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性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的力学-化学耦联机理研究

批准号:
10972149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46.0 万元
负责人:
李良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A1002.多尺度力学生物学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陈孟诗、姜建、何学令、吴文超、姚晓琳、陈天华、冯贤、景荣洲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心肌梗塞性心脏病发作是CVD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肌梗塞的后果是瘢痕组织形成,这种瘢痕组织不具有正常心肌组织的收缩能力、力学特性和电学特征,降低了心室泵血效率,最后导致心脏失代偿重建和终末期心衰。目前,关于缺血性心肌梗塞后,整体心脏、心肌梗塞病变区域的力学参数/病变局部生物化学因素如何改变?在这种力学与生化微环境下,如何吸引干细胞募集与迁移到病变局部修复损伤组织并转化为具有正常功能的心肌细胞,其相关机制仍不清楚。是目前心肌梗塞后,修复和再生梗塞区的心肌组织,改善和恢复心脏功能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宏观生物力学、细胞生物力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通过计算机建模以及干细胞定向分化,希望揭示缺血性心肌梗塞后,病变区域与正常心肌的生物力学变化,是促进干细胞向病变区域募集/迁移重要因素之一;揭示生物力学变化,促进植入细胞与宿主组织功能性整合,修复损伤部位的信号途径和细胞分子机制。
英文摘要
心肌梗塞性心脏病发作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肌梗塞的后果是瘢痕组织形成,这种瘢痕组织不具有正常心肌组织的收缩能力、力学特性和电学特征,降低了心室泵血效率,最后导致心脏失代偿重建和终末期心衰。目前,关于缺血性心肌梗塞后,其力学、电学与生化微环境的变化,如何吸引干细胞募集与迁移到病变局部修复损伤组织并转化为具有正常功能的心肌细胞,其相关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宏观生物力学、细胞生物力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干细胞定向分化等研究手段,希望揭示缺血性心肌梗塞后,病变区域与正常心肌的生物力学变化,是促进干细胞向病变区域募集/迁移重要因素之一;揭示生物力学变化,促进植入细胞与宿主组织功能性整合,修复损伤部位的信号途径和细胞分子机制。本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基本按照申请书执行。研究结果发现:1)心肌梗死区的细胞凋亡和组织坏死可能在冠脉结扎后24 h-72 h内完成;结扎后7 d心肌梗死区出现炎症反应高峰;14天有肉芽组织长入心肌梗死区,开始心肌修复过程。2) 心肌梗死后,梗死区附近心肌组织内有c-kit+心肌干细胞(CSCs)细胞群的动员;SCF对c-kit+CSCs的迁移和增值可能有调控作用。c-kit¬+CSCs和SCF可能参与了心肌梗塞后心肌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修复过程。3)体外单纯DMEM/F12完全培养基培养rBMSCs,不会促进r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4)心肌梗死组织上清液培养rBMSCs,可促进rBMSCs心肌样细胞分化; 5)低频脉冲电磁场(LFPEMFs)可增强rBMSCs GATA4 mRNA、TNNT2和ACTN2 mRNA和蛋白表达,可在体外诱导r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6)LFPEMFs 与心肌梗死组织上清液联合作用,其促进体外rBMSCs 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作用,具有协同效应。7)体外电压刺激可促进rBMSCs的心肌样细胞分化,其中2v电压刺激效果最佳。8)不同幅度的双轴力学应变可促进体外rBMSCs的心肌样细胞分化,但1Hz,10%应变的效果最佳。9)力学刺激和电刺激共同作用,对体外rBMSCs的心肌细胞样分化具有协同作用。10)体外诱导向心肌细胞转分化的rBMSCs- CMs植入大鼠梗死心肌区域,可改善心脏收缩能力与射血能力。11)力学与电学刺激促进rBMSCs向心肌细胞样分化,可能通过wnt/integrin/ILK信号途径发挥作用。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A multiple-dose pharmacokinetics of polyethylene glycol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6 (PEG-rhIL-6) in rats
聚乙二醇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PEG-rhIL-6)在大鼠体内的多剂量药代动力学
DOI:10.1631/jzus.b1000085
发表时间:2011-01-01
期刊: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
影响因子:5.1
作者:He, Xue-ling;Yin, Hai-lin;Zhang, Xue-mei
通讯作者:Zhang, Xue-mei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乔林;许良智;杨定焯;李良;邓力;徐克惠;庄静
通讯作者:庄静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医用生物力学
影响因子:--
作者:沈阳;沈楠;刘文辉;赖怡;李良;康敏;付强;刘肖珩
通讯作者:刘肖珩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医用生物力学
影响因子:--
作者:李良;刘小菁;刘肖珩;吴江;陈槐卿
通讯作者:陈槐卿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冯贤,何学令;李凯;吴文超;刘小菁;李良.
通讯作者:李良.
低强度全身振动靶向清除骨骼衰老细胞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 批准号:11872260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3.0万元
- 批准年份:2018
- 负责人:李良
- 依托单位:
低强度力学刺激经LncRNA和miRNA信号调控网络促进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成
- 批准号:11572209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8.0万元
- 批准年份:2015
- 负责人:李良
- 依托单位:
低强度力学刺激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和破骨细胞分化促进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成机理研究
- 批准号:11272225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106.0万元
- 批准年份:2012
- 负责人:李良
- 依托单位:
力学负荷与ERa\Wnt相互作用调节骨代谢的细胞分子机理研究
- 批准号:30770534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28.0万元
- 批准年份:2007
- 负责人:李良
- 依托单位:
力学应变对破骨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作用的细胞分子基础
- 批准号:30270359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23.0万元
- 批准年份:2002
- 负责人:李良
- 依托单位:
应变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作用的细胞分子基础
- 批准号:39870201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12.0万元
- 批准年份:1998
- 负责人:李良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