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凝结的动理论研究及在细颗粒物清除中的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47622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816.资源、环境与生态化工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Heterogeneous condensation is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 in atmospheric physics, gas cleaning technology, and multiphase flow, which is determined by a complicated microphysical process. Especially in the separation of submicron particle from gas, the heterogeneous condensation as a preconditioning technique can improve the particle removal efficiency substantially. In this proposal, we shall study the complex mechanism of heterogeneous condensation by means of theory, computation and experiment, and optimize the particle removal technology which uses heterogeneous condensation. Firstly, a new kinetic model for heterogeneous condensation is proposed and is used to revise the formula of steady-state nucleation rate, to simulate the start-up process of condensation, and to calculate the growth rate of the droplet on particle. The new kinetic model can also be used to develop the physical model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ultiphase flow. Then, for the technical optimization, we shall us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ambient conditions and the particle properties on the particle removal efficiency. Finally, an optimized scheme for the particle removal technology using heterogeneous condensation will be developed. It is expected that our study will give a deep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 of heterogeneous condensation, and als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echnical optimization in the practical particle removal.
异质凝结是一种常见的相变过程,而这种常见的宏观现象却由复杂的微观物理过程决定。异质凝结在自然环境和工业生产中十分普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日益严重,异质凝结在工业细颗粒物去除中已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预处理手段。本申请拟从理论、数值和实验三方面来研究异质凝结的复杂机理,进而优化异质凝结促进细颗粒物清除的技术。首先,通过构建异质凝结的动理论模型,修正稳态成核率公式,发展多相流数值模拟方法,从微观上研究凝结的启动过程,计算液滴在颗粒表面的增长率,并模拟颗粒上凝结的完整过程。其次,采用数值方法,从宏观上系统研究外界条件对凝结的影响,进而考察对颗粒清除效率的影响。最后,结合机理性和系统性实验,模拟利用异质凝结促进细颗粒物清除过程,提出优化方案。通过该研究,可以揭示异质凝结的现象和规律,也可为实际清除细颗粒物技术发展与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异质凝结是一种常见的相变过程,而这种常见的宏观现象却由复杂的微观物理过程决定。异质凝结在自然环境和工业生产中十分普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日益严重,异质凝结在工业细颗粒物去除中已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预处理手段。本项目采用理论、数值和实验结合的办法研究了异质凝结的复杂机理,发展了相应的物理模型和数值方法,搭建了系列实验平台,为优化异质凝结促进细颗粒物清除的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建立了一套更加完善准确的异质凝结动理论。从相变物理和热力学出发,综合文献数据,对已有的异质凝结动理论模型进行考察和评估,综合考虑异质凝结中的多种机制和线张力的影响,考虑颗粒的不同性质对凝结的影响,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不同系统的、更加完善准确的异质凝结动理论模型;利用新建的动理论模型考察异质凝结的一般规律,结合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异质凝结的完整过程(启动、成核、增长);修正了异质凝结中的稳态成核率公式,计算了小液滴在固体颗粒表面的增长率。.其次,发展了模拟伴随相变的多相流动的物理模型和数值方法。将经典矩方法推广到了异质凝结,并考虑了相间的滑移,实现了考虑相间滑移的矩方法;将异质凝结理论模型、矩方法与多相流耦合,构建一套完整控制方程,在保证计算的精度和速度的同时,提出合理的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伴随异质凝结的多相流动过程,系统考察外界参数和颗粒性质对异质凝结的影响,并与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 .最后,搭建了研究细颗粒物增长的实验平台:设计了一套高效荷电装置,搭建颗粒物带电的实验平台,实现大气细颗粒物的高效荷电,以便对大气细颗粒物的尺寸和浓度进行检测;设计出一套参数可控颗粒物吸湿长大系统,针对不同工作液(水、正丁醇等),实现颗粒物在过饱和蒸汽条件下的吸湿长大;初步完成一套可控的利用异质凝结促进细颗粒物清除的实验平台,包括粒子发生系统、吸湿长大系统、粒子清除及检测系统三部分;初步开展利用异质凝结促进细颗粒物清除的系统性实验。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A phase-slip moment method for condensing flows
凝结流的相滑矩法
  • DOI:
    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17.11.028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Luo Xisheng;Cao Yun;Qin Fenghua
  • 通讯作者:
    Qin Fenghua
Numerical study on dusty shock reflection over a double wedge
双楔块上尘埃激波反射的数值研究
  • DOI:
    10.1063/1.5008311
  • 发表时间:
    2018-01
  • 期刊:
    Physics of Fluid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Yin Jingyue;Ding Juchun;Luo Xisheng
  • 通讯作者:
    Luo Xisheng
Observations of New Particle Formation, Subsequent Growth and Shrinkage during Summertime in Beijing
北京夏季新颗粒形成、随后生长和收缩的观测
  • DOI:
    10.4209/aaqr.2015.07.0480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Zhang Jiaoshi;Chen Zhenyi;Lu Yihuai;Gui Huaqiao;Liu Jianguo;Wang Jie;Yu Tongzhu;Cheng Yin
  • 通讯作者:
    Cheng Yin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effects of curvature and wettability of particles on heterogeneous condensation
颗粒曲率和润湿性对非均相凝结影响的数值研究
  • DOI:
    10.1063/1.5040878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Wang Zijing;Qin Fenghua;Luo Xisheng
  • 通讯作者:
    Luo Xisheng
喷管旋涡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闫浩杰;秦丰华;罗喜胜
  • 通讯作者:
    罗喜胜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反射激波冲击重气柱的RM不稳定性数值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力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显圣;司 廷;罗喜胜;杨基明
  • 通讯作者:
    杨基明
激波作用下SF_6气泡界面演化和射流发展的数值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高压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庞勇;罗喜胜;柏劲松;杨基明
  • 通讯作者:
    杨基明
激波与氦气泡相互作用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实验流体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洪印;邹立勇;谭多望;杨基明;黄 甲;罗喜胜
  • 通讯作者:
    罗喜胜
一种用于RM不稳定性研究的竖直环形激波管的设计与验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实验流体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龙桐;翟志刚;司廷;罗喜胜
  • 通讯作者:
    罗喜胜
On nitrogen condensation in hypersonic nozzle flows: numerical method and parametric study
高超声速喷管流中氮气凝结:数值方法与参数研究
  • DOI:
    10.1007/s00193-013-0490-3
  • 发表时间:
    2014-03
  • 期刊:
    Shock Waves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林龙沅;程万;罗喜胜;秦丰华
  • 通讯作者:
    秦丰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罗喜胜的其他基金

激波诱导界面失稳的流动结构与湍流混合
  • 批准号:
    91952205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水蒸气相变与可压缩流动相互作用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 批准号:
    11172292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汇聚激波作用下界面不稳定性与湍流混合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 批准号:
    10972214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4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