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启动子区转录因子Sp1结合位点新发突变对乙肝病毒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70205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109.医学病毒学与病毒感染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Envelope protein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hepatitis B virus (HBV) life cycle. Mutations in the functional region of HBV envelope gene produeced a great impact on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of envelope protein and viral pathogenicity. 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ed new mutations occurred within the functional binding site of the Sp1 transcription factor located in the major surface antigen promoter under the pressure of Peginterferon therapy. The mutations not only decreased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HBsAg in Peginterferon therapy by reducing the level of transcription from the major surface antigen promoter, but also induced an imbalance in the synthesis of the surface proteins and their consequent retention withi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of the hepatocytes. So the new mutant was propos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bioactivities of HBV.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of the mutant, DNA-binding ability, protein complex change and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of Sp1 are investigated by epi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 ways. Further study of the impacts of envelope protein retention on viral replication, secretion, infection and cccDNA pool would be conducted by biological phenotypic assay in vitro. Our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n illustration of the impact of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of the mutant on bioactivities of HBV, and provides a new insight into the therapeutic target site.
包膜蛋白在乙肝病毒(HBV)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意义,编码基因主要功能区位点突变对其转录表达及HBV生物致病性产生重要影响。本项目组前期工作发现在干扰素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压力下位于HBsAg启动子区转录因子Sp1的结合位点产生新发突变,通过抑制包膜蛋白转录进而干扰抗病毒疗效的判断,并进一步影响包膜蛋白的分泌,因此推测该新型突变对HBV生物学功能具有一定作用。本申请项目拟通过表观遗传学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在转录蛋白结合能力、蛋白相互作用及蛋白修饰水平上,探讨Sp1结合位点新发突变调控包膜蛋白转录的相关机制,并进一步通过已建立的体外HBV表型研究平台,分析转录活性改变后滞留在内质网中的包膜蛋白对病毒的复制、分泌、感染能力及cccDNA扩增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将有助于阐明HBsAg启动子区转录因子Sp1结合位点新发突变对HBV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机制,为HBV抗病毒治疗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目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滴度显著 下降作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停药的判断指标。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自身的高度变异性,HBsAg变异可影响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对表明抗原的判读导致停药后的病毒学复发。本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清HBV分离株包膜蛋白前S/S区(PreS/S)准种的变异情况,并进一步分析突变株对病毒生物学表型产生的影响以探讨引起停药复发的病毒学分子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共收集81例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12个月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4例患者作为进一步研究群体,他们不仅出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并且治疗3个月是S抗原≤1500 IU/ml 或6个月HBsAg ≤300 IU/ml且下降大于1 log,同时以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收集治疗基线、治疗12周及停药复发(如果存在)血清标本,抽提乙肝病毒病毒DNA,分析停药复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复发时PreS/S区准种的动态变化,体外真核表达观察PreS/S区突变对HBsAg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通过细胞荧光素酶实验观察PreS区突变对S区启动子的影响,并利用反式互补技术观察PreS/S区突变对病毒复制及分泌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Taqman双探针技术检测细胞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病毒池的变化,及变异位点对病毒感染力的影响。.结果: 4例停药复发的患者中有2例存在表明抗原前S区T3046G/C3048T变异位点,此变异株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及停药复发后逐渐成为优势株。体外实验证实P127T突变可造成HBsAg的检测滴度下降;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发生在S启动子区的突变可通过下调S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导致主蛋白(SHBs)表达量的降低,从而改变大蛋白(LHBs)/SHBs的比例,影响包膜蛋白的表达及病毒的分泌,促进细胞内cccDNA合成,并且病毒感染力较野毒株增强。.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过程中,PreS/S启动子去突变可通过改变包膜蛋白的表达和病毒分泌,进而促进胞内cccDNA合成以及通过增强病毒的感染能力,为病毒长期持续存在提供生存优势。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OXA10 knockdown inhibits proliferation, induces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through HDAC1
HOXA10敲低通过HDAC1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
  • DOI:
    10.2147/cmar.s199239
  • 发表时间:
    2019-01-01
  • 期刊:
    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Zhang, Yi;Chen, Jie;Zang, Guo-Qing
  • 通讯作者:
    Zang, Guo-Q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海洋浮游植物胞外多聚物的研究进展
  • DOI:
    10.13634/j.cnki.mes.2019.01.04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海洋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洁;郭康丽
  • 通讯作者:
    郭康丽
沉积物参与下氮磷脉冲式输入对太湖水体营养盐浓度和藻类生长的
  • DOI:
    10.13227/j.hjkx.20191119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洁;许海
  • 通讯作者:
    许海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述评
  • DOI:
    10.13193/j.issn.1673-7717.2016.09.02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武玉;汪满霞;陈洁;黎少玲;袁青
  • 通讯作者:
    袁青
热加工处理对奶茶体系中茶多酚生物可及性的影响
  •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1345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洁琼;陈赛赛;曾茂茂;秦昉;何志勇;陈洁
  • 通讯作者:
    陈洁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城市边缘设备可信管理方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信息安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石鹏展;戴欢;陈洁;陈儒玉
  • 通讯作者:
    陈儒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洁的其他基金

JNK2/MAPK9介导静水压调控体外三维软骨再生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70184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超快X射线衍射的铁电/铁磁异质结瞬态结构动力学研究
  • 批准号:
    11574196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Delta-Sarcoglycan基因的两个新突变在东亚人遗传性心肌病中的致病作用及其机理
  • 批准号:
    81470497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7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在线社区开放性对消费者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社会影响的视角
  • 批准号:
    71472124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超快现象和瞬态结构的亚皮秒激光光谱和电子衍射光谱研究
  • 批准号:
    11004132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非欺诈性仿冒奢侈品购买意愿研究
  • 批准号:
    71072062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在线渠道下消费者动态品牌选择行为机理研究
  • 批准号:
    70672076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1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营销渠道关系模式的多元整合与战略联盟的形成机理研究
  • 批准号:
    70302017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