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解毒方药配伍对人肝癌细胞鸡胚移植瘤血管生成调节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
81001522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负责人:
曾普华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115.中医肿瘤学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梁慧、郜文辉、李跃辉、李雅、周兵、奚剑敏、李琳霈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原发性肝癌属于一种血管生成依赖性实体瘤,其生长、侵袭和转移均需新生血管。抗血管生成治疗主要针对肿瘤间质,不易产生耐药性,故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抗血管生成正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血浆和血清药理学对比研究方法,建立人肝癌鸡胚移植瘤血管生成模型,通过解剖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动态观察该细胞系促血管生成特点以及中药复方不同功效中药含药血清对该模型血管生成的影响,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功效中药组移植瘤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flk-1的表达,揭示"益气化瘀解毒"方药对肝癌血管生成的作用,阐明该复方配伍协同抗血管生成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抗肝癌血管生成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英文摘要
课题组围绕“中药复方配伍对原发性肝癌血管生成微环境的影响”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即基于中药复方配伍“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整体调节作用的特点,以切合肝癌“虚、毒、瘀”常见病机的“益气化瘀解毒方”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对原发性肝癌血管新生和血管生成拟态的调控机制,为中药复方抗肝癌侵袭和转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进行了如下研究:(1)抗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益气化瘀解毒方含药血清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2)体外细胞实验:益气化瘀解毒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3)在体裸鼠实验:益气化瘀解毒方及拆方对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在体抑瘤作用;(4)抗血管新生和血管生成拟态相关作用机制研究:益气化瘀解毒方及拆方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MVD、VEGF、VEGFR、MMP-2、MMP-9、HIF1a、E-cad、Twist1、Bcl-2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1)益气化瘀解毒方能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新生,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2)该方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其作用于细胞周期G1/S期;(3)益气化瘀解毒方全方较各组方中药具有较强的抑瘤作用,其组方主要组成中药如莪术、黄芪、重楼、壁虎均有一定程度抑瘤作用,其中莪术抑瘤作用较强;组方内主要单味中药发挥了协同抑瘤效应,使该方全方呈现出最强的抑瘤效应;(4)益气化瘀解毒方全方呈现出较强的抑瘤效应,其机理可能在于一方面抑制HIF1a、VEGF及其受体表达、MMP-2、MMP-9,从而抑制血管生成;另一方面抑制HIF1a、MMP-2、MMP-9、Twist1、Bcl-2表达,上调E-cad表达,从而抑制血管生成拟态。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华中医药学刊
影响因子:--
作者:曾普华
通讯作者:曾普华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中华中医药学刊
影响因子:--
作者:曾普华
通讯作者:曾普华
DOI:--
发表时间:--
期刊:辽宁中医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曾普华
通讯作者:曾普华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现代肿瘤医学
影响因子:--
作者:曾普华
通讯作者:曾普华
DOI:--
发表时间:2011
期刊:湖南中医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曾普华;郜文辉;蒋益兰;蔡美;潘敏求
通讯作者:潘敏求
实脾消积方干预脂质代谢驱动肝癌铁死亡激活CD8+T细胞免疫的临床及创新机制研究
- 批准号:2025JJ30038
- 项目类别:省市级项目
- 资助金额:0.0万元
- 批准年份:2025
- 负责人:曾普华
- 依托单位:
基于“癌毒致虚”理论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干预肝癌能量代谢的作用及机制
- 批准号:2021JJ30417
- 项目类别:省市级项目
- 资助金额:0.0万元
- 批准年份:2021
- 负责人:曾普华
- 依托单位:
基于SIRT5/AMPK/mTOR/eIF2a信号轴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干预肝癌细胞能量代谢平衡的作用及机制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5万元
- 批准年份:2020
- 负责人:曾普华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