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仿生机械云台类人眼运动机理与实验验证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097516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4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507.机械仿生学与生物制造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本项目针对机器人在振动、干扰等恶劣环境中应用时所遇到的跟踪目标平滑稳定性差、跟踪视频图像跳动、跟踪目标丢失、图像模糊以及跟踪"脱靶"和"反脱靶"矛盾等机械云台控制问题,在眼球生理神经回路运动控制机理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研究机器人仿生机械云台类人眼运动机理,并进行实验验证。机理研究方面将从眼球运动控制神经回路的生理本质上来研究机器人仿生机械云台的类人眼急动运动、平滑追踪运动、视动反射运动、前庭动眼反射运动机理,这四种类人眼运动机理是构成仿生机械云台最为核心的基础技术。在机理验证实验中,将选择有代表性的旋翼飞行机器人在着陆时的加减速、发动机不可避免的高频振动、飞行机器人所受风扰动、地效振动环境下来验证仿生机械云台类人眼运动机理。以期望为机器人在振动、干扰等恶劣环境中应用时所遇到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结项摘要

在非结构环境应用的机器人几乎都装有视觉系统,为了扩大机器人视觉对跟踪或注视目标的范围,大多数机器人视觉系统都带有二维或三维转动的伺服云台。在云台的跟踪控制系统中,主要是利用图像传感器获取图像、提取图像特征,检测移动目标并进行匹配,计算目标的空间位置,滤波和预测并进行目标跟踪。但在非结构环境中,由于机器人的运动环境、自身姿态变化和机体振动等的影响,使得现有机器人视觉系统难以满足这些振动、颠簸环境中的应用要求,往往会出现跟踪视频图像的跳动、图像模糊以及跟踪目标的丢失等问题。人眼处在振动或高速运动的环境时,可以非常清楚的看清周围的物体,没有图像的运动模糊现象。人眼之所以有这样的视觉功能,是因为眼球在视神经回路控制下产生了多种眼球运动。本项目就是利用类人眼球运动的控制机理来研制机器人的仿生机械云台,使仿生机械云台上的图像传感器能够在振动、颠簸环境中实现比较稳定的图像跟踪。按照项目任务书的研究计划要点, 2010年度(第一年),根据生理学、解剖学上关于眼球运动的神经解剖学结果,确定了实现眼球运动的神经回路,并创建了生理神经各环节的功能图谱,并采用了临床上及眼睛生理学研究中的眼动电图等方法,分别测试了神经信息在神经回路中的传递增益与转换关系,确定了“急动”、“平滑追踪”、“视动反射”和“前庭动眼反射”四种眼球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别分析了其运动机理。2011年度(第二年),确定出影响“视动反射运动”较大的神经回路及其神经元,从而建立了具有高度协调性和鲁棒性强的“视动反射运动”模型,通过系统辨识以及模拟仿真,验证了由头部平移和头部旋转引起的前庭动眼反射神经回路之间的关系;建立近似的耳石器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具有可以实现旋转与平移的前庭动眼数学模型。2012年度(第三年),根据眼球结构及运动行为学特点,设计了三套仿生机械云台系统:基于球面并联机构的仿生机械云台、基于超声电机的仿生机械云台、应用于声纳探测的水下三维机械云台。以基于球面并联机构的仿生机械云台为例,根据眼球运动“前庭动眼反射”、“平滑追踪”、“视动反射”以及“异向运动”的特点,设计了多种实验来进行仿生眼球运动控制机理的抗颠簸性验证。本项目成果应用在上海世博会浦江水域监测监控的扫测艇水下声纳三维机械云台上,并且经过了世博会184天对江底进行扫测的考验,并作为五项关键技术之一,获得了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16)
专利数量(6)
基于参数化的球面并联机构仿生眼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机器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超;谢少荣;李恒宇;汪东;罗均.
  • 通讯作者:
    罗均.
Development of robot bionic eye with spherical parallel manipulator based on oculomotor control model
基于动眼神​​经控制模型的球面并联机器人仿生眼研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Przeglad Elektrotechniczny
  • 影响因子:
    0.5
  • 作者:
    Hengyu Li;Jun Luo;Jinbo Chen;Zhixiang Liu;Shaorong Xie.
  • 通讯作者:
    Shaorong Xie.
A novel attitude control method for ROV.
一种新型ROV姿态控制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Tang;Zhijie;Luo;Jun;Xie;Shaorong.
  • 通讯作者:
    Shaorong.
基于差分进化的球面并联机构仿生眼参数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树平;谢少荣;程军;李恒宇;李超;罗均.
  • 通讯作者:
    罗均.
基于眼球前庭动眼反射的机器人视觉误差主动补偿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机器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恒宇;罗均;李超;李磊;谢少荣
  • 通讯作者:
    谢少荣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机器人仿生双眼的运动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子机械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少荣;李恒宇;夏冰玉;罗均
  • 通讯作者:
    罗均
Simulation analysis of combined UV/blue photodetector in CMOS process by technology computer-aided design
CMOS工艺中紫外/蓝光组合光电探测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仿真分析
  • DOI:
    10.1007/s12200-013-0375-1
  • 发表时间:
    2014-03
  • 期刊: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5.4
  • 作者:
    金湘亮;汤丽珍;杨红姣;罗均
  • 通讯作者:
    罗均
基于仿生机械云台的声纳图像拼接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金波;李恒宇;龚振邦;罗均;谢少荣
  • 通讯作者:
    谢少荣
基于参数优化的球面并联机构仿生眼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机器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超;谢少荣;李恒宇;汪东;罗均
  • 通讯作者:
    罗均
A novel composite UV/blue photodetector based on CMOS technology: design and simulation
基于CMOS技术的新型复合紫外/蓝光光电探测器:设计与仿真
  • DOI:
    10.1007/s11801-013-3149-5
  • 发表时间:
    2013-10
  • 期刊: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0.9
  • 作者:
    陈长平;金湘亮;罗均
  • 通讯作者:
    罗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罗均的其他基金

眼球生理神经回路仿生视觉芯片技术与验证系统
  • 批准号:
    61233010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3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微型旋翼飞行器中的新型非对称变距机理与实验研究
  • 批准号:
    50405046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