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Silole和联三吡啶Zn(Ⅱ)单元共轭金属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07402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109.高分子合成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本项目选择不同类型的Silole(硅杂环戊二烯、硅杂芴、硅杂噻吩等)通过与4'-溴代芳基或炔基-联三吡啶的Negishi、Suzuki、Sonogashira或Wittig反应合成含Silole单元的联三吡啶二极配体,并以此作为π结构单元,与Zn(OAc)2在KPF6存在下自组装成一系列新型π共轭有机硅金属聚合物,建立起具有平台功能的分子体系群,并研究它们的光电性能,探讨结构和性能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分子内的不同发色基团间的能量及光诱导的电子转移机制,同时探讨所合成聚合物的结构与三维构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优化聚合物结构和反应条件,筛选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光电功能新聚合物,如高发光效率的电致发光材料、高载流子迁移率的电子传输材料等,并尝试将其用于有机光电器件的制作。本研究不但可丰富有机硅化学的研究内容,而且对光电聚合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噻咯(Silole)即硅杂环戊二烯,由于其良好的电子亲和力和高效的电子迁移率,使它在光电材料领域备受关注,利用噻咯构筑的有机小分子和聚合物材料已经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和太阳能电池等方面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我们开展了含噻咯基团光电分子的合成方法学研究、与其它光电分子共聚合的研究、与三联吡啶和Zn(Ⅱ)的共轭金属聚合物的研究以及基于这些光电小分子和聚合物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这些工作在有机硅化学和超分子光电材料领域做出了探索,对于光电子材料学的基础研究、材料制备、器件制作与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Using tetraphenylethene and carbazole to create efficient luminophores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high thermal stability, and good hole-transporting property
使用四苯乙烯和咔唑制备高效发光体,具有聚集诱导发光、高热稳定性和良好的空穴传输性能
  • DOI:
    10.1039/c2jm14914a
  • 发表时间:
    2012-01-01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ao, Zujin;Chan, Carrie Y. K.;Tang, Ben Zhong
  • 通讯作者:
    Tang, Ben Zhong
From tetraphenylethene to tetranaphthylethene: structural evolution in AIE luminogen continues
从四苯乙烯到四萘:AIE 发光体的结构演变仍在继续
  • DOI:
    10.1039/c3cc00010a
  • 发表时间:
    2013-01-01
  • 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Zhou, Jian;Chang, Zhengfeng;Tang, Ben Zhong
  • 通讯作者:
    Tang, Ben Zhong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solid emitters with conventional and AIE luminogens for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用传统和 AIE 发光体构建高效固体发射器用于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
  • DOI:
    10.1039/c1jm10221d
  • 发表时间:
    2011-07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Tang, Ben Zhong;Chen, Shuming;Deng, Chunmei;Lam, Jacky W. Y.;Chan, Carrie Y. K.;Lu, Ping;Wang, Zhiming;Hu, Bingbing;Chen, Xiaopeng
  • 通讯作者:
    Chen, Xiaopeng
Naphthalene-substituted 2,3,4,5-tetraphenylsiloles: synthesis, structure,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nd efficient electroluminescence
萘取代的2,3,4,5-四苯基硅杂环化合物:合成、结构、聚集诱导发射和高效电致发光
  • DOI:
    10.1039/c2jm34621d
  • 发表时间:
    2012-09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Tang, Ben Zhong;Jiang, Yibing;Qin, Wei;Chen, Shuming;Lu, Yahong;Lam, Jacky W. Y.;He, Bairong;Lu, Ping;Sung, Herman H. Y.
  • 通讯作者:
    Sung, Herman H. Y.
Zn2+-selective fluorescent turn-on chemosensor based on terpyridine-substituted siloles
基于三联吡啶取代噻咯的 Zn2 选择性荧光开启化学传感器
  • DOI:
    10.1016/j.dyepig.2012.04.007
  • 发表时间:
    2012-11
  • 期刊:
    Dyes and Pigments
  • 影响因子:
    4.5
  • 作者:
    Yin, Shouchun;Zhang, Jing;Feng, Haike;Zhao, Zujin;Xu, Liwen;Qiu, Huayu;Tang, Benzhong
  • 通讯作者:
    Tang, Benzh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BODIPY基荧光传感器对半胱氨酸的检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芳;邱化玉;何杏杏;尹守春
  • 通讯作者:
    尹守春
浅谈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广东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尹守春;邱化玉
  • 通讯作者:
    邱化玉
基于金属配位和主客体相互作用分级自组装构筑超分子凝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Acta Polymer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陶杰;林翠玲;王兆龙;魏斌;华奇侠;万雪婷;邱化玉;尹守春
  • 通讯作者:
    尹守春
金和银氮杂环卡宾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细胞毒性研究(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无机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超;刘爱玲;邱化玉;陈丹;汤谷平;陈万芝
  • 通讯作者:
    陈万芝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邱化玉的其他基金

基于新型二噻咯并环类弱电子给体的D-A型共轭聚合物光伏材料:分子设计、合成及性质
  • 批准号:
    21274034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含Silole和亚硅基σ-π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
  • 批准号:
    20974031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