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氧化物异质界面电子结构的同步辐射谱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17517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3010.核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因高迁移率、宽带隙和环境稳定等优点,近来广泛应用于.有机-无机杂化全固态光电器件,但目前这类器件的量子效率仍偏低。这与有机/氧化物界面结构复杂密切相关,如新界面电子态的产生及分子吸附结构变化等因素。本项目围绕共轭有机探针分子与单晶模型氧化物的界面形成过程,利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技术(UPS/XPS)和软X射线近边吸收谱学技术(NEXAFS),原位系统研究有机/氧化物异质界面的相互作用和电子能级结构。通过表面氧缺陷及有机自组装对氧化物表面的可控修饰,考察这些调控作用对界面电子结构和表面分子吸附取向结构的影响,并与原型器件的光电性能进行关联,以期寻求到制约有机/氧化物异质界面载流子传输或分离的内在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这为新型有机氧化物杂化全固态有机光电器件的构筑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对有机电子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结项摘要

有机-氧化物复合光电器件在有机平板显示、太阳电池及柔性电子线路等领域有着广泛潜在应用,它集成了有机材料的柔性、质轻、结构可控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高迁移率与稳定性等优点,但有机-氧化物异质界面的形成对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和快速传输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研究有机-氧化物异质界面的电子结构,从分子(原子)层次上揭示界面能级排列关系和界面相互作用本质,寻求载流子传输与界面电子结构的内在关系,为解决有机光电器件载流子传输或转化效率不高等最基本挑战提供热力学依据。本项目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i)发展了基于部分电子产额探测模式(PEY)的软X射线近边吸收谱学(NEXAFS)方法,并制作成功基于MCP电子探测器。(ii)利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技术深入研究了有机羧酸分子自组装吸附修饰金红石TiO2模型表面的电子结构和界面电子能级排列关系,揭示了有机酸/氧化物界面电子结构和界面能级排列类型对界面的电荷传输性质的重要影响。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首次开展了TiO2(110)-(1x2)重构表面的分子吸附性质实验研究,有机酸分子吸附修饰明显改变了TiO2重构表面(氧缺陷浓度更高)的电子态密度分布。这一工作加深了对TiO2重构表面结构和性质的理解。(iii)利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和软X射线近边吸收谱学研究了酞菁类分子与MoO3薄膜的界面电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发现了部分还原MoO3-x(有氧空位生成)更有利于界面电荷的传输的电子结构机制,并被Au/FePc/MoO3-x/ITO模型器件输运性质结果所证实;(iv)利用同步辐射软X射线谱学技术拓展研究了VO2单晶薄膜的金属-绝缘体相变(MIT)机制,通过氮原子掺杂或界面电荷注入可以实现电荷调控的VO2更低温MIT相变;(v)利用X射线吸收过程中产生的芯空穴寿命时钟(core-hole clock)技术,发展了同步辐射软X射线谱学在有机/氧化物界面电荷传输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Electronic Structure, Chemical Interactions and Molecular Orientations of 3,4,9,10-Perylene-tetracarboxylic-dianhydride on TiO2(110)
TiO2(110)上3,4,9,10-苝四甲酸二酐的电子结构、化学相互作用和分子取向
  • DOI:
    10.1021/jp2083924
  • 发表时间:
    2011-12-22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Cao, Liang;Wang, Yuzhan;Wee, Andrew T. S.
  • 通讯作者:
    Wee, Andrew T. S.
A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Study on the Interfacial Chemistry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erephthalic Acid Adsorption on TiO2(110)-(1times;1) Surface
TiO2(110)-(1上对苯二甲酸吸附的界面化学和电子结构的光电子能谱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Liang Cao;Li Wan;Lingyun Liu;Faqiang Xu
  • 通讯作者:
    Faqiang Xu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chemical reaction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Li and regioregular poly (3-hexylthiophene)
Li与立体规则聚(3-己基噻吩)界面的电子结构和化学反应
  • DOI:
    10.1016/j.orgel.2012.02.007
  • 发表时间:
    2012-06-01
  • 期刊:
    ORGANIC 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Feng, Xuefei;Zhao, Wei;Zhu, Junfa
  • 通讯作者:
    Zhu, Junfa
The interfacial electronic structures at FePc/TiO_2(110) and FePc/C_(60) interface
FePc/TiO_2(110)和FePc/C_(60)界面的界面电子结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L Liu;P Guo;J Feng;F Xu
  • 通讯作者:
    F Xu
Molecular Orientation and Site Dependent Charge Transfer Dynamics at PTCDA/TiO2(110) Interface Revealed by Resonant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共振光电发射光谱揭示 PTCDA/TiO2(110) 界面的分子取向和位点相关电荷转移动力学
  • DOI:
    10.1021/jp4103542
  • 发表时间:
    2014-02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Xiaojiang Yu;Faqiang Xu;Dongchen Qi;Andrew T. S. Wee
  • 通讯作者:
    Andrew T. S. We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发光细菌法评价典型制革表面活性剂的生态毒性
  • DOI:
    10.19677/j.issn.1004-7964.2019.02.00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皮革科学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威妺;周萱;谭娟;彭良琼;张文华
  • 通讯作者:
    张文华
发光细菌法评价常用有机鞣剂的生态毒性
  • DOI:
    10.19677/j.issn.1004-7964.2021.03.00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皮革科学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发明;彭良琼;林诗雨;侯梦春;张文华
  • 通讯作者:
    张文华
荒漠化评价遥感信息模型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200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文华;指导教师:范文义
  • 通讯作者:
    指导教师:范文义
Effective component in amylase preparation for unhairing
脱毛淀粉酶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J.Am.Leather Chem. Asso.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运航;王亚楠;廖学品;张文华;石碧
  • 通讯作者:
    石碧
丁酸钠对重度烫伤大鼠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感染.炎症.修复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文华;唐富波;李炎光;李雨梦;吕艺;戴跃龙;胡森
  • 通讯作者:
    胡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文华的其他基金

二维材料负载单原子催化剂电催化合成氨机制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22373092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子与同步辐射技术研究半刚性共轭高分子溶液的相行为
  • 批准号:
    51673182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二氧化钛光解水制氢表面反应动力学过程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21473167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碳化钨(WC)负载铂基金属氧化物催化PROX反应机制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21103156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空态电子结构SRPES测量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有机电子态确定中的应用
  • 批准号:
    10505019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