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层大气大尺度行星波及潮汐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观测与模拟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47412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11.空间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Although nonlinear interactions among the planetary waves and tides were extensively studied based on data from ground-based and satellite observations and GCM, almost all of previous studies focused on the confirmation of nonlinear interaction by spectral or bispectral analysis. Hence, it keeps unclear for the basic features of nonlinear interactions among these large-scale waves, as Pancheva [2006] pointed out, it is still an open question: which initial wave does the energy of the new wave come from? More importantly, a large number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interaction took place, or selectively occurred, or did not happen. These complex phenomena of the interaction cannot be explained. Proposer systemically studied the nonlinea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iddle and small-scale gravity waves, and had an insight into wave-wave interaction. In this study, combining nonlinear dynamical model and GCM and observational data, we will systemically research the properties of nonlinear interactions among the large-scale waves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atmosphere. The transfer direction of wave energy in interactions is clarified. The key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effective energy exchange in interaction are revealed. The effects of interactions on the activity of the planetary and tidal wave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background atmosphere are investigated.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helpful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dynamical processes of the large-scale waves.
尽管应用地基和卫星观测数据以及GCM模式,广泛开展了行星波-潮汐和行星波-行星波相互作用的研究,但是,几乎所有研究都是利用傅里叶谱或双谱分析来证实相互作用确实发生。而这些大尺度波动相互作用的基本性质却不清楚,正如Pancheva [2006]所说,生成波的能量来源于那支初始波,还是一个"开放问题";更无法理解的是,大量观测研究表明相互作用或发生、或选择性地发生、或不发生,其原因是什么?申请人系统研究了中小尺度重力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对波波相互作用有深刻的理解。在该申请项目中,我们将结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式和GCM模式以及实验观测数据,系统研究中高层大气中大尺度波动相互作用的性质。澄清相互作用中波能量传递方向;揭示控制相互作用能否有效发生的关键因素;辨明大尺度波动相互作用对波活动及背景大气的影响。从而深化对大尺度波动的动力学过程的理解。

结项摘要

根据安第斯站流星雷达观测数据,深入研究了大气行星波及大气潮汐间相互作用,揭示出波能量主要是从高频波向新生成波转移,与中小尺度的重力波相互作用中能量转移方向一致。较系统地研究在极区平流层增温期间大气行星波的活动。利用位于南北半球115°E子午圈上的5台流星雷达和1台MST雷达观测,首次展示了在平流层增温(非SSW)期间,准16天行星波的跨半球传播现象,表明平流层升温事件能引起全球大气的响应,导致动量能量在跨半球的不同纬度间耦合。在极区SSW期间,低纬地区对流层和平流层开尔文波的活动增强,其原因是大气经向环流的变化致使低纬大气的抬升和冷却,从而导致对流活动变强,激发出强的开尔文波。在极区SFW期间,在北半球中低纬地区从对流层至中间层低热层大气中,都出现准10天波和准16天波的响应,平流层行星波增幅最强发生在SFW起始时,表明波流相互作用触发了SFW的发生,而中间层低热层波活动比平流层波活动要滞后几天。利用MST雷达的数据,分析了北京地区对流层低平流层大气准10天波和准16天波的活动特征。同时,根据无线电探空仪和激光雷达观测资料,研究大气重力波的活动。研究表明,由于波流相互作用以及源的变化,低纬地区对流层低平流层大气重力波能量出现准11年振荡、准2年振荡和年振荡。在极区,由于低层大气盛行的东向风的滤波效应,低平流层大部分惯性重力波向西传播,平均纬向动量通量为-0.647 mPa,说明当惯性重力波破碎和耗散时,对北极地区中高层大气会产生一个向西的持续拖曳里。根据高时空分辨率的激光雷达观测,证实了在中高层大气中多波叠加导致重力波不稳定发生,考虑到这种多波叠加广泛发生,在重力波参数化格式,有必要进一步参数化多波叠加效应。此外,研究大气中季节内振荡现象,揭示出季节内振荡不仅能在低纬产生,能传播到中高纬地区,同时,也能在高纬产生,传播到中低纬地区,且用折射指数能很好解释其传播特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Statistical Study of Inertia Gravity Waves in the Lower Stratosphere Over the Arctic Region Based on Radiosonde Observations
基于无线电探空仪观测的北极地区平流层下层惯性重力波统计研究
  • DOI:
    10.1029/2017jd027998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uang Kai Ming;Yang Zun Xun;Wang Rui;Zhang Shao Dong;Huang Chun Ming;Yi Fan;Hu Fei
  • 通讯作者:
    Hu Fei
Andes上空中间层和低热层中大气周曰潮的流星雷达观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金鑫;黄开明;张绍东;Liu Alan
  • 通讯作者:
    Liu Alan
Simultaneous upward and downward propagating inertia-gravity waves in the MLT observed at Andes Lidar Observatory
安第斯激光雷达天文台观测到的 MLT 中同时向上和向下传播的惯性重力波
  • DOI:
    10.1002/2016jd02617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Huang Kai Ming;Liu Alan Z.;Zhang Shao Dong;Yi Fan;Huang Chun Ming;Gong Yun;Gan Quan;Zhang Ye Hui;Wang Rui
  • 通讯作者:
    Wang Rui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f quasi-27-day oscillation propagating from the lower atmosphere to the mesosphere over 20 degrees N
北纬 20 度以上从低层大气传播到中层的准 27 天振荡的观测证据
  • DOI:
    10.5194/angeo-33-1321-2015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ANNALES GEOPHYSICAE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Huang K. M.;Liu A. Z.;Zhang S. D.;Yi F.;Huang C. M.;Gan Q.;Gong Y.;Zhang Y. H.;Wang R.
  • 通讯作者:
    Wang R.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跨尺度精密运动平台和快速驱动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压电与声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开明;孙承峰;衡扬;钟博文;孙立宁
  • 通讯作者:
    孙立宁
Andes上空中间层和低热层中大气惯性重力波的激光雷达观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飞;黄开明;LIUAlan;杨遵勋
  • 通讯作者:
    杨遵勋
Andes上空中间层和低热层中大气周日潮的流星雷达观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金鑫;黄开明;张绍东;Liu Alan
  • 通讯作者:
    Liu Alan
北极地区低平流层惯性重力波的观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遵勋;黄开明;王睿;张绍东
  • 通讯作者:
    张绍东
2003—2011年平流层顶抬升事件的SABER/TIMED观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帅晶;黄春明;张绍东;易帆;黄开明;甘泉;龚韵
  • 通讯作者:
    龚韵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黄开明的其他基金

中高层大气行星波活动及其起源和局地激发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高层大气行星波活动及其起源和局地激发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42174189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重力波通量及其动力学热力学效应的观测和模式研究
  • 批准号:
    41974176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低纬地区中高层大气低频振荡传播特征及其起源的研究
  • 批准号:
    41674151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重力波参数化及其用于研究低纬地区大气振荡和中部地区大气结构
  • 批准号:
    41174133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高层大气重力波非线性相互作用及其对重力波谱影响的数值研究
  • 批准号:
    41074110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