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对传染性疾病的稀释效应及其在鱼类寄生虫病控制中的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57265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908.水产生物病原学与病害控制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Extensive argument was concentrated on the dilution effects of biodiversity on infectious diseases, which originated from zooprophylaxis of human infectious diseases. However, few experiments can provide evidences for the hypothesis because of lack of suitable pathogen-host system. In the present study, by using artificial infectious system Dactylogyrusvastator and Lernaeacyprinacea,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diversit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will be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dilution effects of diversity of incompetent hosts on transmission of parasitic diseases, effects of host species richness on abundance of Dactylogyrusvastator with high host specificity in the goldfish Carassiusauratus will be studied. To make clear effects of diversity of competent hosts on infection of parasi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st species richness and infection level of Lernaeacyprinacea in Cyprinid carpio will be investigated. Effects of parasite diversity on transmission of parasitic diseases will also be clarified. Furthermore, differences in abundance of parasite with different host specificity between in single and multiple host species will be compared under field experiment condition.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will make us understand the dilution or amplification effects of biodiversity on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ilution or amplification effects in aquaculture will also be contribute to control of fish infectious diseases.
根据人类传染性疾病的动物预防理论提出的生物多样性稀释效应假说,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由于缺乏合适的病原研究系统,对该假说缺乏充分的实验验证。本项目利用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鱼类寄生虫人工感染系统,即坏鳃指环虫和鲤锚头鳋人工感染系统,来研究生物多样性与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关系。通过研究宿主种类增加后,强宿主特异性的坏鳃指环虫感染的变化,弄清低敏感性宿主多样性对寄生虫病传播的影响;研究宿主种类增加后,弱宿主特异性的鲤锚头鳋感染的变化,阐明高敏感性宿主多样性对寄生虫病传播的影响;研究寄生虫种类增加后,另一种寄生虫感染的变化,阐明寄生虫多样性对寄生虫传播的影响;在野外池塘中,比较混养模式中鱼类寄生虫的感染与单养模式中的差异,弄清鱼类混养对不同宿主特异性寄生虫传播的影响。该项目的完成将阐明生物多样性对传染性疾病的稀释效应或放大效应的机理,该理论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有助于鱼类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结项摘要

根据人类传染性疾病的动物预防理论提出的生物多样性稀释效应假说,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由于缺乏合适的病原研究系统,对该假说缺乏充分的实验验证。本项目利用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鱼类寄生虫人工感染系统,即坏鳃指环虫和鲤锚头鳋人工感染系统,来研究生物多样性与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关系。.本研究建立了小林三代虫的人工感染系统,研究了宿主种群大小对三代虫传播的影响,发现在较高的宿主密度下,三代虫传播是频率制约的传播方式;利用小林三代虫人工感染系统,研究了宿主密度对三代虫传播的影响,发现三代虫的传播与宿主密度正相关,即密度制约的传播方式;不同敏感性宿主对三代虫传播的稀释作用,只有那些具有低敏感宿主才具有稀释效应,而那些不能感染的鱼类则不能起到稀释作用,甚至由于对空间资源的竞争,反而会促进寄生虫的传播;研究了鲤锚头鳋的生活史和感染条件,研究了鲤锚头鳋感染不同宿主后形态变化情况。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Gyrodactylus gurleyi (Platyhelminthes: Monogenea).
Gyrodactylus gurleyi 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扁形动物:Monogenea)
  • DOI:
    10.1080/23802359.2016.1172042
  • 发表时间:
    2016-06-20
  • 期刊:
    Mitochondrial DNA. Part B, Resour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ou H;Zhang D;Li W;Zhou S;Wu S;Wang G
  • 通讯作者:
    Wang G
Effect of intestinal tapeworms on the gut microbiota of the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肠道绦虫对鲤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 DOI:
    10.1186/s13071-019-3510-z
  • 发表时间:
    2019-05-22
  • 期刊:
    PARASITES & VECTORS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Fu, Pei P.;Xiong, Fan;Li, Wen X.
  • 通讯作者:
    Li, Wen X.
外来寄生虫入侵及其对土著宿主的影响
  • DOI:
    10.15928/j.1674-3075.2016.04.00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水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孔萌萌;李文祥
  • 通讯作者:
    李文祥
太白湖主要经济鱼类寄生蠕虫种类调查
  • DOI:
    10.13721/j.cnki.dsyy.2017.03.00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淡水渔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威山;周顺;张东;王亚青;滑聪杰;李文祥;王桂堂
  • 通讯作者:
    王桂堂
Comparative mitogenomics supports synonymy of the genera Ligula and Digramma (Cestoda: Diphyllobothriidae).
比较有丝分裂基因组学支持 Ligula 属和 Digramma 属(Cestoda:Diphyllobothriidae)的同义
  • DOI:
    10.1186/s13071-018-2910-9
  • 发表时间:
    2018-05-30
  • 期刊:
    Parasites & vectors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Li WX;Fu PP;Zhang D;Boyce K;Xi BW;Zou H;Li M;Wu SG;Wang GT
  • 通讯作者:
    Wang GT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国9种嗜子宫线虫系统发育的初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2005,29(5):571-57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山功;王桂堂*;李文祥;聂品
  • 通讯作者:
    聂品
淬火初温影响疏水表面沸腾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 DOI:
    10.11949/0438-1157.20221222
  • 发表时间:
    2023
  • 期刊:
    化工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文祥;王钧禾;郝怡静;周乐平
  • 通讯作者:
    周乐平
草鱼肠道微生物对食物改变适应性变化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淡水渔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郝耀彤;吴山功;王桂堂;邹红;李文祥
  • 通讯作者:
    李文祥
丹江口水库鲤肠道寄生蠕虫群落结构与季节动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典;王桂堂;吴山功;邹红;习丙文;李文祥
  • 通讯作者:
    李文祥
温度对坏鳃指环虫产卵、孵化和发育的影响(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桂堂;李文祥;杨兴;李正友
  • 通讯作者:
    李正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文祥的其他基金

我国外来淡水鱼类寄生虫种类及入侵风险研究
  • 批准号:
    32373179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鱼类寄生扁形动物系统发育研究
  • 批准号:
    31872604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异育银鲫寄生指环虫的流行病学及其致病的生态机制
  • 批准号:
    31272695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寄生虫标志研究刀鲚的种群区分和洄游行为
  • 批准号:
    30600459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