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能力惰性、组织学习与可持续成长:基于我国成熟企业转型成长“盲点”的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71272110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G0201.战略管理
- 结题年份:2016
- 批准年份:2012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3-01-01 至2016-12-31
- 项目参与者:杨迤; 陈永霞; 汪国银; 黄婷静; 苏衍坡; 余舒意; 马文丽;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During the transforming process in reality, firms often get into trap of competitive capability inertia which brings about cognitive and behavior blind spots, and leads to decision-making systems' dysfun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erosion. In this study, we argue that this is because firms pay more attention to existing efficiency than attention to external 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a series of blind spots of firms' growth in emerging economy, and collect first-hand data by survey and cross-case studies and second-hand data by coding rise and decline of Chinese firm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China listed R&D firms' new products development and patent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how capability inertia affects organizational erosion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how firms could learn to surpass this mechanism. Here traditional view which contends that firm is capable enough to carry on business venturing is challenged. We discuss that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ese firms to take enough open and humble heart to learn from past experience and peers. These conclusions we draw could enrich the understanding of dynamic competition, firms' eros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could help Chinese established firms overcome growing blind spots and conduct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在转型过程中,现实中的大企业往往会陷入竞争能力惰性的怪圈,使企业产生认知和行为盲点,导致决策机制失灵与企业衰败。本研究认为,这是因为企业过于关注眼前的效率而忽视了对外界多变环境适应的结果。围绕这一观点,该研究拟基于中国成熟企业转型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盲点,通过问卷调查、跨案例研究收集一手数据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兴衰、研发类上市公司新产品开发和专利等信息进行编码收集二手数据,研究在不同行业中竞争能力惰性导致企业衰败的过程以及企业通过组织学习来超越这一问题的机制。本研究颠覆了传统战略管理理论"企业足够聪明"的理论前提,强调企业需要采取谦虚、开放的态度,从过去的经历以及同行身上进行学习。该研究的一系列观点能够丰富人们对中国情境下动态竞争、企业衰败与组织学习的理解,并为转型经济中的中国企业如何克服成长盲点以及进行组织学习提供指南。
结项摘要
1、背景:随着柯达、诺基亚的陨落,我们需要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成功的企业难于转型?而在中国,本土创业企业的成长、成熟企业的转型所遇到的问题与国外商业巨头所遇到的问题都是相似的。.2、研究内容:我们试图探讨这样的问题:本土企业行为惰性到底有哪些维度?形成机制是什么?如何克服?我们首先从概念开始,然后系统探讨、印证了企业惰性的形成机理、克服的难点与解决机制。我们把研究问题放在组织与环境互动的一个框架中。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下,企业作为一种组织需要进行选择:效率还是适应。效率目标意味着企业把所有资源集中在一个狭窄领域,客观上带来了财务绩效的提升,但也带来了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环境变革对企业命运影响越大,则适应目标重要性超过效率目标。企业往往由于过于纠结于眼前短期目标,而放弃了适应目标导致企业死亡,出现了越成功越容易死亡的悖论。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注意到本土企业还有另外一种惰性: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的惰性。而这种惰性意味着社会失败,其严重性远远超越了市场失败。因此该概念也应该被纳入惰性的框架内一同进行研究。.3、重要结果:围绕惰性问题,我们从概念、机理上探讨了惰性的概念与维度、形成机制,然后遵循顶天立地的原则,进行本土化情境的实证研究。到目前为止,负责人作为第一或通信作者在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SSCI)、 中国工业经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A类期刊)、科研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A类期刊)、管理评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A类期刊)、第一参与人作为第一作者在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国际顶尖英文期刊)等中英文期刊上已经正式发表了12篇论文。.4、关键数据:我们开发建立了三个数据库:国际化并购进程中能力与社会责任演变;中国企业的政治战略与能力演变;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成长。.5、科学意义:我们并非基于战略选择、而是从组织与环境互动的视角,认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组织需要适应环境。因此在环境面前组织需要足够的谦卑。这些观点与克里斯滕森关于突破式创新的观点一脉相承,同时与波特等产业经济学派的前提CEO无限聪明的观点相对立。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tfolio diversifiation and firm valu: the evidence fom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activity
投资组合多元化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来自企业风险投资活动的证据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影响因子:8.3
- 作者:Yi Yang;Vadake K. Narayanan;Donnna M. De Carolis
- 通讯作者:Donnna M. De Carolis
制度环境、组织冗余与捐赠行为差异:在华中外资企业捐赠动机对比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管理评论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海建
- 通讯作者:刘海建
竞争能力惰性、决策失灵与企业衰败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南京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海建;李虎;孙容容
- 通讯作者:孙容容
突破微笑曲线困境:好孩子的“中国创造”旅程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海建
- 通讯作者:刘海建
学习失效、组织成长盲点与代工企业转型升级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中国科技论坛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海建
- 通讯作者:刘海建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企业组织结构的惰性特征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海建
- 通讯作者:刘海建
2005~2006年我国管理学的研究热点:基于CSSCI关键词的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管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传明;刘海建
- 通讯作者:刘海建
CSR 中国进化论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北大商业评论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海建
- 通讯作者:刘海建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对反硝化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中国给水排水
- 影响因子:--
- 作者:曹相生;刘海建;林福东
- 通讯作者:林福东
联盟、网络与竞争:产业集群创新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软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龙静;刘海建
- 通讯作者:刘海建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刘海建的其他基金
逆国际化背景下重塑我国企业海外社会责任新形象:基于超越“来源国劣势”的视角
- 批准号:72372072
- 批准年份:2023
- 资助金额:41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行善亦须真心向善:负溢出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真诚性解读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48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国际化背景下在华中外资企业的社会责任进程研究:基于跨情境的视角
- 批准号:71572078
- 批准年份:2015
- 资助金额:5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社会资本、战略惯性与企业绩效:基于网络嵌入视角的考察
- 批准号:70972031
- 批准年份:2009
- 资助金额:26.2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组织结构惰性、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批准号:70602009
- 批准年份:2006
- 资助金额:2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