关于粒度大小、粒度分布结构和矿物成分的渗透系数反演模型。根据反演模型内的因子系数,定量表征各微观因子在不同微相内对渗透系数影响的差异性,并探究在不同微相内渗透系数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变差函数模型;通过相控建模原理,研究各微相内“粒度大小-粒度分布结构-矿物成分-渗透系数”体系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从而实现对沉积微相与渗透系数相关性定量刻画的目的,这对于后期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以华北平原山前-滨海区89个标准水文地质钻孔为研究对象,以粒度、沉积韵律、生物痕迹等资料为基础,识别出辫流线、边滩、天然堤、决口扇、陆上天然堤、河漫滩6种沉积微相,通过粒度分布、矿物组分、化学成分、有机碳微观参数,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刻画宏观沉积微相对于微观渗透系数的影响。项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第一含水层组内,从华北平原山前-中部平原-滨海区内平均粒径呈显著递减趋势;在第二含水层组内并无此趋势;.2、从辫流线、边滩、陆上天然堤、决口扇、天然堤到河漫滩,平均粒径和砂粒含量呈递减趋势,代表水动力条件逐渐减弱,粘粒和粉粒含量逐渐增高的趋势;辫流线微相内渗透系数远大于其它5种微相,这主要是由于在该微相内颗粒较粗、粘粒含量较少,从而导致该区域内具有较大渗透系数;.3、在上述6种微相内,平均粒径、粘粒、砂粒、有机碳含量对于渗透系数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4、在上述6种微相内,渗透系数主要以对数正态概率分布,其变差函数拟合模型主要为高斯分布;.5、边滩、陆上天然堤、天然堤对于渗透系数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决口扇和河漫滩对于渗透系数的影响较小;.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定量刻画了沉积微相对于渗透系数的影响,并查明了在不同微相内渗透系数的主控因子和其统计分布特征函数,为渗透系数空间分布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为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for identifying the depositional microfacies of sediments in Luan River catchment
滦河流域沉积物沉积微相识别的粒度分布
  • DOI:
    10.1007/s12517-017-2907-2
  • 发表时间:
    2017-02
  • 期刊:
    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ou Xiaoni;Ma Rong;Wu Aimin
  • 通讯作者:
    Wu Aimin
Spatial variation of chemical variables in the critical zone of the Luan River catchment in north China plain
华北平原滦河流域关键区化学变量的空间变化
  • DOI:
    10.1007/s12517-018-3827-5
  • 发表时间:
    2018-09
  • 期刊:
    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Rong Ma
  • 通讯作者:
    Rong Ma
Variation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ith depth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华北平原导水率随深度的变化
  • DOI:
    10.1007/s12517-016-2597-1
  • 发表时间:
    2016-07
  • 期刊:
    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Ma R
  • 通讯作者:
    Ma R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in Critical Zone of Luan River Catchment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华北平原滦河流域关键区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 DOI:
    10.1144/geochem2017-010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Geochemistry: Exploration, Environment, Analysi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Ma Rong;Zhou Xiaoni;Shi Jiansheng
  • 通讯作者:
    Shi Jiansheng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华北平原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
  • DOI:
    10.1007/s10661-018-6734-z
  • 发表时间:
    2018-05
  • 期刊: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Ma Rong;Shi Jiansheng;Zhang Chao
  • 通讯作者:
    Zhang Ch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非编码RNA及其在畜禽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畜牧兽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尚方正;韩文静;吴志红;海尔汗;马荣;张燕军
  • 通讯作者:
    张燕军
贵广高铁对沿线旅游城市可达性影响测度及其地域结构系统构建
  • DOI:
    10.3969/j.issn.1004-9479.2017.04.00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世界地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瑞;奚世军;吴晓俊;刘中正;龙家丽;何程栎;马荣;刘美云
  • 通讯作者:
    刘美云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被动再生平衡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车用发动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荣;何超;赵龙庆;李加强
  • 通讯作者:
    李加强
TNF-α-shRNA对结核菌素诱导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思敏;马荣;马赫;于洋;殷飞;吴鹏;范凤龙;戈朝晖
  • 通讯作者:
    戈朝晖
光学锁相环的实现及其在铯原子四波混频过程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量子光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荣;刘伟;秦忠忠;李凤琴
  • 通讯作者:
    李凤琴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