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性多靶位溶菌系统的构建及E基因突变体裂解机制初步解析
批准号:
31100659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负责人:
于申业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0804.自身免疫与免疫耐受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刘思国、司微、谢芳、鄢秋龙、吕爽、王华南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菌蜕是革兰氏阴性菌被噬菌体phiX174的E基因裂解后形成的细胞空壳,是一种具有佐剂性质且能携带外源物质的新型疫苗递送体系。然而,E蛋白溶菌的分子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常规菌蜕技术在制备过程中的裂解持续期、起始菌浓等指标始终难以达到理想菌蜕疫苗的标准,而且无法克服E蛋白抗性突变株的影响。本研究拟在前期我们已获得高裂解效率E基因突变体的基础上,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其同多种典型噬菌体的裂解基因或基因盒与多种诱导型和温控型表达载体进行组合与筛选,构建高裂解效率与长裂解持续期的时序性多靶位溶菌系统;并进一步利用同源重组、免疫电镜等技术,对E基因突变体的表达及其与辅助蛋白和靶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初步解析。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E基因介导的细菌裂解机制,有望从根本上解决E蛋白抗性突变株带来的阻碍,且为克服长期束缚菌蜕规模化生产的瓶颈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英文摘要
菌蜕作为一种具有佐剂性质且能携带外源物质的新型疫苗与递送体系,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E蛋白溶菌的分子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常规菌蜕技术在制备过程中的裂解持续期、起始菌浓等指标始终难以达到理想菌蜕疫苗的标准。.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⑴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高裂解效率与长裂解持续期的新型多靶位溶菌系统;⑵进一步对E蛋白的裂解机制进行初步解析,提出了新的溶菌模型。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E基因介导的细菌裂解机制,有望从根本上解决E蛋白抗性突变株带来的阻碍,且为克服长期束缚菌蜕规模化生产的瓶颈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黑龙江畜牧兽医
影响因子:--
作者:衣菲;于申业;田秋丰;倪宏波;刘思国
通讯作者:刘思国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田秋丰;于申业;衣菲;倪宏波;吕雪莲;刘思国
通讯作者:刘思国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吕雪莲;于申业;倪宏波;衣菲;田秋丰;刘思国
通讯作者:刘思国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许莉莉;于申业;田秋丰;衣菲;刘思国
通讯作者:刘思国
DOI:10.1016/j.jviromet.2013.03.007
发表时间:2013-05
期刊: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影响因子:3.1
作者:Shen-ye Yu;Hailing Zhao;Huanan Wang;Xiumei Wang;G. Shao;Lili Xu;Wei Si;Liping Chen;Wanjiang Zhang;Siguo Liu
通讯作者:Shen-ye Yu;Hailing Zhao;Huanan Wang;Xiumei Wang;G. Shao;Lili Xu;Wei Si;Liping Chen;Wanjiang Zhang;Siguo Liu
大肠杆菌phiX174噬菌体E蛋白诱导菌蜕形成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31470893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5.0万元
- 批准年份:2014
- 负责人:于申业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