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肠黏膜免疫与神经内分泌调节网络探讨黄连整体降糖调脂效应的局部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7363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108.中医内科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hizoma coptidis and its principal component berberine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has been supported by the modern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indings, but the pharmaceutical mechanisms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Recent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berberine might alleviate glucose metabolic disorders through its regulation on intestinal microbiota, which suggests a new way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Rhizoma coptidis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The fact that the very low rate of absorbance from intestine and the exact therapeutic effect of berberine prompts that the major site of pharmaceutical action of berberine could be in the gut. Therefore, we hypothesize that "Gut might be the primary site of action of Rhizoma coptidis and its component berberine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n addition to the regulation on intestinal flora, Rhizoma coptidis and berberine might realize their pharmaceutical effects also through their protection of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and through their regulation on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and neuroendocrine networks". In this proposal the model with type 2 diabetes will be eastabolished through inducing rats by feeding with high sugar and high fat diet. The modern techniques including pathophysiology, biochemistry and cell molecular biology will be performed in vivo or in vitro experiments. Focused on murine intestinal mucosa, the effets of Rhizoma coptidis and berberine on improving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alleviating metabolic inflammation will be observed, and the relation bewteen the effect and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berberine will b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Rhizoma coptidis and berberine on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mucosal immune and neuroendorine networks will be investigated. It is aimed to find out the intestinal local mechanism on the holistic hypoglycemic and lipid-regulating effects of Rhizoma coptidis and berberine.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已获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的支持,但其作用机理却不十分清楚。最近研究表明小檗碱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而改善糖代谢紊乱,为我们认识黄连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小檗碱从肠道的低吸收性与其疗效的确切性,提示小檗碱主要作用部位就在肠道。为此,我们提出"肠道是黄连及其有效成分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作用部位;其除了对肠道菌群进行调节外,还可通过保护肠黏膜屏障、调节肠黏膜免疫与神经内分泌网络而起作用"的假说。本课题将以高糖高脂诱导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采用现代病理生理、生物化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整体观察与离体实验相结合,以肠黏膜为靶部位,观察黄连及小檗碱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减轻代谢性炎症的效应,分析效应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肠黏膜屏障、黏膜免疫与神经内分泌网络的调节作用,从而阐明黄连及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整体降糖调脂效应的肠道局部机制。

结项摘要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和改善糖脂代谢疗效确切,近来研究显示小檗碱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改善糖脂代谢紊乱,而肠道黏膜屏障及内分泌-免疫网络是糖尿病发病的关键病理环节。本研究采用高糖高脂联合尾静脉注射STZ方法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脂多糖诱导Caco-2细胞建立肠上皮单层细胞屏障模型。以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及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建立巨噬细胞极化模型,系统地探讨了黄连及小檗碱对肠黏膜屏障,肠黏膜免疫与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黄连有效成分小檗碱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浆甘油三酯水平,保护糖尿病大鼠肠黏膜屏障,调节肠黏膜免疫和胃肠激素分泌;离体实验表明,黄连有效成分小檗碱可降低Caco-2肠上皮细胞单层屏障通透性,上调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等的表达。黄连有效成分小檗碱可降低LPS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和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降低巨噬细胞极化比例,其机制可能与TLR4/MyD88/NFκB有关。因此,本研究提示黄连有效成分小檗碱的主要作用部位在肠道,主要通过作用于局部的肠黏膜屏障、黏膜免疫与神经内分泌网络而发挥整体性的降糖调脂效应。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胰岛β细胞再生: 糖尿病治疗新策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糖尿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美霖;董慧;巩静;王定坤;陆付耳
  • 通讯作者:
    陆付耳
肠道免疫系统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巩静;董慧;王定坤;方珂;胡美霖;陆付耳
  • 通讯作者:
    陆付耳
糖尿病与肠上皮紧密连接屏障的关系和小檗碱的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鑫;董慧;陆付耳
  • 通讯作者:
    陆付耳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garcane policosanol on dyslipidemia: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甘蔗二十二烷醇对血脂异常的功效和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
  • DOI:
    10.1002/mnfr.201700280
  • 发表时间:
    2018-01-01
  • 期刊:
    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Gong, Jing;Qin, Xin;Lu, Fuer
  • 通讯作者:
    Lu, Fuer
Berberine Attenuates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Dys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ic Rats.
小檗碱减轻 2 型糖尿病大鼠的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
  • DOI:
    10.3389/fphar.2017.0004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Gong J;Hu M;Huang Z;Fang K;Wang D;Chen Q;Li J;Yang D;Zou X;Xu L;Wang K;Dong H;Lu F
  • 通讯作者:
    Lu F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黄连粉末中小檗碱、药根碱及单体化合物在2型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淑君;许啸虎;黄锐;陆付耳
  • 通讯作者:
    陆付耳
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及盐酸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药理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龚菂;李芬;邹欣;王定坤;陆付耳;王开富
  • 通讯作者:
    王开富
黄连粉末中盐酸小檗碱及盐酸药根碱的体内肠吸收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丽君;邹欣;陆付耳;王开富
  • 通讯作者:
    王开富
盐酸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与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相关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欣;王定坤;李芬;龚菂;陆付耳;王开富
  • 通讯作者:
    王开富
小檗碱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任妍林;王定坤;董慧;陆付耳
  • 通讯作者:
    陆付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陆付耳的其他基金

基于线粒体-内质网耦联调控线粒体自噬探讨补肾扶阳解毒法改善DKD肾小管损伤的机制
  • 批准号:
    82374363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改善足细胞线粒体动力学探讨补肾扶阳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作用机制
  • 批准号:
    82174327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调控FoxO1相关信号通路:黄连人参对药保护胰岛β细胞身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共同分子机制?
  • 批准号:
    81974567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调控转录因子网络探讨黄连人参对药配伍对胰岛细胞身份转换影响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81673928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性激素和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对话环节探讨胡芦巴丸改善糖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81273683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从小檗碱抗内质网应激探讨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亚细胞机制
  • 批准号:
    30772853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小檗碱促进胰岛素分泌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双重效应的共同分子机制
  • 批准号:
    30472254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黄连解毒汤调控炎症分子网络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30371816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三种温病治法抗内毒素效应及其脱毒分子机制的比较研究
  • 批准号:
    39870925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