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穗短柄草对小麦条锈菌近非寄主抗性的分子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47175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0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401.植物病理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Wheat stripe rust is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in wheat production in China. The major effective R genes are used in most wheat cultivars for controlling wheat stripe rust. However, lacking of durability of R genes often results in a periodic disease pandemic that threatens country's food security. Exploration of molecular mechanism of non-host resistance and other durable disease resistance to wheat stripe rust will be in favor of broadening our ideas for breeding durable resistant cultivars. Use of the genetically related species Brachypodium distachyon to study the near non-host resistance to wheat stripe rust will allow us to more easily dissec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durable resistance. Based on our previously identified enhanced susceptibility to wheat stripe rust mutant line T1415, this project will determine if the candidate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BdZFHD1 having significant high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transcript in the mutant is caused by the T-DNA insertion, identify the binding sequences of BdZFHD1 and its target gen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defense mechanism to wheat stripe rust, study on the defense responses of the BdZFHD1 homologous protein and the homologous genes of BdZFHD1 target genes during wheat-wheat stripe rust interaction.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breading wheat cultivars that are more durable resistant to wheat stripe rust.
小麦条锈病是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我国培育的主栽小麦品种主要以抗条锈病的主效R基因控制条锈病的危害。由于R基因缺乏持久性,致使病害的周期性大流行,严重危及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探索抗条锈病的非寄主抗性等具有持久抗病性的分子机理有利于拓宽抗条锈病育种的思路。以亲缘关系较近的二穗短柄草为材料研究其对小麦条锈菌的近非寄主抗性将加快解析小麦条锈病持久抗性的分子机制。本项目将在已经筛选到的感病性增强的二穗短柄草突变体T1415的基础上,确定T-DNA插入引起转录本表达量显著上升的转录因子基因BdZFHD1 是否参与对小麦条锈菌的近非寄主抗性反应;鉴定该转录因子的结合序列及调控的靶基因,阐明其抗小麦条锈病的防卫功能;初步揭示BdZFHD1在小麦中的同源蛋白以及BdZFHD1靶基因的同源基因在小麦条锈菌侵染小麦时的防卫反应机制,为培育持久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小麦条锈病是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我国培育的主栽小麦品种主要以抗条锈病的主效R 基因控制条锈病的危害。由于R 基因缺乏持久性,致使病害的周期性大流行,严重危及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探索抗条锈病的非寄主抗性等具有持久抗病性的分子机理有利于拓宽抗条锈病育种的思路。以亲缘关系较近的二穗短柄草为材料研究其对小麦条锈菌的近非寄主抗性将加快解析小麦条锈病持久抗性的分子机制。本项目在已经筛选到的感病性增强的二穗短柄草突变体T1415 的基础上,确定了T-DNA 插入引起转录本表达量显著上升的转录因子基因BdZFHD1 作为上游调控因子参与对小麦条锈菌的近非寄主抗性反应。同时,植株的生长发育各个时期均受到该转录因子影响,当其过量表达时植株叶片表现为螺旋卷曲并伴有整体植株矮小。通过转录组测序与酵母单杂交实验鉴定该转录因子的结合序列为启动子中两个以上重复的ATTA基序,而其调控的靶基因为一个起到泛素化连接酶作用的RING Finger蛋白。项目研究结果表明BdZFHD1抗小麦条锈病的防卫功能很可能就是通过上游调控RING Finger蛋白导致过氧化氢物累积改变从而改变抗病性状,同时也对形态发育造成影响。这一研究成果初步揭示BdZFHD1 在小麦中的同源蛋白以及BdZFHD1 靶基因的同源基因在小麦条锈菌侵染小麦时的防卫反应机制,为培育持久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这一以二穗短柄草为模式植物来研究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禾本科粮食作物具有很强的科研价值与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Brachypodium distachyon T-DNA insertion lines: a model pathosystem to study nonhost resistance to wheat stripe rust.
二穗短柄草 T-DNA 插入系:研究小麦条锈病非寄主抗性的模型病理系统
  • DOI:
    10.1038/srep25510
  • 发表时间:
    2016-05-03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An T;Cai Y;Zhao S;Zhou J;Song B;Bux H;Qi X
  • 通讯作者:
    Qi X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植物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和数据库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申国安;段礼新;漆小泉
  • 通讯作者:
    漆小泉
基于Sector/Sphere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多样本并行对齐算法
  • DOI:
    10.3724/sp.j.1087.2013.00215
  • 发表时间:
    2013-01
  • 期刊: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礼新;郭拓;杜玲玲;漆小泉
  • 通讯作者:
    漆小泉
基于GC-MS的植物代谢组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礼新;漆小泉
  • 通讯作者:
    漆小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漆小泉的其他基金

植物三萜代谢多样性的催化机制及功能研究
  • 批准号:
    31920103003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242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禾本科作物花粉包被缺失引起的湿敏雄性不育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530050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29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水稻花药特异性表达2,3-氧化鲨烯环化酶基因功能研究
  • 批准号:
    31170278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水稻三萜代谢途径的解析及其关键酶功能研究
  • 批准号:
    30670167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