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AR-R17779改善多发性硬化症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160374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负责人:
朴文花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1107.自身免疫性疾病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杜宗孝、吴涛、陈萍、何瑞芬、李芳、周学兵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在多发性硬化症的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AE)中,我们发现给予尼古丁不仅能够显著延缓疾病发生,而且病情程度也明显得到改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尼古丁可与T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膜表面表达的a7nAChR受体结合,抑制其炎性因子的释放而发挥抗炎作用。AR-R17779是a7nAChR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比尼古丁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因此,我们推论AR-R17779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拟在EAE模型上,采用流式细胞、免疫组化、ELISA等多种技术手段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AR-R17779对EAE的免疫调节和分子作用机制,以其有助于探讨胆碱能抗炎通路在多发性硬化症的作用机制,并为多发性硬化症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英文摘要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性疾病,致残率极高。多年来尽管人们对MS进行了研究,但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在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和星形小胶质细胞可表达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这一发现提示我们:给予尼古丁可通过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途径调节免疫反应。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膜炎动物模型(EAE)的小鼠中给予尼古丁,发现尼古丁能够显著性地延缓疾病的发生,并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尼古丁可与T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膜表面表达的a7nACh受体结合,抑制其炎性因子的释放而发挥抗炎作用。AR-R17779是a7nACh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比尼古丁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因此,我们推论AR-R17779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具有保护作用。通过研究得出:(1)AR-R17779对EAE具有保护作用:给予AR-R1779的实验组不仅平均发病日延迟,而且平均临床指数和平均最高临床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被动免疫诱发的结果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在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化学的染色结果也证实AR-R17779可减轻炎症反应、脱髓鞘及轴突的损伤。(2)给予AR-R17779对外周淋巴亚群和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增殖的影响:给予AR-R17779后,在免疫后的第11天(即发病的高峰期)CD3+,CD4+,CD8+ T细胞和CD19+CD3-B细胞等细胞的表达明显被抑制或减少,而NK,NKT,Tregs的细胞比例却无明显改变。但FoxP3的表达却增多;尽管CD11b+单个核细胞和CD11c+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及百分比无明显变化,但是MHCII, CD80,和CD86的表达在不同的时间段呈递减趋势。(3)给予AR-R17779对中枢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给予AR-R17779可明显抑制外周CD3+,CD4+,CD8+T细胞的增值,下调Th1表达的细胞因子,上调Th2细胞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给予尼古丁可选择性地减少树突状细胞、单个核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并下调这些细胞的MHC class II,CD80,CD86分子表达。(4)AR-R17779对EAE的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部分通过抑制NF-kB,STAT3信号通路。这些结果不仅证实了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信号通路与炎症反应相关,而且有助于探讨胆碱能抗炎通路在多发性硬化症、其他中枢神经炎症性疾病的作用,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候选肝癌抑癌基因ZFHX3、ZNF395、FLJ20021的克隆及其在早期诊断应用中的初步研究
  • 批准号:
    30960434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9
  • 负责人:
    朴文花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