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珠江水下三角洲动力沉积过程与沉积体系发育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7607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6.河口海岸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modern Pearl delta (approximately 6000 years B.P.) is an inner-shelf or shoal-water delta controlled by tectonics and topography, and subject to combined fluvial and tidal forcing, and thus it plays a unique role among coastal megadeltas in the world. Since there is a great lack in exploration on the submerged delta and a large gap in understanding sediment dynamics and tidal stratigraphy,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Pearl delta has longly been a disputing focus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is project will focus on three dinstinct processes or systems in the submerged delta:sediment dispersal,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and depositional system, which are highly involved with the evolution and mechanism of the Pearl delta. An advanced benthic tripod will be applied to the in-situ observations of bottom boundary layer (BL) flows and sediment transport, and the BL theory and fine-grained sediment dynamics will be used to illuminate estuarine sediment transport and cross-shelf sediment dispersal. Both shallow coring and shallow seismic profiler will be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late quaternary sedimentary strata, and to extract important informa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Furthermore, sediment dynamics and strata formation in depositional systems of the submerged delta will be integrated with the core data in the delta plain to elucidate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Pearl delta.
现代珠江三角洲是一个受构造活动与地貌控制、河流与潮汐共同作用的内陆架浅水型三角洲,在世界大型海岸三角洲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过去由于水下三角洲勘探与研究不足,尤其动力沉积过程与潮汐沉积地层研究的薄弱,致使现代珠江三角洲发育演变规律长期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本项目将从三个时间尺度,即现代动力沉积过程、百年尺度的高分辨率沉积地层和千年尺度的沉积体系,探讨水下三角洲发育演变与动力沉积机制。采用先进的座底三脚架系统对底边界层流与泥沙输移过程进行系统观测,运用边界层与细颗粒泥沙动力学理论,揭示珠江河口动力沉积过程和入海泥沙扩散机制。同时采用钻孔和浅层地震等地质地球物理方法,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理论基础,确定水下三角洲全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结构与特征,提取沉积环境信息,阐明三角洲发育演变规律。

结项摘要

现代珠江三角洲是一个受构造活动与地貌控制、河流与潮汐共同作用的内陆架浅水型三角洲,在世界大型海岸三角洲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过去由于水下三角洲勘探与研究不足,尤其动力沉积过程与潮汐沉积地层研究的薄弱,致使现代珠江三角洲发育演变规律长期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本项目从三个时间尺度,即现代动力沉积过程、百年尺度的高分辨率沉积地层和千年尺度的沉积体系,探讨水下三角洲发育演变与动力沉积机制。采用先进的座底三脚架系统对底边界层流与泥沙输移过程进行系统观测,揭示了珠江河口动力沉积过程和入海泥沙扩散机制。同时采用地质钻孔沉积相分析,确定水下三角洲全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结构与特征,阐明三角洲发育演变规律。研究成果发表在本领域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如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London 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s Vol. 429, 海洋学报等。发表同行评议期刊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5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篇,后续论文正在整理或投稿中。联合出版专著1本。培养硕士研究生18名,博士研究生2名。主办专题学术研讨会5 场(其中国际专题学术研讨会3场),邀请来访专家12人,主办学术报告14 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人次,口头报告19人次。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伶仃洋ZK19孔晚第四纪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热带地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建华;陈慧娴;吴加学;陶慧
  • 通讯作者:
    陶慧
基于ADV声学泥沙反演与扩散机制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海洋学报(中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欢;任杰;杨名名;张云博
  • 通讯作者:
    张云博
珠江黄茅海河口洪季侧向余环流与泥沙输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加学;张乾江;任杰;刘欢
  • 通讯作者:
    刘欢
Mechanisms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fronts in the subtropical North Pacific Ocean
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温锋消失机制
  • DOI:
    10.1002/2014jc010142
  • 发表时间:
    2014-07
  • 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Qiu, Chunhua;Kawamura, Hiroshi;Mao, Huabin;Wu, Jiaxue
  • 通讯作者:
    Wu, Jiaxue
珠江河口地形致动力结构研究——以崖门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学报(中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欢;吴加学;武亚菊
  • 通讯作者:
    武亚菊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河口底边界层湍流观测后处理技术方法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海洋学报(中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鲁远征;吴加学;刘欢
  • 通讯作者:
    刘欢
基于小波变换的水沙关系特征分析:以长江大通站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加学
  • 通讯作者:
    吴加学
珠江河口底边界层憩流动力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海洋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欢;吴加学;武亚菊
  • 通讯作者:
    武亚菊
河口涨落潮槽水动力特征及河槽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学报,2005,27(5): 151-15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高峰;沈焕庭;吴加学;吴华林
  • 通讯作者:
    吴华林
夏季长江河口层化与湍流混合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热带海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姚坤;包芸;陈起程;吴加学
  • 通讯作者:
    吴加学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吴加学的其他基金

澳门海岸带变化与陆海统筹空间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
    42161160305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145 万元
  • 项目类别:
澳门海岸带变化与陆海统筹空间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
    4211101006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典型物质源汇过程及其生态效应
  • 批准号:
    U1901209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255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珠江河口与陆架海过渡区潮汐应变产生的对流混合与泥沙悬浮新机制
  • 批准号:
    41776100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多频声学泥沙反演的珠江河口湍流尺度泥沙输移扩散过程研究
  • 批准号:
    41576091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宽浅河口侧向环流与泥沙输移过程
  • 批准号:
    41176067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8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珠江河口底边界层非相似结构及其对河口过程的响应机制
  • 批准号:
    40976053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5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长江羽状流与杭州湾口射流共同作用下泥沙输运与沉积
  • 批准号:
    40676054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