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能受体相互作用在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1171069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52.0 万元
负责人:
阮怀珍
学科分类:
C0904.感觉与运动系统神经生物学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阮怀珍、郭强、赵延东、崔剑、温惠中、何文娟、杜璐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临床顽症之一。脊髓胶质细胞激活是病理性疼痛发生和持续的关键因素,嘌呤能P2Y12R/P2X7R参与了痛觉信息的传导。但P2Y12R与P2X7R是否相互作用,介导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参与痛觉调制机尚不清楚。本项目在P2受体研究基础上,拟采用大鼠坐骨神经痛模型(CCI),应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电生理学等方法,①研究CCI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激活与P2Y12R/P2X7R的关系,证实小胶质细胞P2Y12R/P2X7R相互作用参与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维持;②以小胶质细胞激活释放细胞炎性因子为切入点,从不同角度探讨P2Y12R/P2X7R相互调节促进小胶质细胞活化及机制;③阐明P2Y12R/P2X7R相互作用通过小胶质细胞激活,促进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元兴奋性提高,参与脊髓水平的痛觉调控。该研究为研发以小胶质细胞嘌呤受体为靶点的镇痛药物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英文摘要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各种因素导致的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是一类严重困扰患者身心健康的临床顽症。脊髓胶质细胞激活是病理性疼痛发生和持续的关键因素,嘌呤能P2Y12R/P2X7R参与了痛觉信息的传导。本项目应用形态学、行为学、分子生物学及电生理学等方法,观察坐骨神经结扎(CCI)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激活与P2Y12R,P2X7R表达变化的规律及关系;以小胶质细胞激活释放IL-1β、TNF-α等炎性因子为切入点,探讨P2X7R、P2Y12R激活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其次,研究了vlPAG脑区HCN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痛调控中的作用,并以cAMP信号途径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了病理性痛过程中vlPAG脑区HCN通道功能改变的调控机制。该研究为研发以小胶质细胞嘌呤受体为靶点的镇痛药物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①脊髓背角P2Y12受体及P2X7受体特异地表达于小胶质细胞,促进了CCI术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并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条件下热痛敏和机械性痛敏的发生、持续密切相关。②2MeSADP激活P2Y12受体后诱发小胶质细胞[Ca2+]i升高,此效应可能与细胞外Ca2+大量内流有关。③2MeSADP激活P2Y12受体后促进小胶质细胞释放IL-1β、TNF-α,这一效应受到细胞外Ca2+浓度和PLC的调控。④BzATP激活P2X7受体后促进小胶质细胞释放IL-1β、TNF-α,这一效应受到细胞外Ca2+浓度和PKA的调控。⑤大鼠CCI术后14d,其vlPAG脑区HCN1和HCN2通道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及维持相关。⑥CCI大鼠术后14d vlPAG脑区神经元HCN电流显著增强,激活曲线向去极化偏移,神经元兴奋性增加。cAMP通过调控vlAPG区某一类神经元HCN通道的功能,影响神经元兴奋性,使vlPAG发挥下行易化作用,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及维持。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局解手术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黄晶;阮怀珍
通讯作者:阮怀珍
DOI:10.1037/a0031893
发表时间:2013-04-01
期刊:BEHAVIORAL NEUROSCIENCE
影响因子:1.9
作者:Du, Lu;Wang, Shao-Jun;Ruan, Huai-Zhen
通讯作者:Ruan, Huai-Zhen
mTOR PATHWAY IS INVOLVED IN ADP-EVOKED ASTROCYTE ACTIVATION AND ATP RELEASE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IN A RAT NEUROPATHIC PAIN MODEL
mTOR 通路参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 ADP 诱发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和脊髓背角 ATP 释放
DOI:10.1016/j.neuroscience.2014.06.030
发表时间:2014-09-05
期刊:NEUROSCIENCE
影响因子:3.3
作者:Cui, J.;He, W.;Ma, D.
通讯作者:Ma, D.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赵喆;何文娟;温惠中;阮怀珍
通讯作者:阮怀珍
DOI:10.1016/j.brainres.2013.01.035
发表时间:2013-03-15
期刊:BRAIN RESEARCH
影响因子:2.9
作者:Du, Lu;Wang, Shao-Jun;Ruan, Huai-Zhen
通讯作者:Ruan, Huai-Zhen
ACC-NAc调控痛觉过敏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
P2X7受体介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
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P2Y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P2X受体对缺氧环境下突触发育和可塑性的影响及机制
下丘脑生长抑素和氨基酸在低温低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