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科作物花粉包被缺失引起的湿敏雄性不育的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530050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29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304.作物生理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In angiosperm, the pollen wall and coat is a hydrophobic mixture of material on the microgametocyte surface, which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protecting pollen from various environmental stresses and microorganism attacks, and in cell-cell recognition during pollination. Protein, gene and transcript factors for sporopollenin and pollen coat formation are related to transformation, elong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aliphatic compound, and biosynthesis of phenols and flavonoid. Our previous study found that OsOSC12 encoding a triterpene paoceatapetol synthase involved in the pollen coat formation in rice and the loss-of-function mutant plants are humidity sensitive male sterility (HSMS), providing the potentially excellent resources for two-line hybrid rice production in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identify more HSMS mutant apart from the non-OsOSC12 locus S4410, investigate the pathway and the key metabolites controlling the pollen fertility by map-based cloning, transcriptomics and metabolomics analyses, and yeast expression approaches. We aim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al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of pollen coat, and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HSMS. We also confirm the phenotype of HSMS in other cereal crops through screening and creating OsOSC12 homologous mutants, provid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hybrid seed production in rice and other cereals.
被子植物的花粉壁和包被是雄性配子体表面包裹的一层成分复杂的代谢物,在抵御各种环境压力或微生物的侵袭,授粉时细胞的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拟南芥和水稻的研究表明脂肪类化合物的转化、延长和转运,以及酚类和类黄酮类的代谢相关基因(酶)和转录因子参与了孢粉素及花粉包被合成。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OsOSC12编码禾谷绒毡醇合酶参与水稻花粉包被的形成,其功能缺失突变体表现为新型的湿度敏感型雄性不育, 这为两系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优异资源。本项目在已获得的非OsOSC12位点的突变体S4410的基础上,筛选获得更多湿敏雄性不育突变体;通过图位克隆、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酵母表达等手段解析禾谷绒毡醇三萜代谢途径;鉴定出花粉包被的关键代谢物的结构并确定其理化特征,揭示其控制的湿敏雄性不育的机制;筛选和创制小麦和玉米的同源基因突变体,验证该代谢途径在这些禾本科作物中的功能,为禾本科作物的杂交制种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被子植物的花粉包被是雄性配子体表面包裹的一层成分复杂的代谢物,在抵御各种环境压力或微生物的侵袭,授粉时细胞的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OsOSC12编码禾谷绒毡醇合酶参与水稻花粉包被的形成,其功能缺失突变体表现为湿度敏感型雄性不育,这为两系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优异资源。本项目在已获得的非OsOSC12位点的突变体S4410的基础上,大规模筛选获得hgms水稻突变体共13个,其中9个为除E157和S4410等位突变外的新突变体;通过图位克隆、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体外生化分析确定了控制S4410湿敏不育表型的基因OsUGT为OsOSC12引导代谢途径的下游催化酶,鉴定出禾谷绒毡醇下游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通过细胞学手段观察到突变体绒毡层中造油体和脂质体的降解过程紊乱,从而影响水稻花粉包被的形成,基本确定一种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是调控花粉包被形成的关键代谢物;克隆了控制hgms4湿敏雄性不育表型的基因为一个NAC转录因子;此外,利用TILLING筛选和杂交聚合方法,获得了小麦湿敏不育二突hsdml-bbDd株系和纯合隐性三突hstml-aabbdd株系,其中hsdml-bbDd的花粉失水速率加快,表现出湿敏不育表型;利用EMS诱变及CRISPR/Cas9技术获得三个玉米Zmpts1突变体株系,其花粉均在1 min中左右失水完全失水,可作为玉米湿度敏感雄性不育材料;利用中花11的湿敏雄性不育材料E157为底盘,创制了适合在新疆乌鲁木齐应用的水稻湿度敏感性雄性不育突变体材料,获得稳定湿敏不育新品系24个,试制种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Identification of key amino acid residues determining product specificity of 2,3-oxidosqualene cyclase in Oryza species
确定稻种中 2,3-氧化角鲨烯环化酶产物特异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的鉴定
  • DOI:
    10.1111/nph.15080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New Phytologist
  • 影响因子:
    9.4
  • 作者:
    Xue Zheyong;Tan Zhengwei;Huang Ancheng;Zhou Yuan;Sun Juncong;Wang Xiaoning;Thimmappa Ramesha B.;Stephenson Michael J.;Osbourn Anne;Qi Xiaoquan
  • 通讯作者:
    Qi Xiaoquan
Deficiency of a triterpene pathway results in humidity-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ity in rice.
三萜途径的缺乏导致水稻对湿度敏感的雄性不育
  • DOI:
    10.1038/s41467-018-03048-8
  • 发表时间:
    2018-02-09
  • 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Xue Z;Xu X;Zhou Y;Wang X;Zhang Y;Liu D;Zhao B;Duan L;Qi X
  • 通讯作者:
    Qi X
QPMASS: A parallel peak alignment and quantification software for the analysis of large-scal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based metabolomics datasets
QPMASS:并行峰对齐和定量软件,用于分析基于气相色谱-质谱 (GC-MS) 的大规模代谢组学数据集
  • DOI:
    10.1016/j.chroma.2020.460999
  • 发表时间:
    2020-06-07
  • 期刊: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Duan, Lixin;Ma, Aimin;Qi, Xiaoquan
  • 通讯作者:
    Qi, Xiaoqu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植物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和数据库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申国安;段礼新;漆小泉
  • 通讯作者:
    漆小泉
基于Sector/Sphere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多样本并行对齐算法
  • DOI:
    10.3724/sp.j.1087.2013.00215
  • 发表时间:
    2013-01
  • 期刊: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礼新;郭拓;杜玲玲;漆小泉
  • 通讯作者:
    漆小泉
基于GC-MS的植物代谢组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礼新;漆小泉
  • 通讯作者:
    漆小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漆小泉的其他基金

植物三萜代谢多样性的催化机制及功能研究
  • 批准号:
    31920103003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242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二穗短柄草对小麦条锈菌近非寄主抗性的分子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1471756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1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水稻花药特异性表达2,3-氧化鲨烯环化酶基因功能研究
  • 批准号:
    31170278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水稻三萜代谢途径的解析及其关键酶功能研究
  • 批准号:
    30670167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