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诱发灼性神经痛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
30973053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负责人:
丛锐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0604.骨、关节、软组织损伤与修复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董辉、王文挺、李震、董静静、张大伟、解柔刚、李会莉、赵睿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常出现难以忍受的患肢烧灼样剧痛,疼痛不但造成患者的痛苦,还可抑制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和修复,而有关机制研究几为空白,临床目前亦无有效治疗方法,是手外科面临的一大难题。本研究拟采用申请人已成功建立的成年大鼠臂丛神经损伤模型,运用痛行为学、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等方法,从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各种损伤形式和疼痛程度的关系入手,观察臂丛不同部位损伤和疼痛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脊髓不同节段和上位脑结构内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相关神经活性物质的变化,力图发现产生疼痛的关键损伤部位,从而为这一特定的复合型灼性神经痛的发生机制研究打开突破口。本研究可为臂丛根性撕脱伤致灼剧痛的机理提供新的依据,为临床缓解臂丛根性撕脱伤神经痛的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新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英文摘要
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常出现难以忍受的患肢烧灼样剧痛,疼痛不但造成患者的痛苦,还可抑制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和修复,而有关机制研究几为空白,临床目前亦无有效治疗方法,是手外科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本项目的实际研究过程中,我们按照申请研究路线,重在模型的建立,痛行为学分析,电生理检测,克服了试验中的关键点和难点,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具体结果如下:(1)通过探索和试验,建立了针对臂丛神经损伤的特殊动物模型,并对这一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综合采用分子生物学和行为学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损伤方式的情况下,模型动物痛行为学的改变情况,发现撕脱伤引起的痛行为表现更为持久而稳定;(2)研究了不同损伤部位的模型动物痛行为学改变,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上干,下干,全干的离断与撕脱伤的臂丛损伤疼痛比较,发现下干损伤较其他损伤方式更简便且行为表现稳定,利于大鼠的成活和研究,是一成熟的损伤研究方式;(3)通过检测pERK1/2在脊髓颈膨大和背根节中的表达改变,初步探讨了MAPK信号通路在臂丛神经损伤痛中的作用机制,发现MAPK信号通路作为周围神经损伤和神经病理性痛的重要参与通路,在本模型的表达变化情况也提示磷酸化ERK可以将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的信息转化为胶质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分泌细胞因子及TNF等,促进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促进神经修复。(4)初步探索了交感敏化作用在臂丛神经损伤中起到的易化作用。通过前期研究得出的这种对机械刺激和冷热刺激的反应阈值增强也就说明,疼痛发生时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是增强的 ,这种细胞的敏化状态即是疼痛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项目为臂丛神经损伤撕脱伤疼痛的研究建立了独特的动物模型,并按照计划开展了相关研究,初步揭示了臂丛神经损伤痛的MAPK信号通路发生机制,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工作基础。在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发现,Wnt 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痛不同阶段大鼠脊髓背角表达的时空变化与MAPK信号通路有相互影响关系,探讨阐明Wnt 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痛慢性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有可能对完善臂丛神经撕脱伤疼痛的发病机理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完成,可为臂丛根性撕脱伤致灼剧痛的发病机理提供新的依据,为未来临床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神经痛及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本项目支持下共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6篇,还有2篇SCI论文正在撰写。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赵睿;LUO Zhuojing;HUANG Jinghui;ZHANG Hang;ZANG Chengwu;XIAN Hang;丛锐;罗卓荆;黄景辉;张航;臧成五;鲜航;ZHAO Rui;CONG Rui
通讯作者:CONG Rui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华手外科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丛锐;ZHAO Rui;ZHANG Hang;YOU Si-wei;刁金美;徐晖;赵睿;张航;游思维;CONG Rui;DIAO Jin-mei;XU Hui;
通讯作者: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丛锐;刁金美;游思维
通讯作者:游思维
Neutralization of BDNF Attenuates the in vitro Protective Effects of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Conditioned Medium on Scratch-Insulted Retinal Ganglion Cells
BDNF 的中和减弱嗅鞘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划痕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体外保护作用
DOI:10.1007/s10571-010-9626-5
发表时间:2011-04-01
期刊:CELLULAR AND MOLECULAR NEUROBIOLOGY
影响因子:4
作者:Wang, Tao;Cong, Rui;You, Si-Wei
通讯作者:You, Si-Wei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陈定章;CONG Rui;ZHU Yong-sheng;FENG Hua;ZHAO Rui;ZHOU Xiao-dong;郑敏娟;丛锐;朱永胜;冯桦;赵睿;周晓东;CHEN Ding-zhang;ZHENG Min-juan
通讯作者:ZHENG Min-juan
躯体感觉通路BDNF-TrκB级联与KCC2交互作用在BPA后痛觉敏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82072526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5万元
- 批准年份:2020
- 负责人:丛锐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