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思茅盆地勐野井钾盐矿床中自生伊利石年代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0211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5.矿床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Mengyejing potash deposit, which is derived from seawater and formed in continental setting, is the only ancient potash deposit in China, has undergone numerous studies focusing on genesis, origin, and formation age. As one the most debatable subject, there is no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age of formation of potash deposit. This project plans to study the mineralogy, 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clay minerals in potash beds, hoping to obtain the age of formation of the Mengyejing potash deposit. Firstly, for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genesis of clay minerals and authigenic illite collection, the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lay minerals will be conducted. Secondly, the dating work of clay minerals will be conducted using Rb-Sr and Ar-Ar methods. The Rb-Sr and Ar-Ar ages will b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so as to obtain the age of authigenic illite formed during the sedimentation of potash deposit, and the age of detrital illite carried into potash-forming basin as well. Above research will supply supportive evid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potash-forming mechanism and ore exploration in Simao Basin. A new method of dating sedimentary rocks will be developed at the same time.
勐野井钾盐矿床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海源陆相古代固体钾盐矿床,其成因、物质来源及形成时代等关键科学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钾盐矿床的形成时代具有广泛争议,目前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本项目将以云南思茅盆地勐野井钾盐矿床的成矿年代学为核心科学问题,以钾盐矿层中粘土矿物为研究对象,以粘土矿物的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为主要研究内容。拟首先通过粘土矿物的分离和鉴定来研究粘土矿物的成因并得到自生伊利石。之后,以Rb-Sr和Ar-Ar定年方法对粘土矿物进行测年,对得到的Rb-Sr年龄和Ar-Ar年龄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得出钾盐矿床沉积时期形成的自生伊利石的年龄和带入成钾盆地中碎屑伊利石的年龄,为思茅盆地成钾规律研究和找矿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为沉积岩定年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

结项摘要

勐野井钾盐矿床作为中国唯一古代固体钾盐矿床,其形成时代得到了大量的关注。虽然勐野井组的时代已经得到了解决,但钾盐矿床的形成时代目前仍存在争议,主要原因是目前针对矿床本身年代学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次研究首先进行了勐野井钾盐矿床中细粒粘土矿物的矿物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细粒粘土矿物大部分由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组成,有些样品还含有伊利石/蒙脱石为1:1超点阵结构的矿物(但与累托石不同,只有001面反射峰较强)。XRD、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细粒粘土矿物为碎屑粘土和自生粘土的混合物。Rb-Sr年代学和K-Ar年代学研究表明,后期成岩作用对Rb-Sr系统改造不明显,Rb-Sr仍保留了原来碎屑的特征,并形成了相关性非常好的等时线,等时线年龄约为200个百万年;而K-Ar年龄介于67.4至234.6个百万年之间。K-Ar年龄的最大值与Rb-Sr等时线年龄相当。这表明这些细粒粘土矿物在成岩过程中Rb-Sr系统相对于K-Ar系统抗后期改造能力更强。粘土的矿物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无法得出钾盐矿床的准确形成时代。在高盐度环境下虽然可以促进其它矿物向自生伊利石的转化,但这种转化并不彻底,仍保留了原来矿物的结构和年代学特征,无法记录盐层沉积的时间。.基于以上结果,本次研究补充了钾盐矿床内碎屑锆石的年代学分析,试图利用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来限定钾盐矿床的最大沉积年龄。结果表明,钾盐矿床内碎屑锆石最年轻年龄为104.8个百万年。值得注意的是,钾盐矿床碎屑岩内最年轻的白垩纪锆石所占的比例比一般沉积物中最年轻碎屑锆石所占的比例要高的多,这表明一些最年轻的白垩纪锆石并不是碎屑成因。结合锆石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锆石很有可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这些火山跟特提斯洋壳的俯冲作用有关。因此,这些锆石的年龄即可代表钾盐矿层的形成时代,即白垩纪中晚期(104至109个百万年)。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r, S, and O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Evaporites in the Lanping–Simao Basin, China
兰坪—思茅盆地蒸发岩的Sr、S、O同位素组成
  • DOI:
    10.3390/min11020096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Minerals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Lijian Shen;Licheng Wang;Chenglin Liu;Yanjun Zhao
  • 通讯作者:
    Yanjun Zhao
The brine depth of the Khorat Basin in Thailand as indicated by high-resolution Br profile.
高分辨率 Br 剖面显示的泰国呵叻盆地的盐水深度
  • DOI:
    10.1038/s41598-021-88037-6
  • 发表时间:
    2021-04-21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Shen L;Siritongkham N;Wang L;Liu C;Nontaso A;Khadsri W;Hu Y
  • 通讯作者:
    Hu Y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Mengyejing potash deposit, Yunnan, China: evidence from geochemical and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中国云南蒙野井钾矿床的形成过程:来自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特征的证据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Geosciences Journal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Lijian Shen;Chenglin Liu;Jian-xin Zhao;Yuexing Feng;Licheng Wang
  • 通讯作者:
    Licheng Wang
The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and exploration progress of the potash deposits on the Khorat Plateau, Thailand and Laos, Southeast Asia
东南亚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特征、形成及勘探进展
  • DOI:
    10.31035/cg2020009
  • 发表时间:
    2020-03-01
  • 期刊:
    CHINA GEOLOGY
  • 影响因子:
    4.5
  • 作者:
    Shen, Li-jian;Siritongkham, Nuchit
  • 通讯作者:
    Siritongkham, Nuchit
中亚盆地钾盐矿床盐类矿物Rb-Sr同位素体系研究及其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岩石矿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立建;刘成林;焦鹏程;王春连;曹养同
  • 通讯作者:
    曹养同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东特提斯域思茅盆地钾盐成矿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立成;刘成林;沈立建;伯英
  • 通讯作者:
    伯英
The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and exploration process of the potash deposits on the Khorat Plateau, Thailand and Laos, Southeast Asia
东南亚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特征、形成及勘查过程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China Geolgo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立建
  • 通讯作者:
    沈立建
江汉盆地SKD1深钻记录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时期的古气候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地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滕晓华;王春连;沈立建;王九一;余小灿
  • 通讯作者:
    余小灿
典型小陆块海相成钾机理——以西西里微陆块钾盐矿床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矿床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九一;刘成林;沈立建
  • 通讯作者:
    沈立建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沈立建的其他基金

泰国呵叻盆地西缘钾盐矿床后期改造及钾石盐成矿时代和机理研究
  • 批准号:
    42272108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泰国呵叻盆地西缘钾盐矿床后期改造及钾石盐成矿时代和机理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7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