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H受体SAM结构域介导的SAM-SAM特异性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1670765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负责人:
刘伟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0502.分子生物物理
结题年份:
2020
批准年份:
2016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周洁、邓小英、王玥、刘海洋、李青霞、姚宁宁、游霞、李志韡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EPH受体是受体酪氨酸激酶中最大的一类亚家族,在神经细胞树突生长的路径选择、动静脉血管分化、肿瘤的发生、骨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突触的稳态维持等生理过程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对EPH受体SAM结构域介导的下游蛋白互作网络及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在前期实验中,我们发现EPH受体与下游蛋白SAM-SAM互作存在很强的亚型特异性现象,而目前文献中关于EPH受体SAM-SAM互作的分子机制却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因此,我们拟结合生物化学与结构生物学手段,对已知的EPH受体SAM-SAM互作的亚型特异性的结构基础进行深入解析,同时应用生物信息学与生物化学的方法寻找更多的互作蛋白并解析其复合物结构,从而系统地阐述它们互作的分子机制。最终,通过操纵这种互作的特异性,将为在不同亚型EPH受体之间进行信号通路切换和功能改变提供可能。
英文摘要
The EPH receptor family is the largest subfamily member of the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It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neuronal axon guidance, artery/venous differentiation, tumorigenesis, bone homeostasis and synaptogenesis, etc. Currently it still remains unclear how the EPH receptors use their SAM domains to organize the downstream interaction networks and what i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se SAM-SAM interactions. In our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we found EPH family members can interact with their downstream effectors with clear isoform-dependent specificities, which can not be explained by the current EPH SAM-SAM interaction mechanisms.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plan to utilize the biochemical and structural biology methods to study the structure basis of the specific SAM-SAM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known EPH/effector pairs . Furthermore, by using bioinformatics and biochemical tools, we want to explore more novel downstream effectors and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 their molecular mechanisms. Finally, by manipulating these binding specificities, it will be possible to manually switch their functions and downstream signaling pathways among different EPH receptor isoforms.
EPH受体是受体酪氨酸激酶中最大的一类亚家族,在神经细胞树突生长的路径选择、动静脉血管分化、肿瘤的发生、骨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突触的稳态维持等生理过程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对EPH受体SAM结构域介导的下游蛋白互作网络及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在前期实验中,我们发现EPH受体与下游蛋白SAM-SAM互作存在很强的亚型特异性现象,而目前文献中关于EPH受体SAM-SAM互作的分子机制却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因此,我们结合生物化学与结构生物学手段,对已知的EPH受体SAM-SAM互作的亚型特异性的结构基础进行深入解析,同时应用生物信息学与生物化学的方法寻找到了更多的互作蛋白并解析了其复合物结构,从而系统地阐述了它们互作的分子机制。最终,通过操纵这种互作的特异性,为在不同亚型EPH受体之间进行信号通路切换和功能改变提供了可能。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calmodulin binding site in Drosophila TRP C-terminus
果蝇 TRP C 末端新型钙调蛋白结合位点的鉴定和表征
DOI:10.1016/j.bbrc.2018.05.007
发表时间:2018
期刊: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影响因子:3.1
作者:Sun ZiLing;Zheng YunHua;Liu Wei
通讯作者:Liu Wei
Structure of the MORN4/Myo3a Tail Complex Reveals MORN Repeats as Protein Binding Modules
MORN4/Myo3a 尾部复合物的结构揭示了 MORN 重复序列作为蛋白质结合模块
DOI:10.1016/j.str.2019.06.004
发表时间:2019
期刊:Structure
影响因子:5.7
作者:Li Jianchao;Liu Haiyang;Raval Manmeet H.;Wan Jun;Yengo Christopher M.;Liu Wei;Zhang Mingjie
通讯作者:Zhang Mingjie
An unexpected INAD PDZ tandem-mediated plc beta binding in Drosophila photo receptors
果蝇光受体中意外的 INAD PDZ 串联介导的 plc β 结合
DOI:10.7554/elife.41848
发表时间:2018
期刊:eLife
影响因子:7.7
作者:Ye Fei;Huang Yuxin;Li Jianchao;Ma Yuqian;Xie Chensu;Liu Zexu;Deng Xiaoying;Wan Jun;Xue Tian;Liu Wei;Zhang Mingjie
通讯作者:Zhang Mingjie
The Structure of the ZMYND8/Drebrin Complex Suggests a Cytoplasmic Sequestering Mechanism of ZMYND8 by Drebrin
ZMYND8/Drebrin 复合物的结构表明 Drebrin 对 ZMYND8 的细胞质隔离机制
DOI:10.1016/j.str.2017.08.014
发表时间:2017
期刊:Structure
影响因子:5.7
作者:Yao Ningning;Li Jianchao;Liu Haiyang;Wan Jun;Liu Wei;Zhang Mingjie
通讯作者:Zhang Mingjie
Purification and mutagenesis studies of TANC1 ankyrin repeats domain provide clues to understand mis-sense variants from diseases
TANC1锚蛋白重复结构域的纯化和诱变研究为理解疾病中的错义变异提供了线索
DOI:10.1016/j.bbrc.2019.04.151
发表时间:2019-06-25
期刊: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影响因子:3.1
作者:Yang, Qingqing;Liu, Haiyang;Liu, Wei
通讯作者:Liu, Wei
DKK1棕榈酰化修饰调控膀胱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30292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0万元
  • 批准年份:
    2023
  • 负责人:
    刘伟
  • 依托单位:
维生素D通过AMPK/SIRT1/PGC-1α调控线粒体动力学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0万元
  • 批准年份:
    2022
  • 负责人:
    刘伟
  • 依托单位:
烟曲霉环化酶相关蛋白影响侵袭性曲霉病发生的机制
  • 批准号:
    8197191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4.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9
  • 负责人:
    刘伟
  • 依托单位:
磷脂酶Cβ介导的光导蛋白质机器装配与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187074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9.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8
  • 负责人:
    刘伟
  • 依托单位:
影响病原性曲霉对唑类药物敏感性的新基因编码蛋白及其在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
  • 批准号:
    8167199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6
  • 负责人:
    刘伟
  • 依托单位:
念珠菌血症常见病原真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性的分子演化研究
  • 批准号:
    8147192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4
  • 负责人:
    刘伟
  • 依托单位:
INAD/TRP蛋白复合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40064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4
  • 负责人:
    刘伟
  • 依托单位:
以Afyap1调控的信号通路为手段研究烟曲霉对新型药物敏感性改变的新机制
  • 批准号:
    3097013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9
  • 负责人:
    刘伟
  • 依托单位:
中国古代陶瓷的色度学研究
  • 批准号:
    5057200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5
  • 负责人:
    刘伟
  • 依托单位:
逆转烟曲霉交叉耐药为敏感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3050002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8.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5
  • 负责人:
    刘伟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