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新疆小花棘豆SW人工抗原合成及免疫学效应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1160497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48.0 万元
负责人:
胡建军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1804.兽医免疫学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杭超、姜仁军、张志峰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新疆草原毒草危害面积超亿亩,新疆小花棘豆SW人工抗原合成及免疫家畜可成为新疆小花棘豆重要防治措施之一。近几年新疆草原毒草危害加剧,给新疆畜牧业、草地资源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草原毒草中的新疆小花棘豆利用与防治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以新疆小花棘豆为材料,提取新疆小花棘豆毒性成分-苦马豆素,以苦马豆素为半抗原选择适宜载体进行偶联合成人工抗原,再以合成的人工抗原免疫动物,探索新疆小花棘豆SW人工抗原免疫动物特异性抗体动力学变化规律、SW人工抗原接种动物免疫保护性、实验动物对新疆小花棘豆临床耐受性、新疆境内小花棘豆不同生长阶段SW含量变化情况等之间内在联系与规律,为新疆小花棘豆SW人工抗原获得良好免疫效果打下基础。
英文摘要
新疆草原毒草危害面积超亿亩,其中毒草小花棘豆也是危害之一。探讨能否利用新疆小花棘豆SW人工抗原合成及免疫家畜进行小花棘豆防治。.本项目以新疆南疆地区小花棘豆为材料,提取了新疆小花棘豆毒性成分—苦马豆素(SW),用溴乙酸制备的活性酯与苦马豆素(SW)反应得到季铵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后,产物经透析、冻干后呈白色片状结晶。通过化学检验,制备的结晶为SW-BSA人工抗原,经SDS-PAGE电泳检测、分析,平均每个牛血清蛋白分子上结合47个季铵盐分子。将不同剂量的SW-BSA人工抗原(配佐剂),分别免疫不同的实验动物(家兔、小鼠、羊),采取动物血清,采用间接ELISA试验,检测血清中SW-BSA人工抗原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合成的人工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同时,测定了实验动物的多项生理学、生化指标,小花棘豆中毒可引起动物中毒反应;在实验动物对新疆小花棘豆临床耐受性、抗氧化能力方面,小花棘豆可对实验动物产生毒性反应和病理损伤;对小花棘豆不同生长阶段SW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在生长前期小花棘豆中 SW 含量较低,随着生长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荚期时达到最大值,落叶期SW 含量下降。小花棘豆样品脱毒处理前后营养成分变化分析发现,小花棘豆经1%HC1连续浸泡三次脱毒处理,草粉中营养成分变化不大,说明采用酸处理可以降低小花棘豆中SW含量,可作为饲草饲喂动物。小花棘豆SW人工抗原为防治家畜小花棘豆中毒提供了理论价值,但是,由于成本因素影响其实际应用。发表相关论文18篇,申请获得授权专利4项。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中国兽医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贾琦珍;陈根元;张玲;玛春晖
通讯作者:玛春晖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陈根元;胡建军;张玲;马春晖
通讯作者:马春晖
DOI:--
发表时间:2011
期刊:塔里木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吴书奇;张玲;马春晖;胡建军
通讯作者:胡建军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中国兽医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陈根元;胡建军;张玲;马春晖
通讯作者:马春晖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国兽医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陈根元;张玲;胡建军;马春晖
通讯作者:马春晖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新疆南疆马鹿腹泻病原检测及流行病学研究
  • 批准号:
    31860713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8
  • 负责人:
    胡建军
  • 依托单位:
新疆南疆动物乳头瘤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
  • 批准号:
    31660725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9.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6
  • 负责人:
    胡建军
  • 依托单位:
苦马豆素对MDV meq基因与pp38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批准号:
    31060024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0
  • 负责人:
    胡建军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