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同位素示踪环境微生物核酸DNA的方法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7014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5.微生物学新技术与新方法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DNA-based stable isotope probing (DNA-SIP) is a technique that is used link the functional processes with the identity of activie microbial communities that grow on the 13C-labeled substrates in complex encironment. DNA-SIP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techniques in microbial ecology and biotechnology. Currently, however, DNA-SIP technology is still at the stage of qualitative descriptions. The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13C-DNA from 12C-DNA,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he labeled degree of heavy DNA (putative 13C-DNA), and 13C-DNA downstream analysis of DNA-SIP are still the main obstacles for its wide application. This project is intended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key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DNA-SIP technique, such as detection limitation of 13C-DNA, separation distance of 13C-DNA from 12C-DNA, recovery quality of 13C-DNA and the parameters for the 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 of 13C-DNA, with emphasis on microbial DNA from both pure culture and complex environment systems, and to eluc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13C-DNA downstream analysis by using new-generation pyrosequencing techniques.The key parameters identified will be further verified by stable isotoping the active methanotrophs in the Chinese typical paddy soil. Overall, this project is intended to establish the quantiativ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key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DNA-SIP, and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is expected to greatly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DNA-SIP in the different research areas.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环境微生物核酸DNA的方法简称DNA-SIP,是指采用稳定性同位素13C-标记复杂环境中特定功能微生物的核酸DNA,并对13C-DNA进行下游分析鉴别复杂环境中微生物作用者的先进技术。然而,目前DNA-SIP技术仍处于一种定性的描述阶段,有效分离13C-DNA、定量判定13C-标记程度及其下游分析仍是DNA-SIP的主要技术难点。本项目拟针对纯菌DNA和复杂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DNA体系,系统评价DNA-SIP的关键技术指标,包括13C-DNA检测限、13C-DNA与12C-DNA分离距离、13C-DNA回收质量、微量13C-DNA的全基因组扩增效率等主要技术参数,进一步研究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13C-DNA下游分析中的应用,结合我国典型土壤甲烷氧化过程的DNA-SIP技术研究,建立DNA-SIP主要技术指标的评价体系,为DNA-SIP在不同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结项摘要

DNA-SIP是研究复杂环境中重要活性微生物的新兴手段,是指采用稳定同位素13C-标记复杂环境中特定功能微生物的核酸DNA,并对13C-DNA进行下游分析鉴别复杂环境中微生物作用者的先进技术。本项目针对复杂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DNA -SIP的主要技术难点,系统优化了一些关键技术指标,提升了基因组DNA的纯度(关键纯度指标从A260/230≈0.3,A260/280≈1.5提升至A260/230≈2.0,A260/280≈1.8)、初步解决了微量13C-DNA的全基因组扩增效率低、偏好性大的难题,并进一步拓展了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13C-DNA下游分析中的应用,结合我国典型水稻土甲烷氧化及氨氧化过程的DNA-SIP技术研究,初步建立了DNA-SIP主要技术指标的评价体系,关于高通量测序与稳定性同位素的技术耦合成果,2013年发表于《微生物学报》后,在当年度所有246篇论文中,被引和被下载分别排名第5和第2,表明项目成果得到国内同行高度关注,显著推动了稳定性同位素示踪环境微生物核酸DNA-SIP技术的影响和应用。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将13C-DNA检测限提高了至少上百倍,发现了传统甲烷氧化菌在复杂土壤环境中具有新的功能,能够氧化极低浓度2.7nM的大气甲烷,远远低于纯培养条件下的800nM生长阈值,这一成果2016年度被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自2013年项目实施以来,相关技术成果得到国际同行重视,已经协助荷兰、德国、葡萄牙和奥地利同行发表SCI论文4篇,其中一篇发表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刊The ISME Jounral(IF=9.328)。2016年8月项目负责人联合美国科学院院士James Tiedje和瑞士Martin Hartmann教授,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大会上组织了圆桌会议专题:土壤微生物:大数据解析(Soil Metagenomics: deciphering big data),重点介绍了项目关于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DNA-SIP在土壤、海洋和地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热烈反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onventional methanotrophs are responsible for atmospheric methane oxidation in paddy soils.
传统的甲烷氧化菌是造成稻田土壤中大气甲烷氧化的原因
  • DOI:
    10.1038/ncomms11728
  • 发表时间:
    2016-06-01
  • 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Cai Y;Zheng Y;Bodelier PL;Conrad R;Jia Z
  • 通讯作者:
    Jia Z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与稳定性同位素示踪 DNA/RNA 技术研究稻田红壤甲烷氧化的微生物过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微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燕;贾仲君
  • 通讯作者:
    贾仲君
基于核酸DNA/RNA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水稻土甲烷氧化微生物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燕;贾仲君
  • 通讯作者:
    贾仲君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氮素水平对土壤甲烷氧化和硝化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 DOI:
    10.11766/trxb202101050577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潘红;李勇;孟春梅;郑燕;刘杏梅;诸葛玉平;贾仲君;邸洪杰;徐建明
  • 通讯作者:
    徐建明
茶园土壤细菌丰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茶叶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皖蒙;郭赟;杨明臻;贾仲君
  • 通讯作者:
    贾仲君
三峡库区消落带周期性淹水-落干对硝化微生物生态过程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微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先军;周雪;孟瑶;贾仲君
  • 通讯作者:
    贾仲君
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土壤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鑫磊;金锐;杨镇;田茂辉;张耀鸿;贾仲君
  • 通讯作者:
    贾仲君
红壤性水稻土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晓芬;刘明;江春玉;吴萌;贾仲君;李忠佩
  • 通讯作者:
    李忠佩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贾仲君的其他基金

从单个细胞到卫星遥感:智慧农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情景下的温室气体甲烷减排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土壤微生物的组学技术国际培训班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1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典型湿地好氧甲烷氧化过程的微生物固氮潜力及其环境驱动机制
  • 批准号:
    91751204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3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氨氧化古菌和细菌适应土壤地理环境分异的共存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1530857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29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典型农田土壤硝化过程的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0971153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