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影像的血管性耳鸣血流机制研究

批准号:
81171311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58.0 万元
负责人:
王振常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2701.磁共振成像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刘兆会、梁熙虹、郭江贵、李轶、任悦、姜虹、吴绍芹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血管性耳鸣常见,我国约600万患者。既往文献推测血管性耳鸣与血液涡流相关,但均未找到直接证据,致无法行病因诊断,也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患者饱受耳鸣折磨。近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乙状窦沟骨板缺损和颞骨气化良好、含气是乙状窦源性耳鸣的必要条件。. 本项目采用尸头(乙状窦沟骨板缺损和颞骨气化良好、含气的尸头)建立模拟耳鸣模型,通过改变乙状窦血流形式和速度,探测鼓室内声音信号,明确何种血流状态能够引起耳鸣;以此结果为依据建立计算机立体模型,验证并量化模拟耳鸣模型研究结果;对乙状窦源性耳鸣患者行增强MRV数据采集,再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乙状窦内血流进行分析,明确该类患者乙状窦血流状态;从不同层次水平分析探寻耳鸣发生的血流机制。此研究结果可扩展阐述所有血管性耳鸣发生的血流机制,同时为创新血管性耳鸣影像诊断体系、临床治疗决策及个体化医疗提供可靠依据。
英文摘要
血管性耳鸣常见,既往文献推测血管性耳鸣与血液涡流相关,但均未找到直接证据,致无法行病因诊断,也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患者饱受耳鸣折磨。.本研究采用尸头建立模拟耳鸣实体模型,通过改变乙状窦血流形式和速度,探测鼓室内声音信号,明确何种血流状态能够引起耳鸣;以此结果为依据建立计算机立体模型,验证并量化模拟耳鸣模型研究结果;对乙状窦源性耳鸣患者行增强MRV 数据采集,再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乙状窦内血流进行分析,明确该类患者乙状窦血流状态;从不同层次水平分析探寻耳鸣发生的血流机制。. 实体模型及计算机建模研究均发现①在血管形态正常(提示血管内血流更加倾向层流形式)的情况下,鼓室内接受到的噪声强度随瞬时血流速度、血流量变大而变大;②在血管局部狭窄(提示血管内血流更加倾向涡流形式)的情况下,鼓室内接受到的噪声强度随瞬时血流速度、血流量变大而变大;③相同流速条件下,与血管形态正常模型相比,血管局部狭窄模型中鼓室内接受到的噪声强度更大。MR血流成像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耳鸣患者血管内平均血流速度明显下降,而反向血流明显增加。. 本研究结果明确了血管性耳鸣发生的血流机制,完善了血管性耳鸣影像诊断体系,并为临床治疗决策及个体化医疗提供可靠依据。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影响因子:--
作者:刘兆会;王振常
通讯作者:王振常
DOI:10.4103/0366-6999.151648
发表时间:2015-03-05
期刊:Chinese medical journal
影响因子:6.1
作者:Dong C;Zhao PF;Yang JG;Liu ZH;Wang ZC
通讯作者:Wang ZC
CT characteristics of dehiscent sigmoid plates presenting as pulsatile tinnitus: a study of 23 patients
表现为搏动性耳鸣的乙状结肠板裂开的 CT 特征:23 例患者的研究
DOI:10.1177/0284185114559762
发表时间:2015-11-01
期刊:ACTA RADIOLOGICA
影响因子:1.3
作者:Geng, Wei;Liu, Zhaohui;Fan, Zhanming
通讯作者:Fan, Zhanming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 MAPPING OF ETIOLOGY CONFIRMED UNILATERAL PULSATILE TINNITUS PATIENTS: ALTERED FUNCTIONAL HUBS IN THE EARLY STAGE OF DISEASE
已证实病因的单侧搏动性耳鸣患者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密度图:疾病早期功能中枢的改变
DOI:10.1016/j.neuroscience.2015.09.032
发表时间:2015-12-03
期刊:NEUROSCIENCE
影响因子:3.3
作者:Han, L.;Pengfei, Z.;Zhenchang, W.
通讯作者:Zhenchang, W.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影响因子:--
作者:王国鹏;鲜军舫;马晓波;李轶
通讯作者:李轶
基于X射线多特性成像的微纳光栅肺部CT仪器研制
- 批准号:62227804
- 项目类别: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 资助金额:868.00万元
- 批准年份:2022
- 负责人:王振常
- 依托单位:
基于胸部CT数据采用最优传输方法的新冠肺炎住院时长预测模型研究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30万元
- 批准年份:2021
- 负责人:王振常
- 依托单位:
基于CT信息利用几何拓扑及深度学习方法创建COVID-19肺炎进展与转归风险多维度预测模型
- 批准号:62041103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0万元
- 批准年份:2020
- 负责人:王振常
- 依托单位:
基于多模态影像信息的搏动性耳鸣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3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9
- 负责人:王振常
- 依托单位:
基于相位对比显微CT和显微MR的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演变规律研究
- 批准号:81371546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3
- 负责人:王振常
- 依托单位:
X射线相位对比CT成像对人体小器官显微影像学研究
- 批准号:3077061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28.0万元
- 批准年份:2007
- 负责人:王振常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