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离子通道Kv1.5辅助亚基突变致心源性猝死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0022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2.循环系统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Sudden cardiac death (SCD)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out-hospital deaths among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the genetic factor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SCD in youth. The identifition of SCD related genes is the difficulties and hot spots worldwide nowadays. In our study, we have employed whole exome sequencing to detecte the genetic lesion in a SCD family. A novel mutation of KCNAB3 was identified and co-separated in the affected individuals. Functional research further comfirmed that the mutation could change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the KCNAB3.Patch clamp experiments further revealed that this mutation could delay Kv1.5 inactivation. As we known, the disorder of Kv1.5 is very important in SCD. In this project, we plan to employe gene sequencing、gene knockout mice、mass spectrometry and other cell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to perform the research related KCNAB3. Our research will identifiy a new SCD-causing gene and add new 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CD.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院外心血管事件死亡的首要因素,而遗传因素是导致青少年SCD的重要原因。SCD致病基因的克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课题组前期实验借助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一个有SCD家族史的的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鉴定到一个疑似新的SCD致病基因钾离子通道蛋白辅助亚基(KCNAB3)的移码突变。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发现该突变导致KCNAB3的亚细胞定位发生改变,同时膜片钳结果显示该突变导致钾离子门控通道Kv1.5延缓失活,而Kv1.5通道的异常是引起SCD的重要因素。本课题组拟在此基础上借助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敲除小鼠、质谱等细胞分子生物学手段从从群体-个体-细胞-分子模式生物各层次对KCNAB3展开研究。本课题有可能鉴定到一个新的SCD致病基因,为SCD临床分子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指导,为SCD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干预靶点。

结项摘要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院外心血管事件首要因素,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其中遗传常常是其潜在的难以发现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有心源性猝死的遗传家系信息收集,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技术进行遗传学分析,发现Kv1.5通道辅助β亚基KCNAB3的移码突变。通过设计合成Kv1.5通道辅助α亚基KCNA5和β亚基KCNAB3以及移码突变的KCNAB3质粒构建,转染于HEK293细胞,膜电钳检测发现KCNAB3突变后使Kv1.5通道延缓失活,进一步将构建的质粒单独或共转染于HEK293细胞,激光共聚焦检测发现KCNAB3突变后使细胞内蛋白亚定位改变,而与α亚基KCNA5无关,再次验证KCNAB3突变的致病性。为了进一步明确KCNAB3的机制作用,构建siKCNAB3的RNA沉默试剂盒,转染于人源性心肌细胞系AC16中,发现当KCNAB3表达下降时,心肌细胞的凋亡信号通路被激活,Caspase3,7,9以及PARP等多种凋亡因子均表达增加,同时进行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学凋亡分析,都验证了凋亡通路的激活,说明KCNAB3在正常心肌细胞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沉默后会激活心肌细胞的凋亡。本研究通过对临床家系的收集和研究,发现KCNAB3突变在SCD疾病中的起着关键作用,KCNAB3突变后引起Kv1.5通道延缓失活,细胞亚定位改变,当KCNAB3在心肌细胞中缺失后,激活心肌细胞的凋亡。本研究对于SCD疾病的遗传病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发现新的遗传突变致SCD的靶点KCNAB3以及对其致病机制进行详细研究,对于SCD筛选靶点,早期发现,预防,治疗以及相关的机制阐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Whole-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d a De Novo Mutation of Junction Plakoglobin (p.R577C) in a Chinese Patient with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中国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存在连接斑珠蛋白 (p.R577C) 的从头突变
  • DOI:
    10.1155/2019/9103860
  • 发表时间:
    2019-01-01
  • 期刊: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u, Lv;Chen, Chan;Yu, Rong
  • 通讯作者:
    Yu, Rong
MITF p.Arg217Thr Variant Identified in a Han Chinese Family with Tietz/Waardenburg Syndrome.
在一个患有 Tietz/Waardenburg 综合征的汉族家庭中发现 MITF p.Arg217Thr 变体
  • DOI:
    10.1155/2021/438127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u R;Liu L;Li YL;Fan LL
  • 通讯作者:
    Fan LL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