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脊髓胶质细胞-神经元交互作用探索乌头汤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57387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105.中医方剂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latest “nerve inflammation theory” views that the action of the activation of glia cells in spinal cord mediating neuronal sensitization, induced by nerve lesion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europathic pain (NP), and might be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in the treatment of NP. Wutou decoction, originated from “Synopsis of prescriptions of the golden chamber”, is a classic and has outstanding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ing pain in clinics. Our research team have previously proved that wutou decoction have new analgesic effect except the known effect on inflammatory pain, while the exact mechanisms is unclear. In this project, we adopt the classic SNL mouse model of NP and combine the non-contact co-cultivation or separate cultivation system of primary microglia/astrocytes and neurons at the same time to study the analgesic effec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utou decoction on NP in different pathological stages by methods such as confocal, calcium imaging, double immunostai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molecular biology, et al.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wutou decoction in treating pain in clinics and provide basis for subsequent mechanism exploration. Also, it is helpful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我们前期已研究并初步阐释了来自《金匮要略》“痛痹”要方乌头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抗炎调节原理。本研究针对乌头汤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P)有良好镇痛作用,但机制未明的情况,根据NP是脊髓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神经炎症的慢性病理过程的认识,从“脊髓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神经元”这一重要调控途径入手,探索乌头汤对不同病理时期NP的镇痛作用、特点及相关机制。研究拟采用NP经典的脊神经结扎(SNL)小鼠模型,通过电镜、激光共聚焦、免疫双标、钙离子荧光成像、WB和Real Time-PCR等多种技术和方法,从形态到功能,局部到系统,多层面、多角度进行研究,以明确乌头汤的NP镇痛作用和特点,并了解初步的作用途径和环节,为后续的机制探索提供依据,也有助于临床的合理运用和进一步的新药研发。

结项摘要

经典名方--乌头汤临床治疗痛痹效果显著,对治疗坐骨神经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也取得良好疗效,但其药效特点及相关机制不明确。本研究以经典脊神经结扎模型(SNL)小鼠为研究对象,聚焦于慢性疼痛维持的脊髓中枢,探索了乌头汤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干预效应及相关机制。发现乌头汤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良好的干预效应,具体表现为:对SNL小鼠机械痛敏、热辐射痛敏及对机械痛敏基础阈值的改善效应;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具体表现为:无耐药性,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不改变动物的痛敏感觉基础阈值。乌头汤对SNL的镇痛效应和抑制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IL-1R1/TRAF6/JNK信号通路相关,并采用基因芯片结合网络分析的方法发现乌头汤对SNL小鼠的镇痛效应和MAPK、钙离子信号通路、神经受体配基等多个信号通路相关。相关研究深入揭示了乌头汤治疗痛痹的科学内涵,对基于多靶点的新药开发提供了思路,并能以此为典范促进经典名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乌头和“半蒌贝及”配伍对甲醛致痛模型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倩倩;孙丹妮;刘春芳;王超;王慧;孙丛丛;何莲花;林娜
  • 通讯作者:
    林娜
Evidence that CA3 is Underling the Comorbidity Between Pain and Depression and the Co-curation by Wu-Tou decoction in Neuropathic Pain.
CA3 是疼痛和抑郁共病的证据以及乌头汤联合治疗神经性疼痛
  • DOI:
    10.1038/s41598-017-12184-y
  • 发表时间:
    2017-09-20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Zhu C;Xu Q;Wang C;Mao Z;Lin N
  • 通讯作者:
    Lin N
中药干预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220034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超;刘春芳;林娜
  • 通讯作者:
    林娜
Wu-tou decoction attenuates neuropathic pain via suppressing spinal astrocytic IL-1R1/TRAF6/JNK signaling.
乌头汤通过抑制脊髓星形细胞 IL-1R1/TRAF6/JNK 信号传导减轻神经性疼痛
  • DOI:
    10.18632/oncotarget.21638
  • 发表时间:
    2017-11-03
  • 期刊:
    Oncotarge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C;Kong X;Zhu C;Liu C;Sun D;Xu Q;Mao Z;Qin Q;Su H;Wang D;Zhao X;Lin N
  • 通讯作者:
    Lin N
中医药干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秋岩;张彦琼;林娜
  • 通讯作者:
    林娜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妊娠期母鼠给予葡萄球菌肠毒素B对成年子代CD3+TCR V8+T细胞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管俊昌;刘勇;孔晓明;朱翔;余峰玲;林娜;刘从森;张涛
  • 通讯作者:
    张涛
复方乌头汤配伍贝母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齐瑶;李世哲;朱洪彬;宋凤瑞;林娜;刘志强
  • 通讯作者:
    刘志强
针刀刺激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医正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颜炎;李泰贤;傅繁誉;王荣田;韦伟;林娜;陈卫衡;何海军
  • 通讯作者:
    何海军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策略探究芍药苷对佐剂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药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毛霞;陈文佳;李鹰飞;李玮婕;李泰贤;王晓月;郭敏群;张彦琼;林娜
  • 通讯作者:
    林娜
无机闪烁体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任文省;林娜
  • 通讯作者:
    林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林娜的其他基金

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糖尿病肾病的共性“免疫—代谢”调控机制及效应物质
  • 批准号:
    82330124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22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从“药效表征-靶标网络-药动轮廓”关联模式探索火把花根片异病同治的抗炎免疫原理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从“药效表征-靶标网络-药动轮廓”关联模式探索火把花根片异病同治的抗炎免疫原理
  • 批准号:
    82274176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从PI3K-AKT-mTOR自噬通路探索雷公藤和白芍配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增效减毒的作用机制
  • 批准号:
    81974526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病-证-方关联分子网络的寒/热痹经方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生物学内涵研究
  • 批准号:
    81630107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2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基于病-证-方关联的中药方剂作用原理的网络药理学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
    81374068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乌头汤的抗风湿病情改善作用及配伍机制
  • 批准号:
    81173628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OPG/RANKL/RANK系统的雷公藤甲素抗RA骨侵蚀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0672647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药胎毒的研究——黄连对G6PD缺陷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影响和机理
  • 批准号:
    30371785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雷公藤对在体RA 滑膜介导的软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批准号:
    30271602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