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瓷产地的再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10875169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负责人:
王昌燧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A3010.核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结题年份:
2011
批准年份:
2008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王涛、李迎华、郭怡、邵锜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夏商时期原始瓷的成功烧制,导致了瓷器的发明,这充分反映了原始瓷在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随着原始瓷的不断发现,有关其原料组成、烧成工艺和烧造地点的研究,始终是陶瓷界和陶瓷科技界关注的热点。其中,有关其烧造地点,即产地问题,始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北瓷南源"和"北方也有源"。而北方在夏商时期能否烧制原始瓷,直接关系着自夏商至北朝,我国北方陶瓷技术的发展历程,也关系着我国青瓷和白瓷是否存在天然的联系,因此,再次探索原始瓷的产地,给出明确的结论,将为我国古陶瓷的科学技术发展史提供一个完整而正确的框架,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分析前人的工作,认真调研我国瓷土和高岭土矿床分布状况和规律,采用多种核分析技术,测试分析我国各地出土的原始瓷(瓷胎和瓷釉)和龙山、二里头时期的白陶等样品,通过统计分析,并结合考古和地质资料,综合研究我国的原始瓷产地,以期得出明确支持我国北方也产原始瓷的结论。
英文摘要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影响因子:2.8
作者:王昌燧
通讯作者:王昌燧
DOI:--
发表时间:--
期刊:江汉考古
影响因子:--
作者:王昌燧
通讯作者:王昌燧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影响因子:--
作者:王昌燧
通讯作者:王昌燧
DOI:--
发表时间:--
期刊: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影响因子:3.1
作者:王昌燧
通讯作者:王昌燧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岩矿测试
影响因子:--
作者:王昌燧
通讯作者:王昌燧
殷墟玉器的玉料来源、加工工艺与受沁机制
  • 批准号:
    U1432243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0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4
  • 负责人:
    王昌燧
  • 依托单位:
磁州窑白地黑花等瓷器的烧制工艺与呈色机制
  • 批准号:
    1127526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2
  • 负责人:
    王昌燧
  • 依托单位:
官窑青花瓷的呈色机制
  • 批准号:
    10979075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9
  • 负责人:
    王昌燧
  • 依托单位:
现代核分析等技术在陶瓷考古中的应用和方法学研究
  • 批准号:
    10135050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1
  • 负责人:
    王昌燧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