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年以来广西地区早期人类植物利用与环境适应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7742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3.第四纪环境与环境考古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latest 50 thousand years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climate change, 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huma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l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elect the key areas and important periods of human evolution, to reconstruct the human life, and to reveal the ways and strategies of human being's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has a unique geographical landscape pattern and unique vegetation and climate background, which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spread and migration of ancient humans but also an ideal refuge to avoid climate changes. It preserved the rich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provided a rare research site for the adaptive strategies of human survival and early environments. In this paper, a group of cave accumulation sites covering continuous 50 thousand years including the Yahuai Cave, Bailian Cave and Baoji rock from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will be selected for investigation. The dating framework is established by reconstructing AMS14C and OSL. Phytoliths are used to as an important plant archaeological index, supplement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starch grains of stone products and dental calculus, to extract the plant information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 use of plant resources and the utensil function. We will also restore the environment of sites through pollen records and other elemental geochemistry indicators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succession mode of utilization of plant resource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limate change.
最近5万年是人类演化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时段。选择人类演化的关键地区,重建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方式,揭示人类适应环境的方式和策略,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广西地区具有独特的植被、气候和环境背景,既是古人类演化和迁徙的重点地区,也是应对气候突变和气候事件的理想避难所,保存了晚更新世以来连续的人类演化序列和丰富的考古遗存,是早期人类生存方式和环境适应研究的难得实验场。本课题拟选取广西地区5万年以来连续的洞穴堆积遗址(娅怀洞、白莲洞和宝积岩遗址),采用AMS14C测年,并结合光释光测年,建立研究点的年代框架,主要利用植硅体这一重要的植物考古指标,辅以石制品和牙结石的淀粉粒分析,大植物遗存等,获取古人类植物资源利用的类型和方式等信息。基于孢粉和元素地球化学等环境指标,重建遗址的环境背景,探讨植物资源利用的演替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揭示人类对环境适应的方式和策略。

结项摘要

最近5万年是晚更新世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时期,对人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广西是著名的古人类化石产地之一,具有独特的植被和环境背景,既是现代人类出现和演化的关键区域,也是规避突变气候事件的理想避难所,为早期人类生存方式和环境适应策略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场所。然而,一直以来,广西地区植物利用与环境适应性研究十分缺乏。为此,本项目选取最近5万年广西地区娅怀洞、白莲洞、宝积岩等丰富考古遗存的典型遗址点,对这些遗址出土的土样、石制品和牙结石等各种遗存进行全方位、多手段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时间跨度,古人类利用植物种类不同。我们还在广西娅怀洞遗址发现了距今16000年前野生稻,这是中国南方最早的野生稻证据,为探寻人类对谷物资源的利用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石器综合分析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广西娅怀洞、白莲洞等遗址独特的石器组合类似华北地区而非华南的,暗示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因气候变冷北方的古人类南迁,带来他们惯用的工具和技术。温暖的华南不仅为古代人类的扩散和迁徙提供了重要途径,而且还是规避突变气候事件的理想避难所。此外,通过多个遗址的系统测年和花粉分析,与植硅体分析结果相对比,互相补充和验证,我们发现广西百色地区遗址从末次冰期到全新世早、中期,区域环境从以木本植物为主,转变为以草地植被为主,研究区植被的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在综合区域环境背景和植物利用基础上,项目深入探讨广西现代人的适应生存策略和行为能力,形成了最近5万年广西地区人类行为及社会的演变模式的新认识。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hytolith evidence for human-plant subsistence in Yahuai Cave (Guangxi, South China) over the past 30000 years
芽槐洞(中国南方广西)过去3万年来人类与植物生存的植硅体证据
  • DOI:
    10.1007/s11430-020-9640-3
  • 发表时间:
    2020-07
  • 期刊: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an WU;Guangmao XIE;Limi MAO;Zhijun ZHAO;Miriam BELMAKER
  • 通讯作者:
    Miriam BELMAKER
Diet of the earliest modern humans in East Asia.
东亚最早现代人类的饮食
  • DOI:
    10.3389/fpls.2022.989308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 通讯作者:
Microfossil analysis of dental calculus and isotopic measurements reveal the complexity of human-plant dietary relationships in Late Bronze Age Yunnan
牙结石微化石分析和同位素测量揭示了青铜时代晚期云南人类与植物饮食关系的复杂性
  • DOI:
    10.1007/s12520-022-01557-8
  • 发表时间:
    2022-04
  • 期刊: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Tingting Wang;Dong Wei;Zhilong Jiang;Xiumin Xia;Yan Wu;Zhen Han;Yating Qu;Yaowu Hu;Benjamin T. Fuller
  • 通讯作者:
    Benjamin T. Fuller
从文坎沟东地点的植物遗存分析南阳盆地先秦时期的农业活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人类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秀敏;王力之;陶大卫;杜伟;靳松安;张建;吴妍
  • 通讯作者:
    吴妍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茶岭遗址的水稻遗存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秀敏;张萍;吴妍
  • 通讯作者:
    吴妍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求解Stokes方程的一种自适应变分多尺度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工程数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妍;宋丽娜;侯延仁
  • 通讯作者:
    侯延仁
The influence of board interlocking network centrality on foundation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a
董事会连锁网络中心性对基金会绩效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
  • DOI:
    10.1080/23812346.2020.1841483
  • 发表时间:
    2021-01
  • 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吴妍;张玉婷;陈宇韬
  • 通讯作者:
    陈宇韬
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模式及其绩效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结兵;吴佳;吴妍
  • 通讯作者:
    吴妍
基于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研究三叶香茶菜 抗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至品;农汝楠;覃乐;王竟静;李秋甫;吴妍;刘代华;周蓓
  • 通讯作者:
    周蓓
水分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外源Ca~(2+)对玉米幼苗根系水力导度及生长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作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妍;张岁岐;刘小芳;山仑
  • 通讯作者:
    山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吴妍的其他基金

长江下游地区稻作农业起源研究:基于早期稻田的植硅体记录
  • 批准号:
    41472145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9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浙江上山遗址植硅体对比分析及稻作起源演化探讨
  • 批准号:
    41002057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