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烷和瑞香烷二萜的多样化全合成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47214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107.天然产物全合成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In recent years, diverted total synthesis of biologically important natural products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m.Further applications of this approach need more novel strategic practices. Tiglianes and daphnanes are two families of complex diterpenes sharing the common [5-7-6] tricyclic skeleton which is peripherally highly oxidized and distinguished by either cyclopropane or orthoester unit on the six-membered C ring. Because many of the members exhibit versatile and potent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e basic skeleton has been viewed as a priviledged structure in drug discovery. Prostratin, a representative tigliane, has been under preclinical development as a promising drug to help eradicate latent HIV infection. Resiniferatoxin, a typical daphnane, is an attractive candidate for development of novel analgesic drugs. In this research plan, a potentially general, efficient and flexible strategy, involving rapid construction of the skeleton followed by controlled selective peripheral functionalizations, for diverted total synthesis of the two families is proposed. Prostratin and resiniferatoxin will be studied as representative synthetic targets. Recent model studies have produced molecules of the desired basic skeleton with correct configurations, thus proving the viability of some key step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ject may facilitate the syntheses of the structurally related natural and/or unnatural molecules, provide chemical methods for systematic studies of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and contribute to the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 of diverted total synthesis and related medicinal chemistry.
近年来,多样化全合成由于为基于天然产物的药物研发提供重要化学手段而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巴豆烷和瑞香烷二萜家族包含约200个天然产物,它们具有多环、高氧化态和多手性中心的复杂结构,并呈现多种显著生物活性,因而其基本骨架是药物研发的优势结构。巴豆烷的代表成员prostratin是一个处于临床前阶段有重大潜力的清除潜伏HIV病毒的候选药物。瑞香烷的代表成员resiniferatoxin则是一个发展新型镇痛药的候选分子。本项目根据先构建共同骨架,再可控地引入周围官能团的思路,计划以prostratin和resiniferatoxin的全合成为代表,发展一条通用于两个家族的新颖、有效且灵活的多样化全合成策略。前期模型研究取得的良好结果证明了相关步骤的可行性。该研究的实施可以促进相关天然与非天然分子的合成,为系统的结构与活性关系研究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持,为多样化全合成的实践及相关药物化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结项摘要

巴豆烷和瑞香烷二萜天然产物具有复杂的多环、高氧化态结构,且众多成员表现出非常显著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艾滋、抗肿瘤、免疫抑制等作用。由于其天然来源受限,且结构复杂,它们的药物研发受到极大限制。尽管近四十年来许多研究组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它们的全合成对化学家依然是极大的挑战。本项目设计实施了一个简洁、灵活的多样化全合成这两类天然产物的策略。第一,以环氧化合物开环、烯烃关环复分解、酚的氧化去芳化、底物控制立体选择性1,4-加成等操作为关键步骤,快速构建了它们的核心骨架。第二,开展了代表性巴豆烷天然产物prostratin的全合成研究。Prostratin是一个可以激活潜伏HIV病毒的分子,因此,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有望清除潜伏病毒从而根治艾滋病。本项目在上述策略基础上,从环戊二烯出发经23步,成功完成了首次prostratin的全合成。该合成路线已经申请中国专利。部分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于Chem。该工作为基于prostratin的药物研发提供了化学基础,进一步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寻找更加优化的药物结构,用于HIV感染或者恶性肿瘤的治疗。第三,本项目选择resiniferatoxin为瑞香烷家族代表分子,进行了全合成研究。Resiniferatoxin作为一个用于晚期肿瘤病人的镇痛药正处于临床二期开发中。本项目借助氧化去芳化和一系列立体选择性操作为关键反应,建立了简洁、有效构建原酸酯结构的新方法。目前,主要步骤的探索已基本完成。第四,本项目研究了催化制备有机硼,从而实现“一站式,两步走”多样化制备官能化芳环的新反应。通过设计新配体,发展了金属催化芳烃C-H硼化的高效催化体系;发现了光照条件下制备有机硼的新反应。结果发表后,许多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新的芳基硼制备方法,也有研究组采用我们的反应为关键步骤实现了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Double N,B-Type Bidentate Boryl Ligands Enabling a Highly Active Iridium Catalyst for C-H Borylation
双 N,B 型二齿硼基配体实现高活性铱催化剂的 C-H 硼基化
  • DOI:
    10.1021/jacs.5b05252
  • 发表时间:
    2015-07-01
  • 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Wang, Guanghui;Xu, Liang;Li, Pengfei
  • 通讯作者:
    Li, Pengfei
Copper-Catalyzed Boron-Selective C(sp2)-C(sp3) Oxidative Cross-Coupling of Arylboronic Acids and Alkyltrifluoroborates Involving a Single-Electron Transmetalation Process
涉及单电子转移金属化过程的铜催化硼选择性 C(sp(2))-C(sp(3)) 芳基硼酸和烷基三氟硼酸盐的氧化交叉偶联
  • DOI:
    10.1021/acscatal.5b02524
  • 发表时间:
    2016-02-01
  • 期刊:
    ACS CATALYSIS
  • 影响因子:
    12.9
  • 作者:
    Ding, Siyi;Xu, Liang;Li, Pengfei
  • 通讯作者:
    Li, Pengfei
Total synthesis of prostratin
(±)-前列腺素的全合成
  • DOI:
    10.1016/j.chempr.2018.10.00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Chem
  • 影响因子:
    23.5
  • 作者:
    Guanghu Tong;Zhi Liu;Pengfei LI
  • 通讯作者:
    Pengfei LI
Decarboxylative Borylation of Aliphatic Esters under Visible-Light Photoredox Conditions
可见光光氧化还原条件下脂肪族酯的脱羧硼化
  • DOI:
    10.1021/acs.orglett.7b01181
  • 发表时间:
    2017-05-19
  • 期刊:
    ORGANIC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Hu, Dawei;Wang, Linghua;Li, Pengfei
  • 通讯作者:
    Li, Pengfei
Recent Advances in Transition-Metal-Free Aryl C-B Bond Formation
无过渡金属芳基 C-B 键形成的最新进展
  • DOI:
    10.1055/s-0036-1590913
  • 发表时间:
    2017-11-01
  • 期刊:
    SYNTHESIS-STUTTGART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Chen, Kai;Wang, Linghua;Li, Pengfei
  • 通讯作者:
    Li, Pengfe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Feasibility of fly ash as fluxing agent in mid- and low-grade phosphate rock carbothermal reduction and its reaction kinetics
粉煤灰作为中低品位磷矿碳热还原助熔剂的可行性及其反应动力学
  • DOI:
    10.1515/gps-2021-0008
  • 发表时间:
    2021-01
  • 期刊:
    Green Processing and Synthesis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骆碧伟;李鹏飞;李艳;戢峻;何东升;田琦峰;陈义长
  • 通讯作者:
    陈义长
以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槲皮素的选择吸附性能
  • DOI:
    10.13550/j.jxhg.2016.03.013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精细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菊英;张玲玉;李鹏飞;黄钦
  • 通讯作者:
    黄钦
水代法提取葵花籽油及乳状液的破除
  •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6.19.027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媛媛;张文斌;李鹏飞;杨瑞金;赵伟;华霄
  • 通讯作者:
    华霄
干旱区梭梭茎干液流特性及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 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8.06.00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人民长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明杰;杨广;何新林;陈东;王杰;李鹏飞
  • 通讯作者:
    李鹏飞
奥氮平在中国健康人体中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 DOI:
    10.13699/j.cnki.1001-6821.2019.15.03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萍;李鹏飞;刘洪川;赵瑞;赵志霞;于伟越;周鑫;刘丽宏
  • 通讯作者:
    刘丽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鹏飞的其他基金

新骨架手性吡啶配体的设计及其在催化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骨架手性吡啶配体的设计及其在催化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 批准号:
    22171218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1-烷基大环瑞香烷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
  • 批准号:
    21971202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手性双齿硼基配体促进的催化不对称C-H硼化反应研究
  • 批准号:
    21672168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2-烯基吡啶的分子内环加成反应及其在石松定类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
  • 批准号:
    21202129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