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0丰中子Al、Si、P和S同位素的中能库仑激发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11179016
-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4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A3203.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 结题年份:2014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4-12-31
- 项目参与者:雷祥国; 郭松; 强赟华; 王海霞; 周厚兵;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通过40Ar碎裂反应,产生N~20的丰中子同位素Al、Si、P和S。利用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分离目标核,分离后的中能产物传输到次级靶室后经厚的Au或Pb靶库伦激发和核相互作用激发到激发态,探测小角度(大碰撞参数)散射的激发(主要为库伦激发)产物及其退激γ射线。效率修正后的γ计数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小角度库仑激发,与入射粒子和单位面积靶核数成正比,比例系数近似为小角度库仑激发截面。比较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的激发截面,提取约化跃迁几率,从电四极约化跃迁几率得到相关核的形变信息。依据约化跃迁几率,利用壳模型分析基态和激发态的组态。N~20丰中子Al、Si、P与S同位素处于反转岛和形变的N≈24 S与Ar之间,蕴含着丰富的结构信息。通过研究这些丰中子同位素的中能库仑激发,对于深入探索这一核区球形态和形变态之间共存、反转与演化的机制,丰富该核区原子核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在课题11179016的支持下,我们搭建了可供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1)终端使用的大型γ射线探测阵列(γ球),并配置了辅助设施,而且利用此γ球对37,39S的中能库仑激发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我们研制的γ球属于亚洲最大、最先进的γ射线探测阵列,荣获第五届“胡济民教育科学奖”。其次,我们执行了37,39S中能库仑激发实验,观察到较弱库仑激发γ射线。在对实验结果进行仔细分析之后,我们发现:RIBLL1 终端暴露在实验大厅,直接受到加速器所带来的大量中子辐照,中子打在Ge探测器上,导致原本较强的库仑激发γ射线大多湮没在Ge(n, n'γ)反应产生的γ本底下。因此,我们提出了实验条件的改进方案,设计带孔的石蜡箱来放置次级靶室,设计铅筒包裹γ探测器探头后塞入石蜡箱孔中使用,整个屏蔽加探测装置即将完成,完成后预期会成功用于库仑激发实验研究。同时,在本课题的支持下我们设计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束γ新终端,该终端也将用于库仑激发实验研究。因此,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基金课题11179016,并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在本课题执行期间,发表SCI文章2篇。培养研究生2名、库仑激发方向青年研究骨干1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igh-spin level structures of the near-spherical nuclei Zr-91,Zr-92
近球形核Zr-91、Zr-92的高自旋能级结构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Physical Review C
- 影响因子:3.1
- 作者:Hu, B. T.;Wu, X. G.;He, C. Y.;Zheng, Y.
- 通讯作者:Zheng, Y.
High-spin level structure of the doubly odd nucleus Ag-104
双奇核Ag-104的高自旋能级结构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Physical Review C
- 影响因子:3.1
- 作者:Zheng, Y.;Li, C. B.;Liu, J. J.;Hu, S. P.
- 通讯作者:Hu, S. P.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141Nd激发态的在束γ谱学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 影响因子:--
- 作者:柳敏良;张玉虎;刘忠;周小红;郭应祥等11人
- 通讯作者:郭应祥等11人
双奇核142Pm高自旋态能级纲图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 影响因子:--
- 作者:柳敏良;张玉虎;周小红;何建军;郭应祥等17人
- 通讯作者:郭应祥等17人
Multi-quasiparticle excitations of 91Ru
91Ru 的多准粒子激发
- DOI:10.1088/1674-1137/44/2/024002
- 发表时间:2020-02
- 期刊:Chinese Physics C
- 影响因子:--
- 作者:郑勇;G. de France;周小红;黄山;柳敏良
- 通讯作者:柳敏良
141Nd中的粒子-核芯耦合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国科学》G辑
- 影响因子:--
- 作者:柳敏良;张玉虎;周小红;郭应祥;刘忠等11人
- 通讯作者:刘忠等11人
丰中子核 91Y 的高自旋能级结构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原子核物理评论
- 影响因子:--
- 作者:何小风;周小红;方永得;柳敏良
- 通讯作者:柳敏良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柳敏良的其他基金
基于转移反应的丰中子核壳结构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0
- 资助金额:63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丰中子和丰质子奇特核低位激发态寿命测量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0
- 资助金额: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N≈Z的 Cu-Sn 核β延发质子衰变研究
- 批准号:11575255
- 批准年份:2015
- 资助金额:6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A~110质量区原子核形状共存与演化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11175217
- 批准年份:2011
- 资助金额:6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Pt同位素链中的形状共存与演化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10505025
- 批准年份:2005
- 资助金额:26.0 万元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