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热四膜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突变率差异的分子机理和群体遗传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1631303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27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402.动物系统与分类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Focusing on the question that the mutation rate of sexual reproduction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asexual reproduction in the unicellular eukaryotic model organism --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considering its advantages (with germline micronucleus, MIC and somatic macronucleus, MAC in one cell; and sexual and asexual stages during its life cycle), we sequence the Mic and Mac genomes during continuous stages of its life cycle, and develop coalescent based population genetic models and simulation algorithms for Tetrahymena to estimate the mutation rate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identify the specific sexual stage arising high mutation rate and study the molecular evolution of involved genes in this stage, and then reveal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high mutation rate of sexual reproduction, finally discuss the possible driving force of mutation rate on the adaptative advantage of sexual reprodu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reproduction. The completion of project will open new field of Tetrahymena population genetics, and complement and improve the theory of reproduction evolution, and develop the fundamental biology of Tetrahymena, and use for reference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cell lineage (including tumour and cancer cells) within human individual.
针对我们在单细胞真核模式生物嗜热四膜虫中发现的有性生殖突变率显著高于无性生殖突变率的结果,本项目利用其一个细胞中同时具有germline小核和somatic大核、生活史中同时存在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运用实验进化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对嗜热四膜虫生活史不同阶段的大、小核基因组进行高通量的重测序,在发展和建立适合四膜虫的溯祖理论和统计方法的基础上,测定和计算嗜热四膜虫生活史各阶段的突变量和突变率,鉴定有性生殖高突变率产生的具体阶段并对相关过程中关键基因进行结构和功能进化分析,进而阐明有性生殖高突变率的分子机理,探讨突变率在有性生殖适应性优势和生殖方式进化中的驱动作用。项目的开展将开辟四膜虫群体遗传学研究新领域,将是对现有生殖进化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将推动四膜虫基础生物学的发展,也将对研究人类个体内细胞谱系的演化(包括肿瘤和癌细胞演变)具有借鉴价值。

结项摘要

针对我们在单细胞真核模式生物嗜热四膜虫中发现的有性生殖突变率显著高于无性生殖突变率的结果,本项目进一步对有性种群生活史突变高发的具体阶段及突变对有性生殖适应性优势的贡献开展了深入研究。利用嗜热四膜虫一个细胞中同时具有germline小核和somatic大核、生活史中同时存在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运用实验进化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对嗜热四膜虫生活史不同阶段的大、小核基因组进行高通量的重测序,在发展和建立适合四膜虫的群体遗传学模型和统计方法的基础上,测定和计算嗜热四膜虫生活史各阶段的突变,本项目取得的重要结果包括:1)建立了高效的有性后代纯化及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分离四膜虫单个大、小核的方法;2)建立了基于单细胞基因组重测序检测四膜虫突变及其可靠性评估的生信分析方法;3)发现生活史有性生殖阶段产生的突变数量显著多于性成熟无性生殖阶段,而无性生殖阶段大核和小核产生的突变数量均无显著差异;4)对有性种群在有性生殖阶段检测到的突变进行功能实验,发现其中一些突变可导致后代种群生长速率明显加快,说明有性生殖阶段带来的大量突变能够为后代种群的适应性优势提供重要的遗传基础;5)构建了研究四膜虫种群交配型组成规律的群体遗传学模型,结果显示种群交配型组成在不同参数组合下表现出两种模式即所有交配型共存或只有单一交配型被固定,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高度吻合;6)建立了研究四膜虫大核无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复制和分配机制的理论模型,发现大核染色体复制时仅以其中5条为模板进行多轮复制,核分裂时复制产物与模板倾向于进入同一子代大核。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现有生殖进化和性比进化的相关理论,开辟了四膜虫群体遗传学研究新领域,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四膜虫基础生物学的发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idden genomic evolution in a morphospecies-The landscape of rapidly evolving genes in Tetrahymena
形态种中隐藏的基因组进化——四膜虫快速进化基因的景观
  • DOI:
    10.1371/journal.pbio.3000294
  • 发表时间:
    2019-06-01
  • 期刊:
    PLOS BIOLOGY
  • 影响因子:
    9.8
  • 作者:
    Xiong, Jie;Yang, Wentao;Miao, Wei
  • 通讯作者:
    Miao, Wei
Sexual cell cycle initiation is regulated by CDK19 and CYC9 in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嗜热四膜虫的性细胞周期启动受 CDK19 和 CYC9 调节。
  • DOI:
    10.1242/jcs.23572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Ma Yang;Yan Guanxiong;Han Xiaojie;Zhang Jing;Xiong Jie;Miao Wei
  • 通讯作者:
    Miao Wei
Tetrahymena Comparative Genomics Database (TCGD): a community resource for Tetrahymena
四膜虫比较基因组数据库 (TCGD):四膜虫社区资源
  • DOI:
    10.1093/database/baz029
  • 发表时间:
    2019-02-27
  • 期刊:
    DATABASE-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DATABASES AND CURATION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Yang, Wentao;Jiang, Chuanqi;Xiong, Jie
  • 通讯作者:
    Xiong, Jie
Exploration of Genetic Variations through Single-cell Whole-genome Sequencing in the Model Ciliate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通过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探索纤毛虫嗜热四膜虫模型的遗传变异
  • DOI:
    10.1111/jeu.12746
  • 发表时间:
    2019-06-30
  • 期刊:
    JOURNAL OF EUKARYOTIC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Chen,Kai;Wang,Guangying;Miao,Wei
  • 通讯作者:
    Miao,Wei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of rumen ciliates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ir molecular adaptations to the anaerobic and carbohydrate-rich rumen microenvironment
瘤胃纤毛虫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可深入了解它们对厌氧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瘤胃微环境的分子适应
  • DOI:
    10.1016/j.ympev.2019.106687
  • 发表时间:
    2020-02-01
  • 期刊: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Feng, Jin-Mei;Jiang, Chuan-Qi;Xiong, Jie
  • 通讯作者:
    Xiong, Ji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四种淡水缘毛类纤毛虫的形态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传奇;缪炜
  • 通讯作者:
    缪炜
旋唇纲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支持瘦尾虫属归于散毛目
  • DOI:
    10.13417/j.gab.040.00008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谷思雨;姜传奇;刘斌;王雪艳;刘真诚;陈瑛;缪炜
  • 通讯作者:
    缪炜
Epidermal growth factor-induced stimulation of prolifera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changes in the hypotrichous ciliate, Stylonychia lemnae
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下毛纤毛虫增殖刺激和基因表达变化
  • DOI:
    10.1016/j.gene.2016.08.00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GENE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母伟杰;王琦;William A. Bourl;姜传奇;袁东霞;潘旭明;缪炜;陈瑛;熊杰
  • 通讯作者:
    熊杰
四膜虫基因表达数据库:四膜虫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芯片和协同表达分析的数据资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陆钰明;傅诚杰;BOWEN J;陆星亦;畅悦;袁冬霞;熊杰;冯立芳;GOROVSKY M;曾宏辉;缪炜
  • 通讯作者:
    缪炜
原生动物柯立斯四膜虫(Tetrahymena corlissi) 超高砷耐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韦薇;袁冬霞;杨文涛;张晶;陈瑛;缪炜
  • 通讯作者:
    缪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缪炜的其他基金

原生动物四膜虫的交配识别与物种形成
  • 批准号:
    32130011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285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原生动物缘毛类纤毛虫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
  • 批准号:
    31372168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实验进化基因组学的嗜热四膜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对新环境适应分子机制的比较研究
  • 批准号:
    91231118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1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原生动物嗜热四膜虫组蛋白3甲基化/去甲基化表观遗传信息网络的组成及进化研究
  • 批准号:
    31071993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原生动物嗜热四膜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家族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 批准号:
    30870356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嗜热四膜虫的环境激素(DDT和二恶英)敏感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及其毒性评价株系的构建
  • 批准号:
    30670298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钟虫和独缩虫的HSP70基因表达与其温度适应关系的研究
  • 批准号:
    30400043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