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核分析等技术在陶瓷考古中的应用和方法学研究

批准号:
10135050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负责人:
王昌燧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A3010.核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结题年份:
2005
批准年份:
200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承焕生、高孟河、李家庆、冯松林、刘年庆、徐清、邱平、毛振伟、冯敏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根据广富林遗址出土两类不同风格陶器的产地分析,探索我国新石器晚期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文化交流关系,为我国文明起源提供新的线索。通过有损、无损核分析方法的误差校正等方法学研究,实现青花瓷的无损科学鉴定和河北诸窑白瓷的鉴别,基本解决古瓷无损鉴定的世界难题。结合模拟制备和测试分析,探索汝官瓷的烧制工艺和呈色机制,以解开千古之谜。
英文摘要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殷墟玉器的玉料来源、加工工艺与受沁机制
- 批准号:U1432243
-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30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4
- 负责人:王昌燧
- 依托单位:
磁州窑白地黑花等瓷器的烧制工艺与呈色机制
- 批准号:11275265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95.0万元
- 批准年份:2012
- 负责人:王昌燧
- 依托单位:
官窑青花瓷的呈色机制
- 批准号:10979075
-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35.0万元
- 批准年份:2009
- 负责人:王昌燧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