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公共政策视角下公众参与的政策反馈机制研究:以重大工程选址政策为例

批准号:
71804015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17.5 万元
负责人:
郭跃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G0402.政策科学理论与方法
结题年份:
2021
批准年份:
2018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刘冰、果佳、王伟杰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在行为科学的推动下,公共政策在微观层面对公众个体的观念、思维、决策以及行为的影响机制成为公共管理学界的重要理论命题,亦是以中国公共政策实践来验证与发展政策科学理论的重要方向。本项目拟以重大工程选址决策为例,通过选择核电工程、化工项目(PX项目)工程、垃圾处理工程三个子案例,主要采用实验室实验与问卷实验两种实验方法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方法,探索在重大工程选址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公的接受度,以及公众参与对公众的政府信任、科学素养、政治效能感等深层观念的影响机理,并提出基于中国情境下公众参与的政策反馈机制的中层理论框架.本项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公众在公共议题中的思维决策模式以及外界制度刺激对公众决策思维模式的触发机制与影响机理。本项目为更为全面理解转型期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功能与效果、我国公众个体参与公共管理实践的思维与决策模式提供理论借鉴。
英文摘要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ehavioral science, the mechanisms on that how public policies influence public opinion and behavior at micro level have been proposed as an important of theoretical question in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field, and also one of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based on the evidence from China’s public policy practices. Conducting the cases from several key projects, nuclear power project, chemical project (PX project) and waste project,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at how public participation, as a kind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nfluences public acceptance of projects, and some kinds of “deep public opinion” including government trust,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political efficacy, economy expectations and so on. We will conduct two kinds of experimentation methods, laboratory experiment and survey experiment, to explore the causal inference on the policy feedback effects. After that, this study aims to propose a meso theoretical framework on policy feedback mechanisms under the context of China' system. Finely, we will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s decision-making model and the mechanisms that how policy stimulus influence individual’s decision-making model, and tries to make the contributions on behavioral public policy studies. We hope to contribute 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s and effect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hina’s policy process, and individuals’ decision-making model in public policy process.
在行为科学的推动下,公共政策在微观层面对公众个体的观念、思维、决策以及行为的影响机制成为公共管理学界的重要理论命题,亦是以中国公共政策实践来验证与发展政策科学理论的重要方向。本项目以我国的重大工程选址决策为例,探索公众在公共治理中的接受度以及外在制度干预,重点识别公众的认知规律与政策反馈效果,以此挖掘公众在公共事务议题中的决策心理特征。..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目主要基于实验、问卷调研、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有如下核心贡献:(1)构建了影响公众对重大工程选址决策过程中认知因素模型,探讨了影响公众接受度的政策干预效果与机制,并基于公众认知特点分析了反馈效果——重大工程选址过程中的政府回应与声誉管理规律;(2)在批判性地继承已有行为公共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目将行为公共政策研究与政策科学的“一般性知识”嫁接起来,试图从传统的政策科学理论中寻找“行为科学”的要素,并尝试构建一个基于政策科学视角的行为公共政策研究框架——“工具-叙事-反馈”框架,以此理解行为公共政策的微观机理对宏观政策变迁的意义,并把握宏观政策变迁的微观行为基础;(3)在完成研究目标的基础上,本项目在其他政策领域——公共交通、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政策组合的干预效果,拓展研究了其他政策领域公众认知的影响因素与外在干预机制;(4)在具体实证研究过程中,本项目积累了许多不同领域公共事务中公众认知的数据,并最终形成涵盖核电、健康码、公众交通以及公费师范生等领域的公众认知数据库。..本项目的相关研究工作以多种形式出版并发表,出版专著部1部《基于公众沟通视角的中国核电项目公众接受度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并在Public Administration、Citie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国际顶尖期刊(SSCI/SCI收录)发表论文3篇,在《中国行政管理》、《公共行政评论》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篇,撰写了政策咨询报告1部。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Government responsiveness and public acceptance of big-data technology in urban governance: Evidence from China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城市治理中政府的响应能力和公众对大数据技术的接受度:来自中国 COVID-19 大流行期间的证据
DOI:10.1016/j.cities.2021.103536
发表时间:2022-03
期刊:Cities (London, England)
影响因子:--
作者:Guo Y;Chen J;Liu Z
通讯作者:Liu Z
DOI:10.19299/j.cnki.42-1837/c.2020.23.002
发表时间:2020
期刊:领导科学论坛
影响因子:--
作者:郭跃;洪婧诗;何林晟
通讯作者:何林晟
DOI:--
发表时间:2020
期刊:中国行政管理
影响因子:--
作者:郭跃;何林晟;苏竣
通讯作者:苏竣
DOI:--
发表时间:2021
期刊:公共行政评论
影响因子:--
作者:果佳;周磊;郭跃
通讯作者:郭跃
DOI:--
发表时间:2021
期刊:公共行政评论
影响因子:--
作者:郭跃;洪婧诗;何林晟
通讯作者:何林晟
复杂动机嵌入下政策工具组合的公众个体行为效应与设计优化机制研究
- 批准号:72274021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45万元
- 批准年份:2022
- 负责人:郭跃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