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21”极端暴雨中暖区对流、龙卷性超级单体、飑线的发生机理及其可预报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7504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1.天气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On 21 July 2012, the most severe heavy rain fall associated with a rare tornado and squall line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eather station in 1951 occurred in Beijing.A total of 78 people were killed. Observational analyses show that warm-sector convection that occurred before the affect of large-scale system was the key to the forecast of this extreme weather,and the long-lasting mesoscale convective cluster was the direct reason for the extremely large precipit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predictbility of this kind of extreme weather, focusing on the operational forecast difficulties in warm-sector convection initiation and extremely large precipitation, through radar and wind profiler data assimilation and cloud-resolving high-resolu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this project will: (1) explore the possible roles of topography and mesoscale processes of PBL in warm-sector convection initiation, (2) examine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disorganized warm-sector convection in early stage and the highly organized squall line later on; (3)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upercells and the tornado in the heavy rainfall process. This study involves almost all large, meso to small scale systems and their complicated interaction tha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heavy rainfall in North China. It is expected to find the reasons for the lag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forecast rainfall and the underestimation of the total precipitation,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forecast capability of extreme rainfall event in Beijing and even also in North China.
2012年7月21日,北京发生了一次1951年建站以来最强的暴雨过程,并伴有罕见龙卷和飑线,死亡78人。观测分析表明,在大尺度系统影响之前发生在暖区的对流是此次极端天气预报的关键,长久维持的中尺度对流群是形成降水特别巨大的直接原因。为了探讨预报此类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本项目将针对暖区暴雨触发和极端降水的业务预报难点,通过对该过程雷达和风廓线等中尺度观测资料的分析同化和高分辨数值模拟,(1)探讨地形和边界层中尺度过程对暖区对流的触发机理;(2)研究前期暖区无组织对流和后期高度组织化飑线的演变机理;(3)考察大暴雨中产生超级单体和龙卷的动力和热力条件。上述研究涉及与华北暴雨相关联的几乎所有大、中、小尺度系统及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研究成果将为此次暴雨预报开始时间偏晚整体雨量偏小等预报误差找到可能的原因,为提高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预报能力提供必要的科学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本项目揭示低涡是北京7.21极端暴雨的关键影响系统。该低涡呈现东西两个倒槽,东部倒槽北部的地面辐合线造成多条东西向雨带,不断自西南向东北移动,形成暖区暴雨。西侧倒槽和南侧低压槽构成一条狭长的东北西南向辐合线,造成一条弱雨带。后期两条槽线合并导致近似南北向的强对流雨带。极端暴雨主要由低涡东侧倒槽导致,多条雨带后向增长,移动缓慢。业务预报中暖区暴雨漏报以及雨量偏低的误差主要是源于低涡模拟的误差,特别是低涡东侧倒槽的结构和强度演变特征。项目使用EnKF集合同化技术通过对地面和探空资料的同化,改善了低涡的模拟,从而显著改善了暖区暴雨以及整个极端暴雨的模拟效果。 .项目通过我国首次精细到街道尺度的灾害调研证实了7.21暴雨过程中通县EF3龙卷的发生,揭示出超级单体中气旋和龙卷涡旋的演变与龙卷灾害路径和强度的变化高度一致,预示着业务雷达在龙卷预警中的重要性。项目通过理想云分辨数值试验较好地再现了超级单体和龙卷的演变,揭示了0-3km的风垂直切变是超级单体发生的关键因子,龙卷和超级单体的模拟对背景探空、初始热泡的强度、水平和垂直分辨率、以及地面摩擦力非常敏感,而提高分辨率和加进地面摩擦并不能改善超级单体和龙卷的模拟。这些结果对未来超级单体和龙卷的研究和预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项目基于7.21北京龙卷的研究经验,开展了一系列我国强风灾害调研和雷达分析的拓展研究。通过我国历史上首次的无人机气象灾害调研,揭示了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轮倾覆时遭遇了飑线弓形回波里下击暴流的至少31m/s的强风;在国际上首次对台风龙卷做了详细的灾害调查和雷达分析,揭示了台风环境下龙卷与其母体超级单体的相互关系;通过对2016年6月23日盐城EF4龙卷的灾害调查和雷达分析揭示了我国稠密的地面分钟观测对龙卷监测和预警的关键作用。通过对2017年8月11日赤峰EF4龙卷的灾害调查和雷达分析揭示了复杂山地下垫面的多龙卷特征。这些研究为我国气象灾害调研走向正规化和专业化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5)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WRF-Based Tool for Forecast Sensitivity to the Initial Perturbation: The 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s versus the First Singular Vector Method and Comparison to MM5
基于 WRF 的初始扰动敏感性预测工具: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与第一奇异向量方法以及与 MM5 的比较
  • DOI:
    10.1175/jtech-d-15-0183.1
  • 发表时间:
    2017-01
  • 期刊: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Yu Huizhen;Wang Hongli;Meng Zhiyong;Mu Mu;Huang Xiang-Yu;Zhang Xin
  • 通讯作者:
    Zhang Xin
Key synoptic-scale features influencing the high-impact heavy rainfall in Beijing, China, on 21 July 2012
影响 2012 年 7 月 21 日中国北京强降雨的主要天气尺度特征
  • DOI:
    10.3402/tellusa.v68.31045
  • 发表时间:
    2016-06
  • 期刊:
    TELLUS SERIES A-DYNAMIC METEOROLOGY AND OCEANOGRAPHY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Yu Huizhen;Meng Zhiyong
  • 通讯作者:
    Meng Zhiyong
Wind estimation around the shipwreck of Oriental Star based on field damage surveys and radar observations.
基于现场损害调查和雷达观测的东方之星沉船周围风速估算
  • DOI:
    10.1007/s11434-016-1005-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Science bulletin
  • 影响因子:
    18.9
  • 作者:
    Meng Z;Yao D;Bai L;Zheng Y;Xue M;Zhang X;Zhao K;Tian F;Wang M
  • 通讯作者:
    Wang M
Practical Predictability of the 20 May 2013 Tornadic Thunderstorm Event in Oklahoma: Sensitivity to Synoptic Timing and Topographical Influence
2013 年 5 月 20 日俄克拉荷马州龙卷风雷暴事件的实际可预测性:对天气计时和地形影响的敏感性
  • DOI:
    10.1175/mwr-d-14-00394.1
  • 发表时间:
    2015-08
  • 期刊:
    Monthly Weather Review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Yunji Zhang;Fuqing Zhang;David Stensrud;Zhiyong Meng
  • 通讯作者:
    Zhiyong Meng
Intrinsic Predictability of the 20 May 2013 Tornadic Thunderstorm Event in Oklahoma at Storm Scales
2013 年 5 月 20 日俄克拉荷马州龙卷风雷暴事件风暴级别的内在可预测性
  • DOI:
    10.1175/mwr-d-15-0105.1
  • 发表时间:
    2016-03
  • 期刊:
    Monthly Weather Review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Zhang Yunji;Zhang Fuqing;Stensrud David J.;Meng Zhiyong
  • 通讯作者:
    Meng Zhiy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我国热带气旋研究十年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联寿;孟智勇
  • 通讯作者:
    孟智勇
一种适用于较强台风的切线风廓线方案及其对异常台风路径的数值模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孟智勇;徐祥德;陈联寿
  • 通讯作者:
    陈联寿
风速等级标准与2016年6月23日阜宁龙卷强度估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永光;朱文剑;姚聃;孟智勇;薛明;赵坤;伍志方;王啸华;郑媛媛
  • 通讯作者:
    郑媛媛
“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周边区域风灾现场调查与多尺度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永光;田付友;孟智勇;薛明;姚聃;白兰强;周晓霞;毛旭;王明筠
  • 通讯作者:
    王明筠
9406台风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的中尺度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孟智勇;徐祥德;陈联寿
  • 通讯作者:
    陈联寿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孟智勇的其他基金

具有不均匀植被分布的下垫面上强对流触发和组织演变机理研究
  • 批准号:
    42030604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299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登陆热带气旋中龙卷和超级单体的时空分布和发生发展环境特征
  • 批准号:
    41875051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我国飑线的发生发展统计特征和数值模拟
  • 批准号:
    41075031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尺度集合卡尔曼滤波资料同化中多参数化集合模式误差估计方法的机理和应用研究
  • 批准号:
    40940024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16.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