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斯活动裂谷早更新世以来海陆交互阶段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响应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0212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6.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young continental margin active rift is a transitional area between continental crust and oceanic crust, as well as interaction between marine and non-marine environments. Sedimentary filling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for sedimentary dynamic study in rift basin.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Corinth Active Rift Development study of IODP Expedition 381. By following the latest theoretic progress of earth science system, this research employs data including continuous core, well-logging, seismic, and related analysis, integrating methods of sedimentological (grain size and sensitive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geochemical (stabl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experiment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describing core in centimeter-scale, establishing integrated lithofacies assemblage sequence profile, and calibrating of major sedimentary boundaries by well-seismic data. This study aims to 1) establish high resolution isochronous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in the Corinth Active Rift since Early Pleistocene, 2) determine key transgression/regression boundaries during active rift development, 3) analyze transport regime of sediment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changes, and 4) clarify sedimentary response during the interaction processes between marine and non-marine environments in active rift, which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s and insights for research on sedimentary filling in the other active rifts under the similar geological settings.
年轻的大陆边缘活动裂谷是洋陆转换及海陆相互作用的过渡区域,其沉积充填一直是裂谷盆地沉积动力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申请拟在IODP-381航次关于科林斯活动裂谷研究的基础上,以地球科学系统理论研究新进展为指导,以连续取芯、测井、地震及相关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充分运用沉积学(粒度分析及敏感组分分析)、地球化学(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厘米级写实性精细化岩芯描述、综合岩相组合序列剖面建立、井-震结合的关键沉积界面标定为手段,建立科林斯活动裂谷早更新世以来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确定活动裂谷形成过程中海侵与海退作用之间的界限,分析沉积物搬运机制与沉积环境变迁规律,明确科林斯活动裂谷海陆交互阶段的沉积记录响应,进而为同类活动裂谷沉积充填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借鉴意义。

结项摘要

年轻的大陆边缘活动裂谷是洋陆转换及海陆相互作用的过渡区域,其沉积充填一直是裂谷盆地动力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项目依托IODP-381航次科林斯活动裂谷研究,以地球科学系统理论研究新进展为指导,以连续取芯、测井、地震及相关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充分运用沉积学(粒度分析及敏感组分分析)、地球化学(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厘米级写实性精细化岩芯描述、综合岩相组合序列剖面建立、井-震结合的关键沉积界面标定为手段,结合沉积物元素及碳氧同位素特征、沉积物粒度及搬运过程差异,明确了科林斯裂谷海相与陆相阶段沉积环境特征,在海相阶段,粒径大于4Φ(0.0625μm)的沉积物的累积概率为3.25%~14.32%,平均为8.94%,陆相阶段,沉积物粒径>4Φ(0.0625μm)的累积概率范围为0%~39.70%,粗粒含量较高。建立了科林斯活动裂谷早更新世以来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分析了地中海与科林斯裂谷的周期性连通规律,确定了活动裂谷形成过程中海侵与海退作用之间的界限。科林斯湾的沉积环境从一个伴有间歇性海侵的孤立湖泊(在大约0.5558Ma之前,即558.29mbsf),变成了一个周期性与海洋连接的海湾(在大约0.5558Ma之后)。在573-630mbsf层段,沉积物主要来自科林斯裂谷南缘长的曲流河和半远洋,前者由高密度羽流运输,后者通过悬浮沉降发生沉积。由于水系逆转,在249-323mbsf和540-573mbsf层段,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洪水期间的异重流和半远洋。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大型沿岸砂坝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古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顺利;李竞;陈彬滔;许磊;于兴河;侯国伟;高照普
  • 通讯作者:
    高照普
Trigger mechanisms of gravity flow deposits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lacustrine rift basin of Lingshan Island, Eastern China
灵山岛下白垩统湖相裂谷盆地重力流沉积触发机制
  • DOI:
    10.1016/j.cretres.2019.104269
  • 发表时间:
    2020-03
  • 期刊:
    Cretaceou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Shunli Li;Xiaomin Zhu;Shengli Li
  • 通讯作者:
    Shengli Li
Bed type and flow mechanism of deep water sub-lacustrine fan fringe facies: an example from the Middle Permian Lucaogou Formation in Southern Junggar Basin of NW China
深水湖底扇缘相层类型及流动机制——以准噶尔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为例
  • DOI:
    10.1007/s12182-020-00534-x
  • 发表时间:
    2020-12
  • 期刊:
    Petroleum Science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Xin Shan;Xing-He Yu;Lina Jin;Ya-Long Li;Cheng-Peng Tan;Shun-Li Li
  • 通讯作者:
    Shun-Li L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能量不变二次化法的Gahn-Hilliard方程的数值误差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廷富;李顺利
  • 通讯作者:
    李顺利
苏里格南部地区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划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天然气工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磊;于兴河;杨勇;李顺利;田倩倩;周越
  • 通讯作者:
    周越
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辫状河三角洲水动力条件与砂体分布规模定量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Geology in Chin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彬滔;杨丽莎;于兴河;李顺利;谭程鹏;谢京
  • 通讯作者:
    谢京
长春岭油田C107区块扶余油层密井网曲流河储层构型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天建;李胜利;许磊;李顺利
  • 通讯作者:
    李顺利
季节性河流体系高流态沉积构造特征: 以内蒙古岱海湖半滩子河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古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程鹏;于兴河;刘蓓蓓;许磊;李顺利;冯双奇;唐雨生
  • 通讯作者:
    唐雨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顺利的其他基金

青海希里沟沉积物输送体系对扇三角洲物质分布的控制机理
  • 批准号:
    42272124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7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