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弱天体自行星表GPS2的构建及其在恒星年龄精确测量中的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87303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1801.天体测量、天文参考系与天文地球动力学,天文学史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 项目参与者:
    刘高潮; 雷国洪; 邓雪梅; 乔宗耀; 夏庆; 张翔;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The large proper motion catalog GPS1 released in 2017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scientific researches. However, GPS1 does not include those objects fainter than 20 mag in r-band. Meanwhile, the faint objects in the upcoming Gaia DR2 may not be able to reach a precision of sub-mas/yr. In order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oper motions of fainter objects (19<mr<23 mag), we propose to combine the photometric positions with the long time baseline positions provided by PS1 and SDSS with Gaia DR2, to upgrade GPS1, and release one of the deepest proper motion catalogs in the world (dubbed GPS2). GPS2 will be an excellent complement and extension to Gaia DR2, and an important proper motion source before the next generation surveys (e.g. LSST).. Based on the proper motion, trigonometric parallax and radial velocity, we also propose to search for white dwarf-main sequence (WD-MS) binaries from the GPS2, Gaia DR2, and LAMOST, and use the WD-MS samples to measure the stellar age of low mass (smaller than one solar mass) stars, which could make up the shortcoming of the classic methods, such as asteroseismology, gyrochronology etc., for the age estimation of low mass stars. The precision of stellar age can be improved by a factor of 2~3 in this project.
申请人发布的大型自行星表GPS1已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GPS1星表未包括暗于20等天体自行,同时即将发布的Gaia DR2中暗弱天体的自行可能无法达到亚毫角秒每年精度,为此本课题提出:通过结合PS1、SDSS等长时间基线的测光数据,显著提高暗弱天体(19<mr<23 mag)的自行精度,发布国际上最深的高质量大型自行星表GPS2。GPS2将及时补充和扩展GPS1、Gaia星表,且对下一代巡天(如LSST)有重要的承上启下意义。. 作为GPS2一个典型的科学应用,该课题还将借助GPS2、Gaia DR2等星表在自行、三角视差等方面的优势,搜寻并利用白矮-主序双星样本开展精确测量低质量恒星年龄的研究,弥补星震学等经典方法在年龄测量方面的不足,将恒星年龄的测量精度提高2-3倍。

结项摘要

在该项目的支持下,负责人及其团队成员在原来构建的GPS1的基础上,完成了4亿多颗暗弱天体的自行测量,平均自行精度达亚毫角秒每年(sub-mas/yr),发布了GPS1+自行星表。利用GPS1+、Gaia以及我国自主设计完成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数据,完成了以下科学研究内容:(1)利用白矮-主序(WD-MS)双星精确测量主序星的年龄;(2)搜寻远距双星,并利用其限制MACHO银晕暗物质模型;(3)首次发现宽距“双胞胎”星比例异常;(4)发现太阳邻域年轻星族巨型恒星结构;(5)揭示出银晕恒星的化学-动力学规律;(6)精确测量出银河系质量;(8)详细研究了恒星“蛇”的整体结构及属性特征。这些成果为我们深入理解银河系的形成及结构演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观测证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Separation Distribution of Ultrawide Binaries across Galactic Populations
银河系中超宽双星的分离分布
  • DOI:
    10.3847/1538-4365/ab54c4
  • 发表时间:
    2019-09
  • 期刊: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Tian Hai-Jun;El-Badry Kareem;Rix Hans-Walter;Gould Andrew
  • 通讯作者:
    Gould Andrew
The Extended Gaia-PS1-SDSS (GPS1+) Proper Motion Catalog
扩展 Gaia-PS1-SDSS (GPS1) 正确运动目录
  • DOI:
    10.3847/1538-4365/ab8d2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Astrophysical Journal, The - Supplement Seri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Tian Hai-Jun;Xu Yang;Liu Chao;Rix Hans-Walter;Sesar Branimir;Goldman Bertr
  • 通讯作者:
    Goldman Bertr
Time Stamps of Vertical Phase Mixing in the Galactic Disk from LAMOST/Gaia Stars
LAMOST/盖亚星银河盘中垂直相位混合的时间戳
  • DOI:
    10.3847/2041-8213/aae1f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aijun Tian;Chao Liu;Yue Wu;MaoSheng Xiang
  • 通讯作者:
    MaoSheng Xiang
基于MATLAB的一维光谱可视化与分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珊瑚;邱丹;聂嘉潞;李崇晟;王习东;田海俊;刘高潮;郑胜
  • 通讯作者:
    郑胜
Constraints on the Assembly History of the Milky Way's Smooth, Diffuse Stellar Halo from the Metallicity-dependent, Radially Dominated Velocity Anisotropy Profiles Probed with K Giants and BHB Stars Using LAMOST, SDSS/SEGUE, and Gaia
使用 LAMOST、SDSS/SEGUE 和 Gaia 探测 K 巨星和 BHB 恒星,通过依赖金属性、径向主导的速度各向异性剖面对银河系平滑、弥散的恒星光晕的组装历史进行限制
  • DOI:
    10.3847/1538-4357/abfa9e
  • 发表时间:
    2021-09-01
  • 期刊:
    ASTROPHYSIC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Bird, Sarah A.;Xue, Xiang-Xiang;Tian, Hai-Jun
  • 通讯作者:
    Tian, Hai-J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Web Services的星历计算服务平台设计及其实现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海俊;郑小平;赵永恒;崔辰州
  • 通讯作者:
    崔辰州
天文瞬变源快速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自动化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潮;马冬;田海俊;李乡儒;魏建彦
  • 通讯作者:
    魏建彦
基于ROACH2-GPU的集群相关器研究——X-engine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04
  • 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牛晨辉;田海俊;吴锋泉;陈学雷
  • 通讯作者:
    陈学雷
基于ROACH2-GPU的集群相关器研究——F-engine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牛晨辉;汪群雄;郑小平;田海俊;吴锋泉;李吉夏;陈学雷;蒿杰
  • 通讯作者:
    蒿杰
专家识谱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DOI:
    10.14005/j.cnki.issn1672-7673.20180103.008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雷国洪;徐洋;牛晨辉;田海俊;张彦霞;崔辰州;赵永恒
  • 通讯作者:
    赵永恒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田海俊的其他基金

基于LAMOST中低分辨率光谱研究密近双星的形成与演化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3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基于LAMOST的大样本统计研究恒星晕的运动学特征
  • 批准号:
    11503012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GPU实现射电干涉阵列信号实时处理的加速研究
  • 批准号:
    U1231123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66.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