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在辐射后NOD/SCID小鼠中归巢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
81102248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负责人:
吴韶清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1105.器官移植与移植免疫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吴洁莹、谢闺娥、许遵鹏、陆琰、陈劲松、刘光明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取液氮中冷冻保存的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复温,然后用细胞因子孵育24 小时,提高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Transwell 迁移实验和支持脐血CD34+细胞扩增实验,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造血干细胞增值的影响。把孵育后不同剂量的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输入经全身照射的NOD/SCID 小鼠体内。分别在1 天和2 个月后,用荧光定量PCR 检测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多器官上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探讨冷冻保存复温后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表面表达的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受体表达量以及细胞输入量对其归巢的影响,为冷冻保存复温后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新方案提供相关信息,指导临床级间充质干细胞库的建设和应用
英文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试验已经在多个疾病治疗中开展,提高其归巢能力能促使临床应用。本课题在完善临床级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扩增的基础上,用混合细胞因子(细胞因子Flt-3配体、SCF、IL-6、IL-3和TNF-α,终浓度分别为300ng/ml、50 ng/ml、50 ng/ml、10 ng/ml、10 ng/ml)孵育24小时,VCAM-1、ICAM-l、VLA-4和CXCR4的表达量分别为21.0±0.89%、62.4±0.28%、67.5±2.11%、44.3±0.95%。1 X10^5个和1X10^6个正常培养或孵育后的hpMSCs经尾静脉输注入辐照后Balb/c小鼠体内,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数字PCR检测分析表明,在移植的第28天,hpMSCs 在脑、心、肝、脾、肺、胃、肾、肠、大腿肌肉、皮肤、血液和骨髓中均出现人源细胞,1X10^6个细胞输注量比1 X10^5个细胞输注量有利于细胞的归巢,混合细胞因子孵育后的hpMSCs比未孵育的hpMSCs的归巢能力提高,在胃、大腿肌肉和骨髓中的归巢能力分别提高2.5倍、3倍和2倍,而且孵育后1X10^6个细胞输注量和1 X10^5个细胞输注量的归巢能力提高倍数和主要归巢部位相一致。为冷冻保存复温后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新方案提供相关信息,指导临床级间充质干细胞库的建设和应用。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1111/trf.13126
发表时间:2015-09-01
期刊:TRANSFUSION
影响因子:2.9
作者:Wu, Shaoqing;Xie, Guie;Liao, Can
通讯作者:Liao, Can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陈劲松;吴韶清;汤雪薇;李焱
通讯作者:李焱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广东医学
影响因子:--
作者:陈劲松;汤雪薇;吴韶清;李焱
通讯作者:李焱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实用医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孙新;黄以宁;叶铁真;赖冬波;
通讯作者: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