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糖蛋白在双壳贝类抗腹泻性贝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
40976065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44.0 万元
负责人:
杨维东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D0605.海洋生态学与环境科学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江天久、陈晓艳、凌钦婕、彭颖慧、刘望鹏、史战鹏、尹娟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腹泻性贝毒是最常见的贝毒之一,人们误食其污染的贝类时,可造成腹泻性中毒,同时可引致肿瘤发生。但贝类能通过滤食产毒藻而积累腹泻性贝毒,毒素对贝类的生长并无明显影响,说明贝体中可能存在特殊的耐受或抗性机制。作为多生物异源物质抗性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p-糖蛋白在水生生物耐受生物异源物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以利玛原甲藻为腹泻性贝毒的来源,考查p-糖蛋白在不同贝类、不同贝组织中的时空表达规律与剂量效应关系,研究不同方式染毒下p-糖蛋白的表达状况,分析p-糖蛋白在贝体中的组织分布、总活性与毒素积累间的关系,确定p-糖蛋白在贝体中的亚细胞定位,探讨溶酶体等细胞器膜上p-糖蛋白的转运特征、活性及其与腹泻性贝毒的关系,分析p-糖蛋白在双壳贝类抗腹泻性贝毒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揭示不同贝类、不同贝组织中毒素积累差异的原因,阐明双壳贝类抗腹泻性贝毒的机制提供依据和基础。
英文摘要
腹泻性贝毒是最常见的贝毒之一,人们误食其污染的贝类时,可造成腹泻性中毒,同时可引致肿瘤发生。但贝类能通过滤食产毒藻而积累腹泻性贝毒(DSP),毒素对贝类的生长并无明显影响,说明贝体中可能存在特殊的耐受或抗性机制。为深入了解P-糖蛋白(P-gp)在双壳贝类抗毒素中的作用,项目采用RACE技术克隆出近江牡蛎、翡翠贻贝等双壳贝类P-gp 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利玛原甲藻为DSP毒素来源,探讨了近江牡蛎染毒后鳃、消化腺和外套膜等组织中DSP毒素主要成分大田软海绵酸(OA)的积累和P-gp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翡翠贻贝染毒后鳃组织中OA积累、P-gp活性及其表达的变化。. 结果显示,近江牡蛎和翡翠贻贝P-gp全长序列与其他生物体MDR/P-gp/ABCB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具有ABC全分子转运体ABCB转运体的典型结构特征。近江牡蛎P-gp cDNA全长序列5530 bp,包括437 bp的5′-UTR、1091 bp的3′-UTR和4002 bp的ORF。翡翠贻贝P-gp cDNA全长序列5216 bp,包含3936bp的ORF。染毒72 h后,近江牡蛎鳃组织和消化腺中OA的含量显著增加,P-gp mRNA的表达仅在鳃组织中增加。翡翠贻贝染毒后,鳃组织中OA含量迅速增加,12h出现下降。MXR活性迅速增加,随后逐渐下降。P-糖蛋白mRNA表达迅速增加,P-糖蛋白表达显著增强。综合所得结果,我们认为P-gp可能在贝类抗DSP毒素的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项目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l了OA染毒后斑马鱼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显示,对斑马鱼成鱼腹腔注射OA,6 h的半效应剂量为1.54 μg OA/g b.w.;相比各自的溶剂对照,低剂量OA组(LD)55个基因上调表达,36个基因下调表达;高剂量OA组(HD)700个基因上调表达,285个基因下调表达;GO和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LD组中差异表达基因没有明显的功能富集,HD组中差异表达基因在信号传导、应激反应、肿瘤发生等多方面富集。OA对肝脏细胞的急性毒性机制不仅仅是简单地发挥磷酸酶抑制剂的作用,还可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表现出一定的遗传毒性。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揭示贝类对腹泻性贝毒的抗性机制、明确腹泻性贝毒对环境生物的影响及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Biomed Environ Sci
影响因子:--
作者:杨维东
通讯作者:杨维东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生态毒理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李丽璇;汤敬谦;杨维东;刘洁生;张剑军;李宏业;
通讯作者: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生态毒理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李丽璇;汤敬谦;杨维东;刘洁生;张剑军;李宏业
通讯作者:李宏业
Effect of Alexandrium tamarense on three bloom-forming algae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三种水华藻类的影响
DOI:10.1007/s00343-010-9925-1
发表时间:2010-06
期刊: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英文版)
影响因子:--
作者:Yang Weidong;Yin Juan;Xie Jin;Liu Jiesheng;Li Hongye
通讯作者:Li Hongye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卫生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杨维东
通讯作者:杨维东
贝类ABC转运蛋白对聚苯乙烯微塑料与利玛原甲藻联合暴露的响应及其在毒素代谢解毒中的作用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省市级项目
- 资助金额:15.0万元
- 批准年份:2024
- 负责人:杨维东
- 依托单位:
贝类异源物核受体介导贝体中腹泻性贝毒代谢解毒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42076143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8万元
- 批准年份:2020
- 负责人:杨维东
- 依托单位:
贝类Nrf2/ARE信号通路参与腹泻性贝毒代谢解毒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41776120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9.0万元
- 批准年份:2017
- 负责人:杨维东
- 依托单位:
双壳贝类细胞色素P450及其在腹泻性贝毒代谢解毒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 批准号:41576116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9.0万元
- 批准年份:2015
- 负责人:杨维东
- 依托单位:
中国沿海典型产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的遗传多样性与种源分析
- 批准号:4117608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9.0万元
- 批准年份:2011
- 负责人:杨维东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