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MicroRNA与DNA甲基转移酶在环境致癌物诱导细胞转化中交互作用的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060233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负责人:
庞雅琴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002.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马迎教、李妹燕、周敏、梁建成、韦连登、李阳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DNA甲基化和miRNA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关联。为了探讨miRNA和DNA甲基化在环境致癌物诱导肿瘤产生过程中的相互调控作用,筛查环境致癌物作用效应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本课题选择几种常见的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BaP)、硫酸镍(NiSO4)和N-甲基亚硝基胍(MNNG)、环氧二醇苯并芘(BPDE)等作用于原代人DNMTs缺陷型细胞,观察环境致癌物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不同阶段已知基因DNA甲基化水平、DNMTs酶活性、DNMTs基因的表达、miRNA谱的变化情况。同时寻找特异性靶向DNMT1的miRNA,建立miRNA低、高表达的细胞模型,验证miRNA与DNMTs之间的调控关系,并在肿瘤细胞中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将揭示环境致癌物诱癌过程中DNA甲基化和miRNA的相互调控机制,有力地促进化学致癌机制理论的发展,并为肿瘤化学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英文摘要
本项目主要进行了miRNA和DNA甲基化在BaP致癌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功能研究,获得了以下的研究结果:1、我们利用BaP处理人永生化支气管上皮细胞,获得了不同转化阶段的细胞模型(HBER,HBERNT,HBERT);2、利用生物芯片对于这些细胞中的miRNA表达进行了检测,筛选可能参与BaP致癌过程的miRNA。利用生长曲线检测,克隆形成实验等方法对miRNA在细胞转化时的功能进行研究。在可检测到的856个miRNA中,我们发现20个miRNA与细胞转化相关,其中12个miRNA在BaP诱导细胞转化早期就有表达变化,进一步筛选发现miR-638在细胞转化时表达下调,并且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可能参与细胞转化的过程。3、我们进行了BaP短期染毒HBE后的miRNA测序和DNA甲基化芯片,旨在揭示BaP暴露早期的表观遗传学改变情况,为筛查BaP暴露的生物标志提供线索,也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我们发现miRNA参与了BaP诱导细胞转化的过程,并发挥了重要功能,可能可以作为BaP致癌早期的生物标志,为发现新型的生物标志应用于职业性多环芳烃类物质的暴露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韦连登;庞雅琴;农碧燕;黄小凤;韦红玉;漆光紫
通讯作者:漆光紫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漆光紫;刘彩霞;章征保;周敏;韦连登;庞雅琴
通讯作者:庞雅琴
基于蛋白磷酸酶PP2A信号通路探讨FTY720对铝诱导神经毒性的保护机制
  • 批准号:
    81960595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4.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9
  • 负责人:
    庞雅琴
  • 依托单位:
基于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莱菔硫烷对铝诱导神经毒性的保护机制
  • 批准号:
    81660549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6
  • 负责人:
    庞雅琴
  • 依托单位:
外周血淋巴细胞miRNA做为环境铝暴露及铝暴露致认知功能损伤标志物的研究
  • 批准号:
    81360438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3
  • 负责人:
    庞雅琴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