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肌细胞骨架重构信号通路研究回医理筋手法对兔骨骼肌静力性损伤修复的相关机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860892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31.0 万元
负责人:
马惠昇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120.民族医学
结题年份:
2022
批准年份:
2018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穆静、曹彬、刘志华、张萍、罗娟娟、史欢、李彦双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骨骼肌静力性损伤所致的软组织慢性疼痛发病广泛,目前尚无疗效满意的治疗措施。回医理筋手法治疗“筋伤痛”疗效独特。但因手法疗效机制不明确,严重制约回医理筋手法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本课题拟建立家兔颈肩部软组织慢性静力负荷损伤疼痛模型,研究回医理筋手法对兔受损颈肌干预后,对损伤修复的分子病理、形态结构变化,受损肌组织微循环重建,肌细胞骨架相关蛋白——α-肌动蛋白(α-Actin)和结蛋白(Desmin)的表达及细胞骨架重构,骨骼肌能量代谢相关的酶活性影响,探讨回医理筋疗法促进骨骼肌组织损伤修复的生理、生化分子生物机制。并通过血浆和损伤局部疼痛相关物质的变化,损伤部位红外热像变化等,探索回医理筋手法的治疗效应。
英文摘要
The chronic pain of soft tissue caused by static injury of skeletal muscle are widespread,and there is few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measures at present. Lijin manipulation of Hui medicine has unique clinical effect to “Jinshangtong” . Howeve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Lijin manipulation of Hui medicine is restricted because the mechanism of manipulation is not clear.This paper intends to establish a pain model of chronic static load in the soft tissue of the neck and shoulder of rabbits.Study the effects on molecular pathology of injury repair, morphological structural change, microcirculation reconstruction of damaged muscle tissue,the expression and cytoskeleton reconstruction of Myocytoskeletal proteins—α-Actin and Desmin, enzyme activity related to energy metabolism of skeletal muscle. We explore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olecular 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skeletal muscle tissue damage repairing promoted by Lijin manipulation of Hui medicine. We also explor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ijin manipulation of Hui medicine by monitoring the changes of plasma and local pain related substances, and the changes of infrared thermal image of the lesion.
骨骼肌静力性损伤所致的软组织慢性疼痛发病广泛,目前尚无疗效满意的治疗措施。回医理筋手法治疗“筋伤痛”疗效独特,但因手法疗效机制不明确,严重制约回医理筋手法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本课题拟建立家兔颈肩部软组织慢性静力负荷损伤疼痛模型,研究回医理筋手法对兔受损颈肌干预后,对损伤修复的分子病理、形态结构变化,受损肌组织微循环重建,肌细胞骨架相关蛋白——α-肌动蛋白(α-Actin)和结蛋白(Desmin)的表达及细胞骨架重构,骨骼肌能量代谢相关的酶活性影响,探讨回医理筋疗法促进骨骼肌组织损伤修复的生理、生化分子生物机制。并通过血浆和损伤局部疼痛相关物质的变化,损伤部位红外热像变化等,探索回医理筋手法的治疗效应。我们通过观察兔颈后肌僵硬程度、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的超微结构等方式,验证造模成功,建立稳定的动物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对治疗组采用理筋手法松筋、顺筋、拨筋进行治疗;在构建颈部静力性损伤模型兔的过程中设置动态观察点,发现在损伤早期即开始给予理筋手法干预性治疗可以减轻局部肌组织病理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损伤,降低受损部位体表温度,缓解静力性负荷对骨骼肌的损伤程度,有效的防治骨骼肌纤维的损伤。理筋手法干预后可增加肌纤维细胞骨架蛋白Desmin、α-Actin的表达,促进损伤骨骼肌组织形态和结构的修复。可以推测,理筋手法的防治作用机制可能与手法激活肌纤维骨架蛋白desmin、α-actin的表达,促进细胞骨架形态修复有关。我们还发现理筋手法能够刺激和加快内源性β-EP的释放并减少减少外周血清5-HT的合成产生镇痛效果,促进炎性介质吸收,减轻疼痛刺激。早期防治可降低中枢疼痛递质β-EP、CCK-8的调节,减轻CCK-8对中枢EOP的拮抗,从而达到中枢镇痛的目的。理筋手法通过还可通过调节中枢脊髓和下丘脑中SP、ENK及外周血清及软组织中NOS、5-HT的含量,发挥镇痛作用。最后我们发现,经过理筋手法30d的干预,能够缩短炎症持续刺激时间,调控MyoD、PCNA的表达量,调节MSCs的激活水平,促进活化增殖MSCs的分化,加快慢性静力性损伤的修复进程。理筋手法促进损伤修复的作用与调控IGF-1表达量,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19844/j.cnki.1672-397x.2022.11.024
发表时间:2022
期刊:江苏中医药
影响因子:--
作者:孙文静;马惠昇;穆静;宋斐;杨楠;魏晓歌
通讯作者:魏晓歌
DOI:--
发表时间:2021
期刊: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李嫚嫚;马惠昇;穆静
通讯作者:穆静
DOI:10.26549/yzlcyxzz.v2i5.2860
发表时间:2020-03
期刊:亚洲临床医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李彦双;马惠昇;穆静;史欢;李嫚嫚;桑涛;宋毛毛;袁兰英
通讯作者:袁兰英
DOI:--
发表时间:2020
期刊: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李彦双;马惠昇;穆静;史欢;李嫚嫚;桑涛;宋毛毛
通讯作者:宋毛毛
DOI:--
发表时间:2022
期刊: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影响因子:--
作者:袁兰英;马惠昇;穆静;李嫚嫚;李彦双;孙文静
通讯作者:孙文静
基于Wnt信号通路研究理筋手法对骨骼肌损伤的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重塑机制
  • 批准号:
    82160944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2万元
  • 批准年份:
    2021
  • 负责人:
    马惠昇
  • 依托单位:
回医理筋手法对家兔骨骼肌损伤修复的动态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0960521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9
  • 负责人:
    马惠昇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