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Ach受体调控SST-GABA能中间神经元在针刺抗抑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77441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118.中医针灸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Clinical practice demonstrated that acupuncture was efficient in treating depressive disorder.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s still unknown.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progresses in antidepressant researches, the streamline that “glutamate burst- activated AMPA receptor- BDNF releasing- mTORC1 signaling pathway- synaptic plasticity ”operated by GABA internuncial neurons, glutamic pyramidal neurons and post synaptic neurons, is key antidepressant mechanism. We had proved in our previous studies that acupunctur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expression of BDNF, glutamate and synaptic proteins. But how these factors was interacting is unclear. Thus, we speculate that “acupuncture may inhibits M1-Ach receptor on SST-GABA internuncial neurons and activates mTORC1 signaling pathway to achieve antidepressant effect”. We will employ behavioral, immunological and Cre gene reconstruction and shRNA silence technical methods to further elaborate the exact mechanism.
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抑郁症具有良好疗效,而其内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阶段抑郁症研究的最大进展是由GABA能中间神经元、谷氨酸能椎体神经元、突触后膜三个环节参与的“谷氨酸骤增-AMPA受体激活-BDNF释放-mTORC1通路激活-突触修复”的抗抑郁机制。我们前期研究已经证实针刺可以增加BDNF和谷氨酸表达,激活AMPA受体和升高突触蛋白表达,但激发上述改变的细胞初始环节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从该抗抑郁机制的“扳机点”GABA能中间神经元角度,围绕“针刺通过拮抗前额叶SST-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上的M1乙酰胆碱受体,激活mTORC1通路,调控突触可塑性实现抗抑郁效应”假说,用行为学、免疫学、Cre基因重组和shRNA基因构建与干扰技术,进一步探讨针刺抗抑郁的机制。

结项摘要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治疗抑郁症具有良好疗效。由GABA神经元、锥体神经元、突触后膜三个环节参与的“谷氨酸骤增-AMPA受体激活-BDNF释放-mTORC1通路激活-突触修复”的抗抑郁机制是其中的热点。我们前期研究已经证实“疏肝调神”针刺可以增加谷氨酸表达,激活AMPA受体和升高突触蛋白表达,但激发上述改变的细胞初始环节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针对该抗抑郁机制的GABA中间神经元节点,围绕“针刺通过拮抗前额叶SST-GABA神经元的上的M1-AChR,激活mTORC1通路,调控突触可塑性实现抗抑郁效应”假说,进一步探索针刺抗抑郁的机制。.本次研究由表入里共分为三个子研究,从起始的“M1-AChR介导的针刺抗抑郁机制”到“前额叶M1-AChR参与的针刺抗抑郁机制”研究,明确了M1-AChR参与针刺抗抑郁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及前额叶是抗抑郁的关键脑区,再到 “SST-GABA能中间神经元参与M1-AChR介导的针刺抗抑郁 ”进一步明确了针刺抗抑郁作用的起始效应细胞是SST-GABA神经元。采用SD大鼠、B6 WT型小鼠、B6转基因Cre鼠,根据组别给予针刺、东莨菪碱、毒扁豆碱与槟榔碱干预。用FST、 SPT、 NSFT、TST评价行为学改变;用前额叶Glu含量并从突触蛋白和突触后膜动作电位评价关键通路mTORC1的激活情况;用GABA细胞内向电流、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和前额叶FosB+探究针刺起效的起始靶点。.研究结果显示,针刺干预对比拟胆碱药槟榔碱上调了前额叶Glu含量,其激活mTORC1通路、增加FosB+含量的效应与M1-AChR拮抗剂东莨菪碱类似,定向敲除SST-cre型鼠前额叶M1-AChR后,针刺干预不能起效,证实前额叶上SST-GABA神经元为起始点。研究结果印证了方案中的“针刺通过拮抗前额叶SST-GABA神经元上M1-AChR,实现抗抑郁效应”假说,为针刺抗抑郁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了科学的实验证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3)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抑郁症的表观学遗传改变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解剖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声;符文彬
  • 通讯作者:
    符文彬
胆碱能过活化状态下“疏肝调神”针法对CUMS抑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老年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静;赖名殷;梅氏清心;傅文;王孟雨;宁百乐;符文彬
  • 通讯作者:
    符文彬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BNDF/mTORC1 signaling pathway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in prefrontal cortex of rats exposed to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 DOI:
    10.13702/j.1000-0607.201293
  • 发表时间:
    2022-01-25
  • 期刊:
    Zhen ci yan jiu = Acupuncture research
  • 影响因子:
    --
  • 作者:
    Gao, Jing;Lai, Ming-Yin;Fu, Wen-Bin
  • 通讯作者:
    Fu, Wen-Bin
符文彬“整合针灸”模式治疗抑郁障碍思路探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丁;王聪;符文彬
  • 通讯作者:
    符文彬
针刺与西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的meta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老年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声;罗丁;马瑞;宁百乐;郭小川;周俊合;李旻颖;李微晗;符文彬
  • 通讯作者:
    符文彬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The impa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chronic stress which induceddepression rats’ hippocamp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ST under light microscope
电针对慢性应激诱发抑郁大鼠的影响——光镜下海马结构与谷草转氨酶(AST)功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瑶;符文彬
  • 通讯作者:
    符文彬
从“整合针灸”诊治抑郁障碍及其共病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丁;牛淑芳;余芳倩;梁梓晴;李声;王聪;马瑞;龙浩曦;李滋平;符文彬
  • 通讯作者:
    符文彬
电针对 SNI 诱导疼痛抑郁模型大鼠海马 AcH3/BDNF 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声;黄键澎;罗丁;马瑞;黄彬;刘健华;符文彬
  • 通讯作者:
    符文彬
针刺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肝脏脂毒性损伤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四川中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健;易玮;符文彬;贾真;徐振华;许能贵
  • 通讯作者:
    许能贵
透射电镜下电针对慢性应激致抑郁大鼠海马AST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瑶;姜硕;符文彬;潘华峰
  • 通讯作者:
    潘华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符文彬的其他基金

基于前额叶M1-Ach受体调控谷氨酸/γ-氨基丁酸平衡介导突触可塑性探讨针刺快速抗抑郁的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胶质细胞介导谷氨酸循环的针刺抗抑郁机理研究
  • 批准号:
    81173348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cAMP-CREB-BDNF信号转导通路在针刺干预抑郁症模型大鼠的作用研究
  • 批准号:
    30772828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