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普通野生稻抗细菌性条斑病新基因的精细定位及育种利用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1000703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负责人:
黄大辉
学科分类:
C1307.作物基因组及遗传学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陈远孟、刘驰、张月雄、阎勇、贺文爱、史国英、何文强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细条病)是水稻第四大病害,近年来, 由于感病的杂交稻大面积推广和稻种南繁、调运, 致使该检疫性病害在大陆有逐年加重之势,对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但抗细条病育种进展缓慢,目前,生产上大部分主栽水稻品种对该病害没有抗性。深入发掘利用优异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解决细条病危害逐年加重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申报项目是在过去一系列研究基础上, 通过建立分子标记大群体和近等基因系,利用SSR和STS等标记技术,对1个来自广西普通野生稻的新的细条病抗性主效基因进行精细定位,获得能有效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结合田间常规育种工作,把抗细条病主效基因转育到主栽栽培稻品种,培育出抗细条病的水稻新品系(种);同时积累一批育种材料、基因资源和分子信息,明确抗病基因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关系,为以后水稻的抗细条病育种和抗细条病基因的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英文摘要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细条病)是水稻第四大病害,对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深入发掘利用优异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解决细条病危害逐年加重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此,本项目对1个来自广西普通野生稻的细条病抗性主效基因进行精细定位、辅助选择分子标记开发和抗性材料的育种利用评价,为水稻抗细条病育种提供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获得抗细条病基因bls1的精细定位物理图、5个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可用于辅助育种的分子标记、抗细条病水稻导入品系20份、抗细条病中间育种材料40份、阐明抗病基因与不良农艺性状不存在紧密连锁。所定位的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和创新种质在抗性育种上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普通野生稻抗细菌性条斑病基因BLS1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