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洋典型海域生物泵/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变化对海冰的区域响应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7618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15.极地科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With global warming, the sea ice in the Southern Ocean is changing rapidly. This process dramatically changed marin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pump, and made a strong influence on marine carbon cycle and carbon burying efficiency. So the study on biological pump in the Southern Ocean and related research has become the hot point and forefront field.Our proposal is going to do the integrated research between marine geoscience and marine biogeochemistry which will combine the geological records in typical area (molecular 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and high-resolution measured data of modern oceanic process, such as 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settling particles collected by sediment trap and satellite remote data of sea ice, temperature, and chlorophyll a. In our proposal, algal biomarkers (brassicasterol, dinosterol, and alkenones), substitution index of sea ice (highly branched isoprenoids (HBI) II/III and δ13Corg), and biogeochemical parameters (CaCO3/Opal, Opal/Corg, and Corg/Cinorg) will b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diatoms, dinoflagellates, and coccoliths) and biological pump (calcareous/silidous) and sea ice amount. The effect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productiv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change during the biological pump process in typical area and the regional response on sea ice change will be highligh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ject will make a innova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algal and sea ice substitution index in the Southern Oceans for a series of long time researches.
全球变暖,南大洋海冰发生快速变化、显著改变浮游植物种群结构、驱动海洋生物泵变化、影响海洋碳循环和碳埋藏效率,故南大洋生物泵研究成为热点和前沿。本研究拟将南大洋典型海域近古代地质记录(分子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和现代海洋过程实测数据(水体颗粒物、捕获器沉降颗粒物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鉴定、遥感海冰/SST/Chl-a)进行整合研究,利用藻类标志物(菜子甾醇、甲藻甾醇和长链烯酮)和古生物鉴定、海冰指标(HBI二烯(II)/三烯(III)和δ13C)、生物地球化学参数(CaCO3/Opal、Opal/Corg、Corg/Cinorg)提取浮游植物种群(硅藻、甲藻和颗石藻)、生物泵结构(硅质/钙质)和冰量变化信息,探讨海洋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变动在生物泵过程的作用(增强/抑制)及其对海冰变化的区域响应。本项目实施,率先将藻类和海冰新替代指标同步应用到南极多个海域进行时间序列长期演变的趋势研究—做出创新性贡献。

结项摘要

极地海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汇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南极海冰已发生快速变化,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东南极增加/西南极减少的特征趋势,海冰对南极浮游植物群落及生物泵(BP)结构/效率的影响亟待评估。课题组率先将多参数生物标志物(菜子甾醇、甲藻甾醇、C37长链烯酮、胆甾醇)、正构烷烃分子分布特征、高支链类异戊二烯烃(C25HBI)的海冰指标(HBI:2/HBI:3)、微生物细胞脂膜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化合物(GDGTs)的微生物古菌/细菌指标和海温指标(TEX86L-SST)、以及TOC和δ13C组成等多种气候替代性指标,同步应用到西南极多个典型海域表层沉积物和柱样地质时间尺度上,结合同期冰筏碎屑(IRD)和实测数据(颗粒有机碳,浮游植物种群鉴定)进行整合研究,重点探究典型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生物泵结构对海冰变化/全球变暖的响应。重要研究结果表明:(1)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柱样(D1-7)和南奥克尼海台柱样(D5-6)沉积物菜子甾醇反演的硅质浮游植物硅藻生物量和浮游植物总生产力(SUM)在近百年里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C37长链烯酮反演的钙质颗石藻生物量以及颗石藻占比(C37长链烯酮/ SUM)均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在近50a来尤为明显,且与HBI:2/HBI:3比值(海冰)变化趋势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这表明在气候变暖、海冰覆盖面积减少条件下硅藻生物量大大提高、硅质生物泵作用增强;而钙质颗石藻(同属定鞭藻门的南极棕囊藻)生物量减少,颗石藻生产属于碳酸盐泵,因此这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肯定会影响生物泵效率和储碳效应。(2)沉积物捕获器的方法是目前研究生物泵过程的有效手段,课题组运用δ13C和冰藻生物标志物IPSO25(HBI:2),结合遥感海冰/叶绿素a资料,针对海冰/冰藻变化对普里兹湾生物泵效率的影响进行高分辨率的解析。通过建立IPSO25和TOC的转化系数,获取了冰藻的年沉降通量平均为82μmol m-2 d-1,夏季沉降通量为120μmol m-2 d-1,对沉降碳通量的贡献分别为18.6%和23.6%,冰藻的夏季沉降碳量占冰芯中碳储量的22.1%,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泵效率;将海冰过程与生物泵过程进行详细的比对,发现普里兹湾高初级生产/低输出效率是由于海冰提前消融、致使浮游植物提前旺发、促进了细菌生产力提高,IRD的减少使得压舱效应减弱,最终造成了生物泵效率下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夏季POC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极地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一成;韩正兵;杨洋;潘建明;张海峰;李栋;赵军;朱秋红;范高晶;张海生
  • 通讯作者:
    张海生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 fluxes in the Prydz Bay polynya, Eastern Antarctica
东部普里兹湾冰间湖颗粒流动特征。
  • DOI:
    10.1007/s11430-018-9285-6
  • 发表时间:
    2019-02
  • 期刊: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engbing HAN;Chuanyu HU;Weiping SUN
  • 通讯作者:
    Weiping SUN
Distribution and Source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Sediment Cores M2 from the Prydz Bay and Implications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普里兹湾沉积岩心M2中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沉积环境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ang Dan;Han xibin;Zhang haisheng;Zhang yicheng;Xu xuedan;Zhang huijuan
  • 通讯作者:
    Zhang huijuan
西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变化对全球变暖/ENSO的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古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根海;张海生;杨丹;卢冰
  • 通讯作者:
    卢冰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turated Hydrocarbons from Strrata Inferred from the Miltitubular Cores of the Prydz Bay and the Sources/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普里兹湾球管岩心地层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环境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turated Hydrocarbons from Strrata Inferred from the Miltitubular Co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ang D;Zhang Yicheng;Han Xibing;Zhao jun;Xu Xuedan;zheng huijuan;Zhang H S
  • 通讯作者:
    Zhang H S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夏枯草抗肿瘤分子协同作用网络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成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春来;袁颖;张海生;徐希明
  • 通讯作者:
    徐希明
中太平洋、麦哲伦海山的富钴结壳中分子化石、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古海洋对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武光海;张海生;李雪富;刘捷红;张宏
  • 通讯作者:
    张宏
夏季南极普里兹湾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陈立奇主编: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研究(专著),海洋出版社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海生;扈传昱;潘建明;陈志强;刘小涯;卢勇
  • 通讯作者:
    卢勇
利用沉积生物标志物分析南极普里兹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极地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培松;张海生;扈传昱;卢冰
  • 通讯作者:
    卢冰
2011年夏季南大洋普里兹湾颗粒态生物硅的分布与变化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极地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扈传昱;韩正兵;薛斌;张海生
  • 通讯作者:
    张海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海生的其他基金

南大洋典型海域微型生物类群结构/微型生物碳泵(MCP)储碳效率对SAM/ENSO的响应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UK37和藻类分子标志物——研究白令海、北冰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对北极气候变暖和ENSO的响应和反馈
  • 批准号:
    41276199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富钴结壳层分子化石及单体碳同位素- - 追索PETM事件菌藻微生物繁荣或衰落与集群绝灭的关系
  • 批准号:
    41076072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特殊生物标志物及其单体δ13C、δD 沉积记录—— ENSO对西南极地区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和碳循环的影响
  • 批准号:
    40876104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应用钴结壳生长环带和沉积物分子地层学异常记录-探索大洋古环境变迁与生物群落演替过程
  • 批准号:
    40676061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南极磷虾富氟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49276259
  • 批准年份:
    1992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南大洋微量生命元素氟、硒、碘的地球化学循环机制
  • 批准号:
    48700013
  • 批准年份:
    1987
  • 资助金额:
    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